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2013-06-27 00:10:06 暑假学绘画!有助宝宝智力开发

    很多家长以为让孩子背背唐诗、认认字母、学学儿歌就是学前最好的智力开发了,果真如此吗?背诵只是在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如果可以,你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可以从让宝宝从学绘画开始。

  • 2022-10-28 18:19:37 学画画对宝宝有哪些好处

    在儿童适学的年龄段,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更好的全面发展,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通过补习班的学习可以开发宝宝的智力,对于宝宝以后的学习会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尤其是会给孩子报名绘画班,因为很多家长会认为经常学习绘画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那么学画画对宝宝有哪些好处?

  • 2021-08-30 15:26:18 如何培养宝宝绘画能力

    其实,宝宝对于画画的学习重点并不在于教,而是在于学。家长可以带宝宝多走多看,给宝宝创造画画的环境,培养宝宝有始有终的做事精神。如果只是不断地向宝宝灌输绘画方面的知识,可能会严重限制宝宝的想象力和自主创造能力。

  • 2021-08-24 14:18:10 宝宝兴趣培养最佳时间

    宝宝兴趣培养最佳时间是不统一的,不同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学习的时间是有所区别的。4周岁开始学舞蹈是最科学的年龄而,4-5岁的时候是学习绘画的最佳年龄。另外,学琴的最佳年龄则是5~15岁。

  • 2015-09-10 16:30:33 用心做胎教 宝宝容易带又聪明

    自从得知宝宝存在,我就开始了全方位的“进攻”,立志要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增加营养,必须的;给宝宝提前授课,讲故事,听音乐,学绘画,做手工,各样才能一起来。别以为我在做无用功,孕期胎教做得好,宝宝出生以后好处多多哟。

