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知道儿科医生彭亚琴:希望医生价值被认可,患者诉求被满足

2017-08-24 12:30:50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在如今的医疗环境中,医生与患者都想争取更多的时间,一个是为了更精准地诊疗病情,一个是想获得更好的就诊体验。“希望医生的价值被认可,患者的诉求被满足。”带着这样的情怀,彭亚琴离开待了十余年的“体制内”,来到妈咪知道儿科诊所。现在的她,既是儿内科医生,也是儿童保健医生。在这里,她有足够的时间给自己与患者。

  成为儿内科和儿保科的“双面手”

  2003年夏天,彭亚琴以新生的身份来到中山大学医学院报到,开启了研究生求学之路。不同于其他学科,临床医学注重实操经验,三年学制中,她有两年半时间是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度过的。

  对于医生来说,病区轮转是自我修炼蓄能的必经之路。“医院的儿科分病区,第一病区是肾病和呼吸道疾病病区;第二病区是血液病和内分泌疾病病区;第三病区是新生儿病区。为了锻炼医生的综合能力,我们会在科内各病区轮转实习,熟悉临床诊疗操作,掌握各种疾病的诊疗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基础训练。”两年下来,她几乎把儿科的各个病区转了个遍。

  2006年毕业之时,彭亚琴选择了留在院区工作。普儿、新生儿、危重症病儿随机轮转;门诊、急诊、病房往复循环。这就是她以前日常工作的场景,高压的工作节奏养成了她干练的性格,长期一线看诊的经历,也使她积累了宝贵的诊疗经验。经过十余年的历练,在自己的儿内科专业领域,她已变得更加从容、自信。

  十余年的儿内科临床从业经验,带给了她对儿内科诊疗的认知和把控。彭亚琴的另一“手”则是建立在儿内科基础上的儿童保健。

  2016年10月,离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彭亚琴来到了妈咪知道儿科诊所,做儿内科医生的同时兼任儿保医生一职。彭亚琴坦言,“因为孩子在3岁时已形成一定的思维和反应模式,在这之前纠正会更有利。近年来国内的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儿童保健,目前儿保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只有儿内科和儿保工作都兼顾,成为双面手,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彭亚琴眼里,儿内科和儿保是不分家的。“还在中山一院的时候,儿内科医生也会兼任儿保工作,因为患者家长在带孩子看诊的过程也会咨询一些儿童保健方面的问题,只不过受诊疗时间所限,这类儿保检查在综合性公立医院,往往比较简单,无法彻底深入地进行全面检查,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在提及儿保的重要性时,彭亚琴表示,儿童保健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与中医倡导的“上医治未病”有异曲同工之妙。它通过对各年龄段孩子的体格生长、心理行为发育、喂养等多方面进行监测,全面了解儿童发育情况,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科学指导。在给孩子做儿保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并消除潜在的不良因素,起到防患于未然、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同时我们也会指导家长规范孩子的膳食结构,通过营养均衡、体格锻炼等手段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进而降低发病率。

  从在妈咪知道诊所接诊的病例来看,儿内科的患者在看诊过程中也涉及儿保问题,因为很多疾病的诱因不是孤立的,也涉及平时的预防保健问题;与此同时,很多带孩子来做儿保的家长也会提出儿内科相关问题。彭亚琴认为,全面的儿内儿保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助于给用户提供更透彻、更准确、更有效的诊疗方案。这也正是彭亚琴的优势所在。

  病人与医生的博弈

  “每天都是拼命赶时间,这是常态。”虽然已离开公立医院,但那种忙碌的感觉彭亚琴从未忘记。

  “在门诊,一个上午4个小时,少则接诊40多个病人,多则60多个,平均每个患者的接诊时间是4分钟左右。如果遇到高峰期,拖班到下午1点钟也是有的。”医院每天有固定的挂号量发放给患者,彭亚琴要做的是和时间赛跑。

