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2023-01-12 20:57:45 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保护自己

    因为认知不完善,所以很多孩子容易乐观地评估行为后果,不会自我保护。而现在针对儿童的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因此需要家长引导和教育孩子产生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免孩子遇到危险时可以自救。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保护自己呢?

  • 2023-01-12 20:47:26 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哪些

    家长使用错误的教育方式是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伤害的。错误的教育方式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发展和人格塑造,还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容易让孩子陷入到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心理中。那么,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呢?

  • 2022-12-30 00:54:39 孩子考砸了家长的正确教育方式

    考试是学校检验孩子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然而在考试的时候,有一些孩子会因为各种原因考不出理想的成绩。这时候有一些家长会着急会打孩子,这其实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那么孩子考砸了家长的正确教育方式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相关的问题。

  • 2022-11-22 15:02:46 家长怎么教育孩子安全饮食

    随着生活条件变好,食物的多样化,很多孩子都出现挑食的情况,家长为了孩子身体能营养全面,就会想各种办法。有些食物孩子是不可以长期食用的,不然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家长怎么教育孩子安全饮食呢?

  • 2022-10-28 18:22:36 家长怎么教育孩子安全饮食

    儿童饮食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尤其是上学的儿童没有父母的陪伴下,很容易会因为饮食方面出现问题,导致孩子出现拉肚子,甚至其他疾病出现,所以为了孩子健康着想,需要重视儿童饮食安全的问题,那么家长怎么教育孩子安全饮食?

论坛
  • 2021-11-22 14:25:43 孩子在学校不合群,家长该怎么教育呢

    大家都清楚“多个朋友,多条出路”,有人说他真厉害,并不是自己厉害,而是靠朋友的帮助,才体现出来成果。孩子在学校不合群,不懂得交朋友;在学习上,就容易跟老师对着干,跟同学闹矛盾,这并不是家长所看到的现象。学会怎么跟人相处,要在做事上来锻炼。孔子不是说“不要只看别人说什么,要看别人做了什么,才能下结论吗”,在课堂上,跟老师互动和沟通,利用的媒介就是课本知识和技能。可见,知识和技能,只是完成沟通的工具。要想了解清楚,就要学会如何沟通,怎么相处,完成做事。体会和总结中,就可以有所提升了。 小朋友不善于跟人交流,一般是处于被动状态。家长没教会孩子,怎么跟人相处。在具体事上,能有话题可以聊。在行动中,让别人感到快乐。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老师也会因材施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课堂上,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以情景式,讲故事,或现场模仿,参与的形式。让课本上的知识点,能够活跃在孩子的身边,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并乐于接受。如此,在实践中学到了,也会把学到的,在实践中分享出去。复习的时候,并不是坐着不动;也是在思考,在实践。 在交流中,能了解老师的性格,学会了怎么跟老师相处。在跟老师,同学相处久了;对性格就会很了解,彼此就能产生深刻感情。学习生活中,大多数的矛盾,都是没必要的。但是,正是这样那样的小问题,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留下美好的印象。家长喜欢跟别人沟通,语言上的模式,必然传递给孩子。家庭中采用什么方式做事,就会形成怎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见,对于孩子的成长,怎么能不认真对待,怎么不努力学习呢。学习,并不是去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根据情形,学会学习。 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做的,就不要考虑太多。当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不要扭扭捏捏。鼓励孩子,勇于表达出来。很多时候,被情绪所干扰,被情景所迷惑,不知道该怎么交际。上课的时候,就跟老师沟通;下课的时候,就跟小朋友交流。该互动的时候,就积极配合。不该说话的时候,就认真听讲。随着老师,才会进步。跟着家长,才能成长。通常情况下,孩子也想合群;而是不知道该怎么相处。比如,跟别人交流的时候,几句就结束了。或互动的时候,结束了不懂得怎么开始。在家庭小事上,就培养起来。学习上,哪有什么大事呢。 棉花糖家庭教育,可以咨询试听体验。