论坛
  • 2021-05-12 14:35:18 错过敏感期就不能再补救了么?小步在家早教告诉你答案

    育儿专家们提到画画敏感期、写字敏感期,甚至还有婚姻敏感期。敏感期到底是怎么回事?来听陈忻老师细细聊。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敏感期吗? 有一次,一位妈妈在微博上问我:我家宝宝2岁了,最近吃饭的习惯非常不好,经常乱丢食物,不好好吃饭,以前1岁多的时候还挺好的,能自己学着用勺子自己吃。是不是我错过了孩子的吃饭敏感期,应该怎么弥补? 要评选被滥用的心理学名词,敏感期能排前三名。尽管蒙台梭利提出的敏感期理论对于家庭教育意义非凡,但是我国对于敏感期的解读已经偏离了最初的定义,并且引起了很多父母毫无必要的焦虑。 敏感期在家中引起的最大的误解就是,“要么发展”或者“要么不发展,无法弥补”,这种认知是完全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承认,当孩子处于某一方面的敏感期时,如果外界给孩子提供了合适的发展环境和刺激,确实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正是家长们担心错过了孩子发展敏感期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我们要科学解读敏感期的概念。 第一,敏感期不像关键期这么极端,虽然错过了可能不能达到最佳,但并不意味着要么发展,要么无法弥补。 第二,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敏感期的窗口远比我们想象的大,不是大家理解的只有几个月或一年的时间,孩子的发展没有那么容易就错过了,更不是稍纵即逝。 我们以宝宝学说话为例。 研究表明,母语的习得是有敏感期。要想学会语言,孩子必须生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因为他们在人生最早的几年对语言的输入很敏感。但这并不表明错过了人生的头三年,孩子就永远无法学会说话。 即使孩子在婴儿时被剥夺了语言环境,到六七岁时才生活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孩子依然能够学会语言。只是7岁之后,不能习得语言的概率才会逐渐增加。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母语习得的敏感期非常长。 试想,一个生活在正常环境里的宝宝,只要获得足够的语言刺激,错过语言敏感期的可能性是相当微小的。只有像狼孩那样,完全与人类社会隔绝才会有可能无法弥补。这和上面讲到的药物作用一样,是非常极端的情况。 第三,发展心理学中的敏感期,并不是像字面理解的那样,“宝宝喜欢什么,就是对什么敏感,就是xx敏感期”。孩子的成长,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有的规律和特点,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并不是每一阶段都可以笼统称为“xx 敏感期”。 孩子的学习窗口 关于孩子学习窗口究竟有多宽,看看下面这张图,你可能会有更好的认识。 大脑不同区域的髓鞘化速度不一样,所以学习窗是指特定类型的学习最佳的发展时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窗从来不会完全关闭,或者在早期会丢失任何认知能力。成人可以参与任何类型的学习。 敏感期不是筐,不能什么都往里装 爱画画≠进入画画敏感期 有妈妈问,我家宝宝现在3岁2个月了,她真的对画画特别感兴趣,没事就拿笔到处涂涂画画,这应该就是到了画画敏感期吧?我是不是该有意识地引导呢? 父母能够观察到孩子在某一时期的兴趣并加以引导,这是一件好事,不过宝宝是不是进入了某个敏感期,我们就要仔细分析了。 首先,儿童的发展在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为人父母,了解和尊重这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但是,无需套用敏感期去解释这些表现,因为孩子的发展特点可能会通过不同的行为表现出来。 如果只关心表现出来的行为,并冠以“xx敏感期”,可能会让我们忽视背后的发展规律,同时也让我们焦虑。我们用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为例来解释。 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有一定的时间表: 4~5 个月,孩子能够抓握物体,把这个物体在两个手中倒来倒去来研究。他们依靠手指的触觉来学习物体的特性。 6~12 个月,婴儿的手指动作更加灵活,在第一年结束之前,孩子能够用拇指和食指拿起一个物体。 1~2岁,可以用三个大积木搭一个“高塔”;可以拿住蜡笔乱涂;画油彩画的时候用整个手臂移动,会互换两个手。 2 岁左右,可以画横线和竖线。 2~3岁,会穿起来4个大珠子;握蜡笔的时候用拇指和其他手指(不是食指);画油画的时候会有一些手腕的动作,会滚动,挤压,拉扯以及捶打橡皮泥;会转动门把手。 3~4岁,可以用9个小积木搭“高塔”;可以画圈和十字架;玩橡皮泥会搓一条蛇,一个球,做个饼干等;会用剪刀剪纸。 4~5岁,按要求画很粗糙的形状;用积木摆放横的或者竖的结构;会自己穿脱衣服;会模仿写一些字母;会用剪刀沿着线剪。 5~6岁,会写字母表,会写一些数字,会使用一些工具,用绳子穿住细小的珠子,会使用3个手指的握笔姿势;开始会画一些不同的物品。 这是大致的发展时间表,大部分婴幼儿都是这么发展的,这就是共性。 (以上时间表参考了Infants and Children, by Laura Berk以及babycenter.com。详细的儿童发展表请参看这些资源。) 不过,孩子的发展既有共同性,也有个体差异性。在发展过程中,每个孩子的兴趣却不一样。有的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对画画开始感兴趣,喜欢涂鸦;有些孩子对画画不感兴趣,不过他们喜欢玩汽车,搭积木等等。 所以如果妈妈观察到孩子在某段时间对画画感兴趣,这并不意味着孩子进入了画画敏感期,而是这些孩子在精细动作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个人兴趣。 而那些在 3~4 岁对画画不感兴趣的孩子,是不是就错过画画敏感期了呢?当然不是,因为根本没有画画敏感期,也没有证据说3~4岁是学画画的最佳时期,一旦错过就永远不能发展。相反,有很多画家都是很晚才开始学绘画。 对画画不感兴趣的孩子,他们的精细动作也一样发展,他们也许通过其他方式和其他兴趣,比如喜欢玩汽车,搭积木,玩橡皮泥,做手工,这同样是基于精细动作的发展基础上,来运用和锻炼手的能力。 所以说,他们的发展规律是有共性的,但是个人兴趣却是千差万别。父母要做的是鼓励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对某些所谓的敏感期的一味地焦虑,越焦虑越强迫孩子去做,反而让孩子产生反感。 打破敏感期的枷锁 人类的发展没有那么脆弱,以至于错过几个月或者一年的训练就会难以弥补,影响终身。事实上,人类的学习能力非常强,而且学习窗口的关闭也不像很多父母想象的那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刷地关闭了。 所以说,只要孩子生活在正常的环境里面,就不存在学习能力被剥夺的危险。 父母能够观察孩子的兴趣并提供条件,顺着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得到最好的发展,我们可以: 打破敏感期的枷锁,既不被敏感期束缚,消极等待孩子发展;也不被敏感期追赶,逼迫孩子学这学那。 无论何时,都记住,给予孩子适当的刺激和帮助。多给孩子关爱和拥抱,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有顺其自然的多样化体验,而不是把孩子的发展割裂成一个一个小的“敏感期”。

    本帖有0条评论

  • 2021-04-16 14:14:13 青宁妈妈0—6岁宝宝视力发育规律和训练方法!

