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2018-01-07 22:30:23 幼儿情绪管理绘本 6本

    《做不哭闹好孩子》幼儿情绪管理绘本6本,幼儿情绪与行为管理好帮手,妈妈再也不担心宝宝哭哭闹闹。跟宝宝一起阅读这套书吧,书中温婉的话语和温馨的画面能够轻柔地抚慰宝宝幼小的心灵,帮助宝宝解决恼人的情绪问题,还宝宝一张灿烂的笑脸。

  • 2017-07-10 16:05:57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看得见的情绪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情绪温度计,请小朋友自己玩一玩。在10度以下是悲伤的情绪,在10-30度之间是高兴的情绪,在30-50度之间是兴奋的情绪。你玩到什么情绪,你就说一说你在什么时候是这种情绪。

  • 2017-04-18 10:34:06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情绪变变变

    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另一方面,第二学期的小班幼儿已能简单的辨别积极情绪和不良情绪对自己带来的不同感受,因此,在小班让幼儿体验不同的情绪并进行情绪自我调节的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 2016-08-19 11:17:25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情绪变变变

    哭宝宝变成笑宝宝。(幼儿互相交流及与表演者的交流,教师及时记录方法,让幼儿产生自信心,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汇总图使幼儿的经验汇总、归类,并可以时刻提醒幼儿,具有长期性。)

  • 2015-04-07 10:58:39 幼儿园观察记录: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解决同伴争执,培养幼儿化解冲突的技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幼儿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诺诺小朋友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语言表达与动作能力不同步。

论坛
  • 2022-01-14 17:12:54 恩佳迪优宝宝想要变聪明,大多数妈妈都会从这个方面入手!

    关于宝宝发育吃什么,相信不同的妈妈,都有着各自的“营养秘籍”,但是要提到宝宝怎么变聪明,多数宝妈都会选择DHA。 今天我们就来给宝妈好好讲讲,那些关于DHA的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说法一:给宝宝补DHA是“智商税”? 不对,真相是人体生命各阶段都需要 DHA,而孕妇与婴幼儿是DHA补充的重点人群。 DHA是人体大脑皮层和视网膜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和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的主要成分,对于宝宝的脑部和视力发育非常重要。 DHA 的营养需求贯穿我们整个生命周期,中国营养学会与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对孕妇、婴幼儿、儿童、成人以及中老年人都推荐每日补充一定量的 DHA 来维持人体健康。 对胎儿来说,DHA可以促进大脑、视网膜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认知能力,降低日后患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儿童和成人则需要 DHA 来维持大脑和眼睛的正常功能。 补充 DHA 可以改善睡眠质量、预防情绪不良、调节炎症、提高免疫力等,对人体生命各阶段具有广泛的健康效益。 误区二:补充 DHA 会加重肝脏负担? 不对。肝脏是处理脂肪的“大工厂”,虽然 Omega-3(DHA、EPA)也是脂肪酸,但它有助于调节血脂和胆固醇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脏处理脂肪的负担。适量摄入对肝脏没有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DHA的每日推荐摄入量: 2岁内:100mg左右 2~4岁:100~150mg 4~6岁:150~200mg 6~10岁:200~250mg 孕妇及乳母:不低于200mg 成年人:EPA+DHA每天可接受的摄入量范围为250-2000mg 但需要强调的是,DHA并非给宝宝补?得 ?越多越好。一旦DHA过量补充,超过机体所需,额外部分就会被当作脂肪消耗掉。也就是说,多补的那些DHA,在一定程度上比起变聪明,更可能会让宝宝变胖。 误区三:吃鱼肝油也可以补充 DHA? 不对。真相是鱼肝油≠鱼油,不含DHA。鱼肝油是从鱼的肝脏中提取营养成分制成的,含有较高浓度的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常用于防治夜盲症、佝偻病等。 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 都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摄入过量会在体内蓄积,无法顺利排出体外,且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分别为 3 毫克和 0.05 毫克。若是误将鱼肝油当成 DHA 补充剂,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引起慢性中毒。 误区四:多吃坚果能补足DHA 不对。真相是坚果的DHA转化率低,且脂肪含量高。虽然坚果中的α-亚麻酸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 DHA ,但有研究证明这种转化效率极低。 而且坚果的总脂肪含量高,膳食指南的每日推荐量只有10-15克。多吃坚果,DHA 不但没补够,反而可能导致总脂肪摄入量超标。 误区五:鱼油和藻油都适合宝宝 不对。真相是藻油DHA纯度高,且几乎不含对宝宝无用的成分EPA,更适合宝宝。 鱼油DHA含量与鱼的种类、季节及地理位置等有关,存在不稳定性,而且鱼油DHA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有腥味,海洋重金属等污染也会影响到鱼油DHA的品质。 藻油提取自海洋微藻,深海藻类处于食物链底层,未经食物链传递,免除了很多捕食过程中的污染,其DHA纯度高,且更纯净,更适合宝宝!

