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养生可以去登高

2014-09-01 12:20:09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中国人最坚韧,擅长化悲为乐。比如说,明朝时候,杭州人把清明节过成了郊游节,妆饰一新,出门踏青,扫完墓就地野餐乐饮。重阳节亦是如此。按《易经》说,九为阳数,九月九日,重九之数,是阳气极盛时。三月三踏春,九月九踏秋,秋收时祭天祭祖,佩茱萸饮菊花酒求寿。曹丕认为“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凑个时令,要长寿的意思了。当然,中国人的传说里,从来不缺邪性的典故,梁吴均写《续齐谐记》做了个解释:

  汝南桓景跟着方士费长房——就是“费长房壶中日月”,会缩地术那位——游学,费长房跟他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回家去,让家人做绛囊,盛茱萸,系胳膊上,登高饮菊花酒,就能避祸。桓景照办了,登高喝酒回了家,发现家里鸡犬牛羊死了一地——算是替家里人遭了祸。

  按这说法,重阳节其实是登高避祸节。山东昌邑以前也有规矩,重阳吃辣萝卜汤,“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滕州不许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归家过节,“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当然这也只是地方习俗,大多数人过重阳很悠哉,就是个爬山喝酒。细想来,插茱萸、饮菊花酒,都有道理,哪怕不为了避祸,茱萸可以防虫驱寒,菊花可以解热去煞。金风肃杀时节,配这二物没错,但也有不那么仪式化的: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点儿都没有避祸的慌张,纯粹是郊游取乐,贪图朋友的鸡黍、青山、场圃、田家来着。这就是中国人过节的精神啦。

  中国人最重饮食,而且不时不食,节令献祭、聚会饮宴,最后都是为了个吃。以前北京的山东馆子,极聪明,每逢重阳节,不只喝菊花酒,还出个“菊花锅子”。因为重阳节是入秋,须进补,可是宅门里太太小姐,多有类似于林黛玉体质的,纤弱不胜,不能跟北方大汉似的狂吞涮羊肉。用菊花瓣儿洒火锅里,另加刻意削薄的鱼片、羊肉片、藕片等物,一涮就熟,温润中不失清和,专门迁就太太小姐们。袁枚《随园食单》里则说过一个栗子糕,是重阳小食:把栗子磨成粉,与糯米和糖,蒸成糕,加瓜子松仁,当零食吃,想见甜软香糯,怎么吃都不会伤脾胃。

  正经重阳节传统食物,就是重阳糕。最初是隋唐之际,重阳节还带祭祀秋天的任务,黍秫收获,于是用粘米来做糕,大家边吃边感谢上苍;富贵人家用枣子和栗子混合做,图个香甜。北宋末年,重阳糕已经成了规模:蒸得了糕,还要加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上面插剪彩小旗,为了图漂亮;偶尔还会加猪羊肉和鸭子。明朝时还有种玩法,是拿重阳糕搁儿女额头,祝愿:“愿儿百事皆糕(高)。”取谐音,图个吉利。历来重阳糕配方不一,但高热量、高糖分是必须的:无非为了大秋天,补一补气罢了。

  菊花酒的规矩不难解释:中国人自来喜欢吃花喝花,不独菊花一味。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是直接吃的。曹丕趁重阳节,给钟繇送菊花,认为那天一切植物都萎靡,只有菊花“纷然独荣”,若非“含乾坤之纯和,体芳芳之淑气”,怎会如此?菊花用来泡茶就很香了,泡酒更妙,而且不只重阳节能喝。《金瓶梅》里,夏提刑和西门庆交好,到十月份还制了菊花酒送来。西门庆嫌这东西“香淆气的,没大好生吃”,后来要吃时,“碧靛清,喷鼻香”。喝菊花酒有讲究:未曾筛酒,先搀一瓶凉水,“以去其蓼辣之性,然后贮于布甑内”,这样再筛出来,醇厚好吃。这意思很明白:菊花酒香得有蓼辣之性了,要加水稀释才好喝。王维想象山东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很感伤,其实兄弟们登了高,香甜的菊花酒喝着,重阳糕粘而又甜的吃着,还自觉能延年益寿,再感伤也有限,苦的倒是他自己,只好“每逢佳节倍思亲”了。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