    刚出生不久宝宝,各项技能都处在慢慢苏醒的阶段,尤其是宝宝的视力 !宝宝的视力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编整理了0-6岁宝宝视力发育指标,宝妈们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促进宝宝的视力发育哦。 1-2个月:宝宝的视力趋向于近视,只能看到20cm以内的东西哦,尤其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妈妈的脸,有物体很快地靠近眼前时,会出现眨眼等保护性反射,能注视5s左右。 3—4个月:这时候宝宝已经能固定视线,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能简单追物,对鲜亮的颜色很敏感,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 5—6个月: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伸出小手抓取玩弄。这时候宝宝的视力可达0.1,能注视较远距离的物体,如街上行人、车辆等。 7—8个月:已经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妈妈如果和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宝宝会显得特别兴奋哦。 9—10个月:这阶段宝宝大都已经可以自如爬行,视觉上也可以追随着物体上下左右移动,聪明的他还能辨别物体大小、形状及移动的速度。 11—12个月: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实际上这是一种立体知觉。12个月时视力可达0.2。 1—2岁:这阶段宝宝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到1岁半时,视力可达0.4,能看见细小的东西如爬行的小虫、蚊子,能注视3米远的小玩具。还能区别简单的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方形。 2—5岁:开始有了空间概念。此时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视力大约达到0.5—0.6,已经逐渐接近成人视力,一直到五岁视力大约为1.0,各种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并趋于稳固。 6岁:六七岁时进入成人的视觉。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促进视力发育的方法 0—6个月:黑白期 新生儿只能看到光和影,吃奶的时候刚好可以看到妈妈的脸,再远的地方就看不清了。宝宝 3个月大时已具有三色视觉,但这个时候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对比强烈的黑白两色,尤其是黑白相间的图案,所以此时最好在宝宝眼前20—38厘米处放一些具有黑白对比色的玩具,以刺激其视力发育。 6—12个月:色彩期 这是宝宝辨别物体物象细微差别能力的发展关键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颜色对比鲜明的图像和玩具。 1—3岁:立体期 宝宝能直立行走了,开始对远近、前后、左右等立体空间有了更多认识,这时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 3D玩具,引导宝宝视觉从二维向三维转化,激发想象力,如各种积木几插接式、镶嵌式的玩具都是对宝宝视力和智力发育有所帮助。 3—6岁:空间期 通过视觉,宝宝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这个时候,家长应利用游戏发展宝宝的空间视觉能力,如走迷宫、识别各种标志、各国国旗、学地图、找不同等,同时,让宝宝学着使用油画棒、毛笔、橡皮泥等进行绘画训练,将视觉启智和美育教育相结合。

