KindyROO杨淼:职场妈妈育儿新“六艺”

2013-05-30 13:48:10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标签: KindyROO 杨淼
我要分享

  随着现代女性社会角色重要性的愈发凸显,女性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多,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兼顾工作,时间和精力已是职场妈妈们最为稀缺的资源。如何通过学习、统筹、取舍和协调的智慧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对职场妈妈来说既是考验,也是全面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

1

  杨淼老师简介

  Ø KindyROO大中华区教育总监、高级培训师

  Ø 儿童心理教育专家

  Ø 儿童音乐教育专家

  Ø 国际早教协会注册亲子教育专家

  Ø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百城万婴” 特聘专家

  Ø 瑞德常纺学院客座教授

  Ø 翻译澳洲专业早教书籍《越动越聪明》

  Ø 中国网络电视台《宝贝来了》活动特约嘉宾

  Ø 太平洋亲子网特约专家,“早教先锋”栏目特约嘉宾

  Ø 网易亲子特约专家

  Ø 2012中国教育事业先进人物

  1998年我进入一个全新领域——0~6岁儿童早期教育行业,至今15年的时间里,我从未感到过丝毫厌倦,反而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愈发充满自信和斗志,眼光和步履都愈发坚定。因为,我相信我的每一份付出,都能让家长有所收获,让他们真正了解孩子的成长,懂得孩子的需求,理解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的意义。

  一、“妈妈”需要好心态

  我们生下子女,就必须肩负起养育的责任。我在怀孕7个月时,辞职回家,在儿子2岁4个月上幼儿园之后才重返职场。儿子幼年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有我的陪伴!现在,儿子17岁,我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任何遗憾。虽然儿子并不完美,但我尽到了做母亲应尽的职责,让我欣慰的是,这些得到了儿子的认可。

  在全职妈妈的生活里,并非每天都能以好心情去面对孩子。对自己未来工作的担忧会让心情变得偶尔焦虑和烦躁,加之孩子时而莫名的哭闹,做妈妈的不能临阵脱逃,只能寸步不离地坚守岗位。排遣这种坏心情的最好办法就是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与朋友唱唱歌或是健健身让心境回归平和。其实这些令人不安的感受只是全职妈妈生活的一部分,为了孩子,我们总要割舍一些宝贵的东西。正如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说到:“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

  对于职场妈妈而言,既要照顾宝宝又要兼顾工作,确实非常辛苦,特别是背奶妈妈,为了宝宝能够吃到最有营养的母乳,不辞辛劳令我钦佩。但我仍强烈建议妈妈们尽可能将母乳喂养持续到宝宝2岁,因为母乳和母爱是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

  当职场妈妈们在忙碌中无暇梳理自己的情绪、态度和语言时,难免会对孩子造成无意的伤害。比如,当我们一大早争分夺秒、心情焦灼地奔往工作单位时,没有争取在出门前与孩子进行一次亲密的接触,幼小的孩子就会将“妈妈上班”同一些不愉快的情绪联系在一起,甚至出现抗拒行为。为此,职场妈妈们不要求全责备,更不要烦乱沮丧。我们必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抓取机会,通过一起吃早餐,分离前拥抱或是亲吻,说明离开理由,将“再见”变成一种平静的仪式等方式,帮助宝宝感受并理解妈妈的爱始终存在。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以积极、轻松的态度面对所谓的“问题”,妈妈也才能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应对工作、应对生活。

  二、家庭放在第一位

  作为妈妈,我认为家庭是第一位的。在儿子较小时,我尽量不加班,如必须出差,我会优化行程时间,即便凌晨或是深夜,我都会争取当日去当日返,以便给儿子更多的陪伴。

  三、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我不认为男人应该比女人少承担家庭责任,但事实总是并非所愿。夫妻两个人应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家庭生活,我和先生分担家务,包括陪孩子玩,但我们总会挤出一段三人为伴的共享时光,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家的氛围比较轻松愉快,我较少干预儿子,但教育目的非常清晰:让他将来有能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健康的生活。

  四、建立母爱新原则

  我对儿子的爱是“了解、理解、尊重”。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发育特点;理解,孩子每个行为背后的诱因;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我们需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给他一定的自主权,让他在规则内感到自由、安全和信任,让孩子在爱中慢慢成长。

  五、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与儿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会根据儿子的兴趣,选择他喜欢的事情陪他一起做。那时,我们更像是朋友。儿子小时候非常喜欢听故事,我就经常给他讲,我绘声绘色的讲解、夸张的动作、表情和语调会感染到他。我还会利用一切合适的机会重复这个过程,比如候诊室、候机大厅、游戏环节中、公园里,还会借此邀请其他小伙伴一起加入。

  六、愿意坚持一生的事

  至今,每晚我做的最后一件事仍是给儿子的睡前陪伴。睡前,一起听音乐、说故事、做抚触等等。孩子大了可以不做全身抚触,但最好坚持每天推背,小时候半小时,大了可能就三到五分钟。然后,与儿子拥抱、道晚安,并轻轻地告诉他:“妈妈爱你!”每天早上儿子出门上学时,我一定会将他送到门口,跟儿子拥抱后说再见。每年,我会组织一次家庭旅行。这些是我愿意一生坚持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或说教,它们已经成为我和儿子精神层面的活动,让我们双方都能感受到“爱的力量”。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