    本帖有0条评论

  • 2021-11-18 13:26:09 家长应该怎么做好家庭教育呢

    在家庭的环境中,能够关注和培养孩子的成长,对家庭未来的发展,是有利的事情。在家庭中,应该怎么教孩子呢。不要只顾着玩,玩也是一种教学。父母要各司其职,责任清晰,职权明确,孩子才能安心,端正言行态度。在学习上,正确对待,而不会肆意妄为。比如,母亲在家里的时候,收拾家务,准备饭菜,琐碎的事。看起来简单而重复,其实,坚持下去,形成良好习惯,培养孩子的耐心,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呢。相信,大多数的问题,是疏于管理,缺乏恒心罢了。 父亲呢,在孩子教学上,要有阳刚之气。能够拿得起,放得下,大方而勇于担当。在处事上,锻炼为人;循序渐进,才能潜移默化。学习效果,才会明显。巩固基础,才能扎实。父母都能找到正确的位置,执行对应的角色,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不管孩子以后到什么地方,面临什么情景,遇到怎么样的困难,都能够合理应对,谨慎解决。如此,父母尽责,孩子就会尽职。树立家风,才会兴旺发达。家长对孩子严厉,反过来想,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对自己有所要求,是进步的表现。过于宽松,失去了教养的时机;当发现需要管的时候,会感到吃力。 孩子知道孩子该做什么吗,刚开始不知道的。如果知道了该做什么,就自动去做了。跟着父母学,父母做的是孩子应该做的,如此,就形成了榜样。当孩子遇到了比自己大的,家长会让叫“哥哥,姐姐”;遇到了比自己小的,家长会让叫“弟弟,妹妹”;同龄人之间,也有亲切叫名字的。爸爸和妈妈,在孩子面前,永远只有一个责任,就是教育。教育,也是爱心的一种体现。家长做正了,就是在该做什么的时候,就要做什么。该做的地方,就去做。就不会有拖拉情况,是家长先有拖延,然后孩子才能养成习惯。 在学习上拖拉,是不好的习惯。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家长要言之有物。否则,孩子听了半天,听不到东西,就不耐烦了。同时,言而有信,如此对父母的要求,老师的安排,就会真诚的完成。学习质量,就体现在用心的过程中。家长有计划和安排,可以分享给孩子,一起去完成。不要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家长不教,还指望谁教呢。老师吗,老师重点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知识和技能,是家庭教育的细枝末叶。家庭教育,是要从沟通开始。以孩子易于接受的态度,轻松的氛围,就像百川入海,势不可挡。

    本帖有0条评论

  • 2021-11-15 15:15:20 孩子学习拖拉,家长该怎么教育呢

    不少家长反馈,说孩子学习拖拉,要经常催才行。按下心来,耐心去研究课本上的知识;需要兴趣吗,当然。但是,更要有良好习惯当先。比如,在课堂上,跟着老师模仿,还是先预习呢?其实,如果一直跟着老师学,就是被学习牵着鼻子走;没有人来引导,就不知道该怎么学习了。所以,在课后复习的时候;孩子就不知道该怎么练习,等着有人来引导。如果先预习一遍,带着自己的思考和认知,跟着老师是一个互动练习,就会占据了主动性。而怎么预习,是要家长来指导的。家长如何指导呢,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识字,对话,一起玩等。 教孩子说话,总是在情景中,是为了讲的标准,说的及时。错过了时间,再说的话,就不容易记住,用起来也没感觉。所以,感觉来源于环境。当孩子跟家长,互动及时的话,家长就不会厌烦。当感觉到了快乐的事情,然后笑出来,别人就不会厌倦笑容。当在学习中,抓住了时机,完成了消化和巩固,孩子就不会厌倦学习。有时候,孩子对作业拖拉;其实,在是等待感觉的到来,或压缩计划的空间,在短时间内,会紧张地去完成。在复习中,没有充分地思考;记忆了课本上的只言片语,思考贯穿不起来,就要反复记忆。 在家庭教育中,需要做的有很多。比如,在孩子学习上,家长真的是要帮孩子解决问题吗?家长要培养的是,孩子对待问题的思考能力。而不是等着别人,帮自己去开拓道路。为了避免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家长会选择和孩子一起下棋。参与游戏,就能了解到孩子的思考方向。在做事上,该朝哪个方面锻炼。面对课本,家长有时候会感觉陌生,这才是教育的开始。如果家长呈现自己什么都懂,就一种高高在上,让孩子缺乏努力钻研的感觉。陪伴是一种力量,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在环境中,找到自己该做什么,如何交流。家长是一棵大树,是风向标,更是榜样。孩子想看的是,家长怎么面对问题,去解决的过程,是想学。 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就是父母的责任。要了解责任之重,不能推卸给外在培训。没有内在的原则,外在的东西,总是站不稳脚跟的。学习为什么总是催呢,家长看到的是完成任务,是为了孩子能进步。家长催孩子,孩子催谁呢?到了家里,父母需要腾出一点时间,去了解孩子所学的知识。这样,才能更有助于教育。有家长说,孩子阅读理解总是出错,是什么原因呢?阅读了,但是理解不了,或理解方向错了。为什么会没思路呢?当在阅读情景中,找不到角色,判断就会有偏差。言之有物,行之有恒。坚持下去,多读几次;精力就会专注其中,方法就会逐渐端正了。