    本帖有0条评论

  • 2021-02-03 16:54:57 小步在家早教|被迫上岗,却自挥皮鞭,全职妈妈的“逆人性”迷思

    这是场一旦开局就无法停止的游戏。“你赌了全副身家性命,开局后才发现,唯一的队友逃了。”回忆起孕期被出轨的遭遇,小莫如此自嘲。32岁的小莫,是一位全职妈妈,老公在她坐月子时出轨。一出月子,她就果断离婚。她不记得当初自己哭过多少次,只记得总是抱着小叶子——她未满百天的女儿——在窗边徘徊。 采访时,小叶子已经三岁多。采访时间过长超过了她的忍耐极限,她妈妈不得不安抚“叶子乖,妈妈再五分钟哦”。平时这是她们母女的亲子早教时间,先玩感统游戏、数字感知,再读绘本。 可以想象,五分钟后,这个刚刚抹泪的女人,又将变身孩子面前的微笑天使。蔡康永曾在《奇葩说》中说,一个女人作为员工对工作不满意可以辞职,作为妻子对丈夫不满意可以离婚,但当了妈妈,就一生都卸不下来。当妈,一成事实就无法更改。即便你后来发现打这场仗,你没钱、没支援,也必须打下去。 我们采访了几位全职妈妈,了解她们背后的故事,试图读懂她们。的确,这是一群有着敢死队般精神的存在。一些似乎有违人性的选择,让“她们”与世间千百种其他“社会角色”区隔开来,独一无二。 从没想过,自己能这么坚强 遇见前夫时,小莫27岁,硕士毕业,在金融公司工作三年。她操盘期货,基础收入2万多,业务好的时候能到五六万。那时,重庆江北区的平均房价才八千多。她出生在重庆西部的一个小镇,是独生女。父母都是镇里的老师,家里经济也算不错。但母亲日夜只督促学习的严厉,让她从小缺少温暖感。也正因此,前夫的呵护备至让她无从抵抗,经济优渥的她也从未介意前夫一穷二白。当时怀孕了,就把自己所有的资源、人脉都介绍给了前夫,让他创业。“结果谁知道他一有钱就变坏。”小莫苦笑,“他还刷了我的信用卡,给我留下十几万卡账。”为了还钱和叶子的生活费,小莫曾到深圳打工,把叶子留给了外公外婆。“那年春节回家过年,叶子已经一岁多,回来一见面我就受不了了,才分开三个月,孩子几乎都不认识我了,只会躲在jiajia(外婆)怀里。” “我妈妈教孩子的方式也不行,这不让那不让,孩子正是探索的年纪,我挺怕最后叶子走我的老路的。”她深刻知道,就是那些生活的日常,将构成孩子未来的性格与心理。 孩子和工作成了残酷的“二选一”。一夜未眠,她最终决定放弃工作。 可是孩子始终缺少了半边天,而她也没有丈夫、婆婆等支援。总以独立为傲的她,不得不住回了父母家。但让小莫抹泪的并非是夫家的背叛,而是来自自己母亲的失望与埋怨。“有次正哄孩子睡觉,听到门外我妈和二姨数落前夫的种种罪行,抱怨我这么大还拖累她跟着一起丢人。”她没忍住出去想让老人别说了,结果母亲误解她不理解自己的付出还不让抱怨,在她成年后第一次打了她。“我不会让这些不好的感受影响到叶子,所以一直想搬出来住。现在虽然一点帮手也没有了,但叶子的陪伴和教育,都在轨道上。” 小莫坚持对孩子的饮食起居和育儿亲力亲为,每天至少三小时高质量陪伴。现在叶子大了,除了幼儿园外,还要上舞蹈和绘画班,也是小莫自己接送。“这两项,孩子喜欢,还是让她尽早有个系统性的学习。”房租、日用、课程,这些钱都是小莫利用白天碎片时间、晚上熬夜做兼职赚的。“一个月能有上万,在我们这样的小镇,足够用了。”为此,她常熬夜到一两点才睡,早上又在孩子的哭闹中起床。 对于自己的定义,她还是喜欢说,“全职妈妈,但有兼职收入。因为我的重心,始终在孩子身上。” 我们问小莫后不后悔生下叶子,“也有设想过那样的生活,但看一眼叶子,就觉得还是现在好。这你可能很难理解,只有当妈了才懂。”妈妈作为孩子最后一道保护罩,她不能让自己倒下。 有了孩子 性格变了 “从没奢求过父母能帮上忙,无论人手还是钱。从小就知道的。”小丽今年32岁,女儿可可刚刚过完五岁生日。她出生在安徽农村,是家里的长女,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父母在她很小就南下打工,“从小学到我大学,没有参加过一个家长会”,“要照顾弟弟啊,但其实自己还是个孩子。”大专毕业后,她在徐州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激烈竞争下,同事间很少交心,小丽每天最开心的时光,就是下班后买一盒鸭货回家吃。发了工资,她就给弟弟买零食,给父母买衣服。“老公家里也有兄妹几个,一样的情况,我们当时结婚就是裸婚”。