  赶时间的不止是医生,家长亦是如此。在公立三甲医院,候诊室门外是满脸焦虑和步履匆匆的病患家属,他们想早点看病,但又不得不长时间等候。

  “在高峰期,医院早上8点一开诊,号就满了,有的家长甚至要等4个小时。”彭亚琴说道。

  彭亚琴耳边自然少不了抱怨:“等了3、4个小时,看病就3、4分钟。医生几分钟就把我们打发了!”家长有很多疑问根本来不及在几分钟的看诊时间里问,下一个等待看诊的病人已经在催了。

  心急如焚的家长和疲惫不堪的医生,双方的对峙与抗衡,源于大环境下造成的沟通不畅、就医体验不佳以及医疗资源的短缺。

  对此彭亚琴感到无奈,“自己想看慢一点,有的孩子病情比较复杂一点,但是后面会有病人催你,甚至和你吵架,这样很容易出现医患矛盾,甚至可能会造成医疗事故。”虽然医疗事故从未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彭亚琴始终认为,用3、4分钟接诊一个病人风险很大,“小孩病情变化快,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问题。”

  彭亚琴想为患者和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但是受限于现有体制与医院的管理模式,医生很难去改变现状。

  “医患矛盾突出,医生执业环境恶化,儿科医生工作强度高。”彭亚琴直言不讳。曾经28小时大夜班高强度工作,也得扛,“太累了,熬不住”。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就是儿科医生现状的缩影。

  彼此寻求认可

  “希望医生的价值能被认可,患者的诉求能被满足。”这是彭亚琴理想的医患关系。而这种“价值认可”来自患者的口碑与医院所带来的个人职业发展前景。

  体制的禁锢,个人是无法撼动的。离开公立医院,彭亚琴选择了一家私立儿科诊所,她的价值认可是否得以满足?

  彭亚琴认为,公立医院不是医生唯一的选择,私立诊所同样也可以“为人民服务”并大有可为。私立诊所提供的预约服务、周到细致的导诊服务、温馨私密的就医环境、诊前诊中诊后全方位专业化的解惑服务,对那些在时间安排、就医环境、就医体验有要求的客户群体非常有吸引力,对公立医院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从某种意义来说,私立诊所是另一种形式的“分级诊疗”。

  公立医院之所以患者高度集中,重要的一点是患者对其医生水平的信赖,私立诊所要同台竞争,就必须在医生资源上予以保障。据了解,彭亚琴所在的“妈咪知道儿科诊所”就职的医生分别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均都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除了医生资源方面的保障,良好的口碑也是关键。在彭亚琴看来,在妈咪知道儿科诊所看病跟以前公立医院最大的不同,是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互动、与家长了解孩子的病史、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提供家庭护理意见,看诊后还能及时追踪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让家长感到放心。

  现在的工作模式,让彭亚琴有更多的精力用于精细化的诊疗、答疑上,自己也有更多时间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而对患者而言,预约就诊免去了排队时间的浪费,有充分的时间与医生沟通,从病因到治疗、预防等各个环节得到专业的解答,同时也没有过度的医疗,就医体验大为改善。

  真正给孩子有温度的医疗,是彭亚琴在妈咪知道儿科诊所所坚持的。

  【医生简介】

  彭亚琴,中山大学硕士。原就职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儿科专业,留院区工作并担任主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0余年。具有美国儿科学会和心脏病学会认证的儿科急救(BLS)和儿科高级生命支持(PALS)证书。

  擅长: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咳嗽等)、消化道疾病(腹泻、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泌尿道疾病(泌尿道感染、急性肾炎等)及其他儿科常见病的诊疗和儿童保健(儿童体格生长和发育监测、儿童早期发展促进、喂养指导等)。

  【妈咪知道简介】

  “妈咪知道”于2014年2月14日由深圳市医信科技有限公司创立,包含“妈咪知道App”和“妈咪知道儿科诊所”两大产品,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母婴医疗健康服务。“妈咪知道App”是母婴类健康咨询平台,独家签约北上广深等全国9大重点城市三甲级医院产科、儿科医生,在线候诊、随时响应,解决妈妈和宝宝的健康问题。“妈咪知道儿科诊所”秉持“有温度的医疗”的服务理念,由三甲儿童医院明星医师以及外籍知名专家组成医生团队,依据并遵从“循证医学”的诊疗方法,为孩子提供国际标准的医疗服务。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