    本帖有0条评论

快问
  • 2018-12-17 09:54:00 培育聪明宝宝有什么秘诀吗?如何正确看待宝宝大脑发育与行为的联系?

    妈妈想要培育聪明宝宝,首先要知道,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智力发育也有一定的规律,大脑发育得更好,孩子的行为表现更佳。因此,对于不同的孩子,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兴趣、能力、性格也都不同。妈妈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实施不同的教育和引导,而且家长不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在孩子身上;另一方面,要注意保证宝宝大脑发育所需的营养,饮食上要全面均衡,补充国际权威优量DHA,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 2018-09-07 15:49:00 社会太复杂,新闻老报道孩子被拐,应该让孩子还是少点社交更安全吗?

    很多教育专家认为,社交缺失与社交能力弱化的根源在于幼儿阶段社交教育的缺失,孩子社交能力缺失有孩子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原因。 (1)遗传因素。孩子社交能力的缺失,有一部分是由于遗传心理特征造成的。直系亲属中有社交恐惧症的,孩子患社交恐惧症的概率比直系亲属中无社交恐惧症的高10倍之多。 (2)家庭因素。家庭是造成孩子社交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中国社会普遍是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幼儿缺少伙伴,习惯于在封闭个体空间活动,造成了孩子社交能力低下。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面对激烈的学业和生存竞争,家长们对学龄前儿童偏重于文化知识的教育,社交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略。 (3)幼儿园因素。一方面,有些幼儿园的授课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幼儿的自我表现和群体性表现机会减少,社交能力得不到锻炼。另一方面,教育环境基本以园内为主,无法提高幼儿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阻碍了社交能力的提升。 (4)社会因素。针对孩子的社会保护机制尚未完善,家长对于周围环境的不信任。比如,幼儿在社交交往中走丢或者是遭遇拐卖的风险较大,造成父母只能减少或禁止幼儿社交活动来回避风险。

  • 2017-12-03 11:18:00 医生,口吃是可以预防的吗?要怎样预防?

    幼儿刚开始学习说话时,口齿不清,字音重复是正常现象,有的家长却过早地强迫孩子要口齿清晰,言语流利,这样容易使孩子心理负担过大,一说话就怕不流利,结果真的成了口吃。要预防孩子口吃,家长首先要教育孩子不要模仿他人口吃;家长在孩子学语阶段也必须避免急躁。

  • 2017-12-01 09:47:00 听说,有的小孩学大人口吃,结果也口吃,真有这样的原因?

    要预防孩子口吃,家长首先要教育孩子不要模仿他人口吃;家长在孩子学语阶段也必须避免急躁。幼儿刚开始学习说话时,口齿不清,字音重复是正常现象,有的家长却过早地强迫孩子要口齿清晰,言语流利,这样容易使孩子心理负担过大,一说话就怕不流利,结果真的成了口吃。

  • 2017-12-01 09:20:00 医生,对口吃要怎样预防?

    要预防孩子口吃,家长首先要教育孩子不要模仿他人口吃;家长在孩子学语阶段也必须避免急躁。

百科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