为了她能“全职带娃”,她和老公准备了很久,他们2012年就结婚了,但四年后才准备要孩子。从小拮据的生活,让她缺乏安全感,对“没有独立收入”几乎不可忍受。但她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全职带娃。“父母在你童年的空缺,是无法弥补的。当时感觉自己坐在教室里,都是伤心的。”她对自己的性格概括,“从小多愁善感,很孤僻。”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的出生竟然间接地打破了她的哀伤。 首先是没有时间,“一睁眼就很有使命感”。孩子小的时候,小丽每天睡眠只有三四小时,即便现在也只有六小时上下。孩子醒之前,她要先给孩子准备早餐,孩子午休时她要洗碗洗衣规整家里,晚上孩子睡了她又要学习育儿,边听边做笔记。“连体温计都会研究啊,比如耳温枪、额温枪、水银温度计哪个准?我和老公边听网上音频介绍,边搜淘宝、京东,还会再看一些文章,对比下。”“可可一岁前身体不太好,黄疸、新生儿肺炎、腹泻,又常在夜里大哭,我们天天都很紧张。”那时,小丽为了和丈夫团聚,带可可搬到了小城邳州。但她对当地医疗条件不太放心。可可身体一有风吹草动,就驱车一个多小时到徐州儿童医院,“经常凌晨三四点到,早上七八点回”。更重要的是,与外界对全职妈妈“宅在家里”的印象截然相反:小丽为了孩子,从“独行侠”变成了“社交达人”。 以前小丽带孩子时,手机一直静音,可可睡觉时,家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稍有声音,可可就崩溃大哭。但接触了小步在家早教后,小丽才知道这叫惊跳反射。“ 0-3岁是孩子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环境不能太安静,更不能宅,必须得多出去社交”。她先是强制自己每天必须出门,带可可到广场上去逛一逛,和陌生人打招呼。一段时间后,她觉得还不够,就用家里的绘本办了个免费的绘本馆:宝妈们可以在线预定,但必须上门取书。这样,可可每天都能见到同龄的小伙伴,小丽的交际圈也越来越广。 “没啥不能解决的吧。如果我上学时,能有现在这种学习主动性,肯定上清华北大了。”不止小丽,受访的妈妈们都有这样的共鸣。孩子的诞生,就像在妈妈身体里植入了一个闹钟和一套永动机,驱使着妈妈们不知疲惫且周而复始地鸡血奋斗着。 想吃麻辣烫?看吃播啊 北京的全职妈妈Sara是另一种情况,虽然与老公聚少离多,但是婆婆一直都在。她今年三十一岁,宝贝秋秋25个月了。大学学的设计专业,一毕业就到万达上班,“那时的生活很安逸,你知道吧,主要万达太方便了,想逛啥想吃啥,下楼就有。”她最喜欢的有三样:每周末北京周边游,万达楼下的麻辣烫,各种奶茶和咖啡。“对,几乎每周末都在各种旅游,搭帐篷露营啊,在家里闲不住。”也正因如此,她和婆婆在带娃上形成了大的分歧。 “婆婆很宅,如果不买菜,一周都可以不下楼。而且夏天怕孩子热着,冬天怕孩子冻着。”但她认为,孩子正是感知形成的关键时期,“三岁后,85%的大脑就成型了,宅在家里,相当于拖慢了孩子的成长”。她也尝试过和老人沟通,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老人家哪那么容易改变啊”。Sara的老公是个军人,负责征兵工作,“征兵期国内各处跑,平时也在单位值班很少回来。”她只能选择辞职带娃。现在她每天都带孩子出去逛逛,即便是最冷的天,孩子也应该出去感受下“冻脸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样的。以前没疫情的时候,她每周至少带孩子去三个不同的博物馆、游乐场。“北京的好资源不能浪费。”她的朋友圈里,航空博物馆、天文馆遛娃等早已拿下,各种文化展、艺术展包罗万象。 “现在孩子太小还不能住帐篷,只能等他长大些再去了”。提及自己放弃的旅游习惯,她还是有些惋惜。但让她最难割舍的,还是放下口味。原本“无辣不欢”的Sara,已经很久没尝过辣味了。早上她陪着孩子喝牛奶吃山药鸡蛋,中午两道口味清淡的蔬菜和肉类,晚上则是蔬菜五谷粥或饺子。“其实都是煮适合孩子吃的,我都是他剩下的拨拉两口”。和以前惬意享受一顿麻辣烫不同,现在她只能在抖音上看看麻辣烫的吃播。她以往最爱的奶茶、咖啡也在怀孕时就戒了,“不过停母乳后,现在又偶尔喝下咖啡了,因为睡眠不够啊”,她苦笑道。