    本帖有0条评论

  • 2021-11-23 17:19:44 巧妙预防宝宝便秘的方法,你知道吗?

    宝宝大便干燥,排便时费力哭闹,次数较以前明显减少,有时 2-3天甚至6—7天排便一次,即为便秘。如果宝宝2-3天才排便一次,但能轻轻松松地排出一般硬度的粪便,而宝宝本身情绪、精神状态都很好,父母就不必担心,这不算是便秘,而是老话儿说的”攒肚子”,是属正常现象。反之,宝宝即使每天都排便,可排出的便如果又干又少,同时食欲不佳、腹胀,也可认定是 便秘 。 一、宝宝便秘的 9大常见原因 1、挑食或者偏食 有的宝宝吃肉太多,吃蔬菜和水果太少,造成饮食结构中蛋白质过多而膳食纤维含量太少。蛋白质成分多易使大便呈碱性.易干燥;植物纤维素含量太少,大便难以松软.且肠道缺乏刺激、蠕动不足,不易产生便意。有的宝宝喜欢吃干食,饮水太少,肠道刺激不足,不够润滑,也易发生便秘。 2、食物过于精细 许多宝宝的食品都由精细粮食加工而成,缺少粗纤维,对肠壁刺激不够,长期吃这些食品容易导致便秘。 3、喝水太少 水是最好的通便剂,如果喝水太少肠道内就会水分不足、不够润滑,导致大便干燥。 4、宝宝进食太少 有的宝宝进食量过少,食品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后.剩下的食物残渣少,在结肠内产生不了多大压力,所以不会有便意 。 5、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妈妈没有帮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的条件反射没有形成,导致肠管肌肉松弛无力,引起便秘。 6、经常抑制便意 有的宝宝平时排便不规律.虽然出现便意,但常常由于贪玩或者因为没有熟悉的如厕环境而有意识地抑制。这样时间长了,就会使肠道的排便反射敏感度降低,大便堆积于肠内,使更多的水分被吸收,大便变得干燥而不易排出。 7、惧怕排便加重便秘 有的宝宝发生便秘以后,干硬的大便让肛门在排便时产生疼痛,由此惧怕排便,造成本就干硬的粪便更加干燥,加重便秘。 8、运动量少 有的宝宝(尤其是胖宝宝)平时不爱运动,长期缺乏有效运动会使腹肌无力,肠蠕动降低,这样也会导致便秘。 9、精神因素的影响 如果宝宝受到突然的精神刺激,或者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也可能出现暂时的便秘。另外,如有便秘家族史,也容易造成宝宝便秘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有关。 二、如何正确预防宝宝便秘? ① 补充适量水 分 根据天气变化,父母应监督孩子每天补充适量的水分,润肠通便。因为如果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缺少水分的粪便就变得非常干硬,小家伙排泄时就会肛门生疼,进而害怕排便。 ② 多吃新鲜果蔬 便秘的孩子平时可以多进食一些水果、蔬菜、粗粮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苹果、胡萝卜、柑橘、麦麸、玉米等。此外,必要时可补充益生菌等来促进排便。恬橙特别添加四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四维起效 ,促进益生菌增生, 有效缓解和改善婴幼儿便秘,从根本上阻断便秘的形成。 ③ 选择少食多餐 虽然孩子的胃容量小,每次吃不了太多食物,但其精力旺盛,活动量大,几乎每 3~4小时就需要补充饮食。 所以,孩子的饮食应坚持少量多餐,家长可以把孩子每日所需的营养,分成三顿正餐和两顿副餐来供给。 ④坚持睡前按摩 家长也可在孩子临睡前,以其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其腹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肠蠕动,还有助于其入眠。 ⑤增加活动量 治疗便秘应针对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如果孩子不爱运动,家长可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培养劳动习惯,每日保持至少 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

