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好微教育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12-05-04 12:26:19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标签: 教育 孩子 父母
我要分享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比较激进的给孩子做教育了,甚至拼下老命送孩子去各种早教班了,因为家长心里都觉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让人觉得惋惜的是,家长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反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

  我们在各种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2、3岁的孩子,聚集在一起,一本正经的读着国学经典或者弹着钢琴、说起英语,家长在一边看得眉飞色舞、满脸得意。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下,孩子们的童年过早的消失,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也被扼杀。人的成长就象“春、夏、秋、冬”展开的次序一样,有一个内在的节奏。由于家长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影响,目前国内大部分早教机构的教育体系是从逻辑把握开始的,这就违背了教育的规律,也就是违背了人的内在成长节奏;同时大部分早教机构重视“英语、数学”的超前学习,或者把早教提升到各种特长的培养训练,从而忽视了动作把握与形象把握的这两个阶段的奠基性的成长,从一开始就重视理性灵魂的训练,使得中国的孩子普遍地缺少“春天”,缺少童年。

  在各类机构或有心或无心的宣传下,在家长急功近利的心态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要小学化,小学要初中化,初中要高中化”等让人难以承受的重成了我们的至理名言。浮躁的社会再加上急功近利的心态,让多少儿童本应充满纯真和快乐的童年不在、让多少青少年本应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青春不在,醒着的时间就只有一个字——快!要知道,在许多成人眼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焦急,只能慢慢等待,要把人生当成是一趟旅游而不是一场赛跑!只有有了旅游的心境,我们才会对我们的人生学会欣赏、学会享受、学会快乐!面对幼小的生命,我们不应催促,我们只有等待,同时在等待中参与进去,在点滴的时间中参与孩子的教育,而不是盲目的用各种早教来催熟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应该是互动的。父母在送孩子去参加早教的时候应该多想想,早教的内容是不是扼杀了孩子,是不是伤害到了孩子。父母在这方面,不应该是他教育的决定者,而应该是他教育的参与者。因为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而且,也只有在一个属于自己的较大空间与较长时间里,在放松的、快乐的、尽兴玩耍的、游戏的状态下,儿童才会形成自由、阳光的性格与完整健全的个性。

  作为父母,我们是世界上最了解他们的人。从孩子降生到孩子一天天的成长,父母都陪伴在孩子身边,可以说对于孩子每一点变化,父母都能清楚的了解。只要细心观察和对比,父母就能轻易的发现孩子的兴趣在哪里。因此给予孩子的教育,父母应该更多的参与其中,在点滴的生活积累中完成对于孩子的教育,而不是急功近利,盲目让孩子迷失在各种早教中。最重要的是,与各类早教相比,这种来自父母的教育是快乐的、是常在的;它来自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面,充满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它是具体而微的教育。

  其实对于父母这种微教育,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各种各样的例子。比如语言的学习。我们的母语是中文,孩子学习中文很自然。想想我们是怎么教孩子说话的吧。我们是拿过一张卡片教孩子这是爸爸、那是妈妈,还是让孩子看到了爸爸妈妈的时候教他的呢?有什么区别呢?卡片是死物,爸爸、妈妈其实是陌生的。而人是活的,爸爸会跟宝宝玩。妈妈会照顾宝宝的生活起居。这里的爸爸和妈妈在宝宝的头脑里是有概念的。那是生活当中给他带来的概念。宝宝想到“爸爸、妈妈”的时候绝不会只是两个字,他想到的是他所能感受到的点点滴滴,父母在这里做的,就是微教育。

  也许会有父母担心自己不够专业,其实父母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父母给予孩子的微教育,来源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由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事例组成的,是让孩子在具体的实践中受到的教育。我们知道,在教育中有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要教育孩子做一个“知之者”,也要教育孩子做一个“好之者”,更要教育孩子做一个“乐之者”。实际上父母的微教育,就是让孩子知之好之乐之。

  最后要对所有父母说的是,拭去一份烦躁心,平和的对待孩子的教育。因为与其说孩子输在在起跑线上,还不如说是孩子输在父母的微教育上,最终是我们的微教育影响着孩子。父母用好微教育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