她提到自己每天最惬意的时候,是孩子睡着的阳光午后。那时,她会冲一杯咖啡,在洒满阳光的阳台躺椅上看书。当被问及什么书,她咯咯笑起来,答道“育儿方面的书”。还有件让她自嘲的,是自己飘忽不定的消费观。“就家旁边那个超市门口,小店里有卖那种轻薄羽绒服,99块一件。每次经过都去摸一摸,想给自己买一件,但最后还是没买。”可是给孩子买玩具,那种正品无毒的,一次花上几百上千,都特痛快。“你说,我是穷呢?还是富呢?” 我竟然在做 自己从前最讨厌的事 “以前挺排斥教师工作的,理想职业就是经商赚钱。”看到小杨耐心带娃的样子,你很难想象到她曾是“一年365天只休息除夕初一”的创业女强人。和小丽一样,她也是家中的长女,从小就把“挣钱养家”的责任扛上肩。她的父母都是生意人,这更加强了她事业女强人的特质。最早她在一家家电头部企业负责整个华南区的售后服务,“常常凌晨两点还在写工作总结,第二天一早又去赶飞机了”。后来,她与老公一起创业,负责工厂里的人力、财务、行政等等所有后勤工作,更是没日没夜。 但有了孩子后,小杨却选择在职场激流勇“退”。 “其实家里的工厂正处于瓶颈期,正是需要我的时候”。但她一番思考后还是决定全职带娃。“三岁看小、七岁看老,错过这个时期,可能孩子就毁了。”“钱挣得再多,也无法遮掩你在教育孩子身上的失败吧。”她反复提到,“现在带孩子就是我的第一事业。”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人生0-3岁的发展,要胜过以后发展的各阶段,胜过3岁以后的综合”。他的自尊自信、对世界理解方式、家庭与爱的观念均处于关键的地基时期。全职妈妈在此时的每分秒付出,都是回报千万的投资。“至少到孩子六岁吧,这一时期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副厂长谁来都行,但文文的妈妈只有我一个。”小杨学习育儿起步很早,“怀孕时就在看0-6个月的了”,但她依旧时常感觉自己“跟不上文文的成长速度”。“有时我忙于看书时,奶奶带他,第二天我突然发现他会自己剥橘子,我就会很慌张”。为此,她坚持着每晚做育儿日记的习惯,记录下每天孩子的成长。育儿日记中有个特别的板块,英语。“英语是我教文文时最发愁的,我当时大学时四级都没过。”但本着早期教育不能假手于人的想法,她对自己的英语回炉再造。每天做家务时,她都会听英文音频,反复练习纠正发音。晚上则会把当天学习的句式、单词以及文文的掌握程度记录下来,第二天在此基础上继续夯实。 渐渐地,她发现自己竟然对教育有了兴趣。除了每天紧张带娃,她还在紧张备考《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师》。每当孩子午休、晚上睡着后,她就会拿出厚厚的书和练习册。“以前化妆品都是成套买的,每次都几千,夏天一件T-shirt也大几百。”小杨回忆起过往颇为感慨,“现在只有纸尿裤是大几百的买了,还有就是早教班。”她现如今依旧保持着记账习惯,但眼睁睁看着支出项中与自己关联的逐渐“隐去”,与孩子相关的占据了70%以上。“身边有的妈妈在孩子上花销比例更高呢,尤其家里是女孩儿的,需要富养和打扮。”“我对富养没啥要求,但是不能穷教育。” 闺蜜局难约 鸡妈群上位 采访时,因为麦子的儿子米粒儿在旁边,她对孩子奶奶的缺席避而不谈。“一个人带娃也挺好的,至少没有教育分歧。”她乐观回应。麦子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对这里悠闲的生活节奏习以为常,大专时学幼师离开过家,毕业后又回到这里在幼儿园带班。生娃前,她每天下午四五点就下班,一下班就会和好姐妹约去看电影、吃饭、逛街。“好电影集中的时候,一周能看三四场。”但米粒儿出生后,她辞了职,反而更忙了。“不止我,其他人也都陆续有孩子,忙得连轴转,约不齐了。”相比北上广,太原的节奏较慢,但麦子却在心里给自己上了发条。作为幼师的她,很懂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有时忙到手脚朝天,也会对孩子忽视。为了敦促自己每天按部就班、“不旷工”地坚持高效陪娃,她找了个妙招:在早教APP——小步在家早教做带班班主任。 她每天的责任,就是和班上的妈妈们分享自己科学育儿的日常,号召大家也动员起来,坚持系统性地在家早教。