    本帖有0条评论

  • 2021-11-22 16:15:59 微白金益生菌:人体“免疫制造总厂”,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益生菌与人体健康 1、提到益生菌,首先想到的是调理胃肠道,如便秘、腹泻、消化不良、腹胀等等。 2、但很少有人知道,益生菌通过调理胃肠道菌群平衡,影响全身健康。 3、2015年以后,对益生菌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现人体的早衰、癌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冠心病、脑栓塞、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还有一直病因不太明了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孤独症,失眠多梦、抑郁症等病,都与益生菌减少密切相关 。 4、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很多人40岁后,体质越来越虚,可体重越来越大 一、益生菌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益生菌与肠道的关系:肠道有益菌群不是孤立的结构,它与人体形成共生关系,是肠道的共生器官。 人体99%营养通过胃肠补给——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加油站 人体80%的毒素是通过胃肠排出——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排污厂 人体70%的免疫通过胃肠合成激活——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肠道菌种:肠道内存在大约1000多种、100万亿个细菌,主要是有三大类: 有益菌(益生菌):占75%以上——是人体的朋友,主要是各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 有害菌不足15%——是人体敌人,会引起人体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 中性菌占10%——大肠杆菌、肠球菌、白色念珠菌、酵母菌、幽门螺杆菌等、 二、益生菌怎样促进肠道 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 1、 合成各种消化酶 肠道的消化吸收的各种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肽酶)只有一半来自胃肠本身和肝脏胰腺,另外50%以上的消化酶是肠道益生菌合成的,就是说益生菌影响肠道一半消化吸收功能。如果没有益生菌的参与,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是不可能完成的。 2、益生菌能合成多种人体重要的维生素 益生菌能合成人体所需的130多种维生素,主要是B族K族维生素,好多是食物中没有,而身体自身无法合成的,只有益生菌能够合成,合成多种非常重要的维生素,如维生素K2,就K2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由益生菌产生维生素。 维生素K2是钙通过肠道到血液进入骨质的唯一的辅助因子,如果没有K2,吃进去的钙不但不能进入骨质,还会在血液中形成结石,如到肾脏形成肾结石,到肝脏胆囊形成肝胆结石,所以没有K2,补钙越多反而有害。------绝经期后妇女、老年人整天补钙,还是缺钙,腿抽筋,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颈肩腰腿疼,实际上是由于益生菌缺乏造成的 (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颈肩腰腿疼的关系) 3、微量元素的吸收: 益生菌有的络合作用,它益生菌能络合很多人体必须的稀有的微量元素——如硒、钙、锌、铁、磷等,络合这些微量元素后,使其容易被肠道吸收,被身体利用。 4、促进合成多种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 激素的分泌极微量,为毫微克(十亿分之一克),但其调节作用极明显。激素作用甚广,但不参加具体的代谢过程,只调节代谢及生理过程的进行速度和方向(释放和抑制),以适应各种机体变化。) 肠道本身是一个激素器官,很多激素是肠道产生的,胃肠激素非常丰富,如脑肠肽,是大脑和及植物神经(情绪调控、内脏功能)生长发育和智力的重要激素,脑肠肽缺乏,会影响大脑神经正常的发育,出现失眠健忘、烦躁多梦、记忆减退、智力下降等。 1、免疫力是什么 免疫力通俗的讲就是人体的生命力,中医叫元气 人体的免疫力分为非特异性的免疫和特异性的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固有免疫,也叫天然免疫,顾名思义,是天生的胎里带来的——皮肤、粘膜、血脑、胎盘等天然屏障;各种免疫固有细胞、淋巴、白细胞、单核细胞、杀伤细胞、B细胞、抗体等等 特异性免疫——也叫获得性免疫(感染接触各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接种疫苗),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1)免疫预防: 指机体抵抗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它异物的功能。免疫预防功能发生异常可引起疾病,如反应过高可出现超敏反应;反应过低可导致免疫缺陷病。 (2)免疫稳定: 指机体清除损伤或衰老的细胞,维持其生理平衡的功能。免疫稳定功能失调可导致自身免疫病。 (3)免疫监视: 指机体识别和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防止发生肿瘤的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易患恶性肿瘤。 2、益生菌是怎样提高免疫力的 (1)构筑人体免疫第一关,益生菌粘附在肠黏膜表面,形成菌膜屏障,大量益生菌,挤占致病菌,竞争性定殖肠粘膜表面,使有害菌(寡不敌众)失去地盘(根基)而无法生存。 (2)促进肠道固有免疫细胞成熟繁殖 肠道黏膜与生俱来存在大量的免疫固有细胞,这些肠道固有细胞必须在益生菌刺激下才能成熟繁殖,分化成身体不同器官组织需要成熟免疫细胞——如到肝脏叫枯否细胞,大脑就胶质细胞,皮肤叫郎格罕细胞,发挥免疫抗病作用。 (3)刺激成熟免疫细胞分泌抗体,益生菌本身就是抗原(免疫原),进入肠道后会刺激肠道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的抗体,如果身体组织发生病变或有外来病原微生物侵害,抗体就会第一时间与之结合,会调动全身免疫稳定和杀伤系统,清除这些衰老病变和突变组织(肿瘤细胞)和外来病原微生物 四、为什么要补充益生菌? 1)婴幼儿非母乳生育喂养、剖腹产方式,晚婚晚育,非母乳喂养 2)不良的生活习惯: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大,压力对肠道菌群的杀伤是致命的, 3)食物空气污染:食品添加剂、吸烟、酗酒、空气、水污染、化肥农药使用, 4)药物:抗生素的普及和滥用,放化疗,会杀死益生菌。 5)益生元摄入不足:偏食、食物精细、水果蔬菜少等等 6)疾病,如癌症,胃肠道疾病,各种慢性病,会消耗过多的益生菌 7)年龄增大,身体机能衰退,肠道有益菌自然减少 五、你的肠道益生菌还剩下多少: 自然状况下,二十岁剩80%,三十岁还剩62%、四十岁剩40%、五十岁剩20%、六十岁还剩10%,如果伴有疾病,会消耗更多的益生菌,比例会相应减少,所以,正常情况下,40岁以后,不论健康与否,请适当补充益生菌! 康得宝复合乳酸菌发酵饮品,是纯天然发酵浓缩型原液,含有抗肠道感染,减轻便秘,腹胀、腹泻,改善胃溃疡,调节胃肠道功能以及有效去除胆固醇和自由基等功能性强的专利菌株,同时复合了具有肠道有益菌增殖和强化免疫力等作用的益生元,每毫升活菌含量高达100亿,是市面上普通益生菌饮料的100倍。