小步在家早教APP上的内容,她必须身先立行地实践,感统游戏、音乐启蒙、故事绘本等等,必须一个不落。“你自己可能会忘记打卡,但当你成为很多妈妈的榜样时,你必须得坚持。”再比如,你自己心里偶尔有个疑问可能忙起来就忽略了,可群里五六个妈妈都问你同样问题时,你自然就得去查很多资料,一点马虎都不行了。”现在米粒儿四岁了,到了线下培训的阶段,麦子的小宇宙又爆发,为了一门课程,要跑七八家实际体验,“有次上乐高课,老师中途看手机,还前后有三个老师进进出出的,这明显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像这种机构我就直接pass”。为了补自己的短板音乐,麦子总共也跑了十几家机构,但她觉得值。“不是钱花得冤枉不冤枉的问题,而是孩子的成长期,一错过就回不来了。”学区房也是妈妈们跳不过去的话题。孩子一岁时,麦子跑了半年终于选购了一套学区房,但到前两天她突然发现这学区虽然对口了最好的小学,但中学资源不行。于是她又开始了漫漫的选购学区房之路。 然而,学区房还不是妈妈群体最大的压力来源,身边的“牛娃”们才是。麦子接触的妈妈最多,有的鸡妈带她加入了“鸡妈”群,常让秉持理性带娃的她也焦虑不已。比如“4岁宝宝就会两位数乘法,正常孩子都还在加减法呐”,她又提起另一个五岁的孩子,“钢琴已经拿过奖了。”每当这时,她就会找其他做小步班主任的同龄妈妈彼此安慰,“在这一时期,让孩子感受到爱与陪伴最为重要,这将帮孩子形成长期学习的能力。”有个阶段,米粒儿让麦子很崩溃。每天麦子做饭时,米粒儿都把做饭食材:面粉、小米、黑米弄得满地都是。麦子每次都快速抚平自己的情绪,“我会赶快安慰自己,米粒儿又感受了一次痛快玩耍,对他感统和心理发育都有好处。”妈妈们就是在这样的,在教育孩子和自我教育中二次成长。 如果生活一定要让一个母亲,在孩子和其他间“二选一”,孩子一定是唯一的答案。此时,她们也获得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力量,沉下心来“只做好一件事儿”的勇气。 不知有多少家长是像我一样 把自我学习放在第一位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和世界进行无休止的探索。而妈妈们在这其中扮演了引领者、陪伴者和守护者。“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是像我一样把自我学习放在第一位的。”提及对宝宝的陪伴教育,云宝妈妈彭琳琳显得兴奋不已。不同于前几位妈妈“独善其身”的付出,云宝妈妈甚至为让更多家庭做到高质量陪伴创办了互联网在线早教平台——小步在家APP,真正做到了“兼济天下”。回忆起云宝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处处都有她主动思考、学习、行动的印记——学唱儿歌,记录云宝成长笔记,在家用简易纸箱帮云宝探索空间感,发动爸爸一起用床单桌布给云宝模拟降落伞。 云宝成长中给全家带来的欢乐和收获让彭琳琳越发肯定:家人高质量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营养。而彭琳琳也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创建了小步在家早教,力求为每个家庭与宝宝提供适龄性个性化服务。让妈妈群体育儿路上不再迷茫焦虑。让孩子能在足够安全且开放的环境下快乐且高质量的成长。 写在最后 对比人类整体来看,妈妈群体的“逆人性”难以理解。但将其放回到人类历史长河发展中,却容易理解其特殊之处。承担着人类繁衍生息、抚育下一代的职责,妈妈群体处于一个决定性的位置——下一代的心智智慧,直接决定了人类经济、文化的延续与进化。现在,妈妈们全力抚育的孩子们,正是二十年后中国经济的栋梁,将支撑起国家大业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普遍经济水平提升和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全职妈妈比例正在提升。也许今天社会会忽略全职妈妈们的付出,但二十年后的中国会证实她们的功绩。备注:文中出现人名均为化名(彭琳琳除外)

    本帖有0条评论

快问
  • 2020-10-13 10:34:15 好孕妈妈育婴师培训什么课程?

    我正准备去好孕妈妈培训做育婴师,我表姐是在好孕妈妈培训的,现在在一个律师家里做育婴嫂,工资很高,她推荐我去好孕妈妈做育儿嫂培训后在好孕妈妈接单。现在高端育儿市场需求量很大,客户不再是找一个看孩子的保姆,而是需要有科学育儿理念的育婴师,所以专业培训还是能帮助在育儿师行业中找到更好的工作。 我在好孕妈妈了解了育婴师课程安排,初步课程主要有高级育婴师、金牌育婴早教师、金牌母婴护理师、金牌辅食实操特训营、金牌服务特训营和高级家政服务师等培训课程,课程以理论讲解和真实场景模拟的形式,对宝宝的辅食+宝宝餐的制作,儿歌、绘画(简笔画)、“费雪”、“巧虎”、“米卡”玩具早教游戏,根据宝宝月龄正确使用各种玩具游戏,以及宝宝行为习惯的培养,社会交往、智能开发、音乐运动,情商和智商的培养,情绪管理等内容进行细致讲解和实际操作指导。 我对这些课程还都挺感兴趣的,因为我很喜欢小孩,学完不仅可以有一份不错薪水的工作,而且以后也能帮儿子更好的带孙子了。好孕妈妈的老师给我的印象也很好,都是有专业医护背景的,还有的老师有涉外育婴培训经验。课程是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一些理论课程还可以线上重复观看复习。线下课程也是循环授课,随到随学,学完开始接单后我也可以用没有单的休息时间继续其他课程的学习。我表姐现在就用休息时间在学习高级小儿推拿师和乳腺疏通精品班的课程。

  • 2016-03-15 22:00:26 作为父母怎么正确对宝宝的兴趣进行引导?

    亲,我家宝宝3岁半,暑期我给她报了个绘画启蒙班,咱也不想她以后成为什么画家,最起码先培养她的兴趣。我准备明年再让她学跳舞。有时候,我们家长想的好,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可孩子不见得就喜欢。我的意思,多让孩子尝试,家长从中多观察,看孩子喜欢哪一个,多几种选择,便于找到适合孩子的,技多不压身嘛。

  • 2016-01-27 18:33:10 怀孕5个月开始学绘画进行胎教,这样对宝宝好吗?

    可以的,只是绘画胎教不宜过早。怀孕5个月的时候比较适合,胎儿的四肢已经发育比较健全,脑细胞已十分敏锐,对认识外界事物已有接受能力。给胎儿绘画胎教,可以使胎儿认识外面事物的形象更具体,更深刻,还可以发育胎儿的艺术细胞。做绘画胎教时可以一边描述一边画,这就相当于在跟胎儿互动,更加深刻更好。

  • 2015-09-26 19:00:18 怎么给三四岁的小孩才能合理安排兴趣班?

    3岁以下的宝宝什么兴趣班都不用学??3?4岁?绘画?舞蹈??4岁以后?钢琴等很多兴趣班都可以根据宝宝的兴趣选择去学了

  • 2015-06-03 23:18:37 怎样锻炼孩子的手指活动能力?孩子动手能力不太强,手脚协调性不好。

    你可给孩子递一些彩色鲜艳的易于拿、抓的玩具,让孩子练习抓、拿的准确性。可以利用电话按键来做游戏,多引导孩子做游戏平常如拍手歌、夹豆子、穿线、套圈、拍球都会提高孩子手的协调与运动能力,学绘画、学乐器也能大大提高宝宝手的灵巧性。最好找小小运动馆这样专业的早教机构,有老师的专业代理指导,也给孩子接触更多同龄人的机会,一起游戏运动,锻炼交流沟通能力,对孩子各方面都比较有好处的。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