    本帖有0条评论

快问
  • 2019-10-17 20:50:53 宝宝2岁,比较内向。我要怎么引导孩子呢?希望可以回复下我。

    首先,要明白TA不是内向,而只是慢热。 性格没有好坏,但很多人一谈到“内向”,还是潜意识把它当成一个“负面”的标签,总觉得内向容易吃亏;也会让父母觉得,孩子的性格定型了。 而“慢热”是脾性里的某个特征,是有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前“热身”的。思路转变影响了我看待小D很多慢热行为的角度。以前我第一反应是“她内向,很害羞”,其实是在给她贴标签;但现在我会告诉自己,“嗯,她比较慢热,看看我有什么方式带着她热身一下”。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孩子的性格,而是教会孩子一些方法,让她可以疏导紧张焦虑的局促情绪。 其次,要帮慢热孩子做好热身,这是成功社交的中心思想。 “无条件接纳”是让慢热孩子尽快热身的最重要的基础。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打着帮助的旗帜,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比如“你看TA在唱歌,你也唱啊”。这不是帮助,而是伤害。因此,要时刻记住,“无条件接纳”,我爱我的孩子,爱她本来的样子,这份坚定的爱不会因为他人的评价、参照物的改变而改变。 第三,双管齐下之一,提前给予通知。 慢热型的孩子需要有全局观,要了解清楚新的事物和环境后,才行动。基于这个特点,提前给予通知,提前告诉他们接下来要发生什么,有什么变化,会遇到谁,可以让他们有一种掌控感,就会减少焦虑,更加容易融入。比如小D去幼儿园,我给幼儿园的各个场景拍照,做成一本书。每天拿出来和她回顾在幼儿园做了什么,帮她熟悉新环境。 第四,创造机会让孩子体会与人相处是舒服的。 对于慢热的孩子需要让他们多多体验“和其他人在一起也挺舒服”的感受。因此,有意识地多在自己家里邀请朋友、小孩子一起玩。 新环境加上陌生的人,这两个因素都是新的,慢热的孩子接受程度就会更加困难。因此,帮助他们降低“难度”,先从自己舒服的环境里去接触他们不是那么熟悉的人,会有助于他们热身。这整个过程一定是尽量保证整个经历都是正向的,孩子是舒服的。

  • 2018-08-28 15:42:00 宝宝有内伤的话容易看出来吗?如何更好地向宝宝询问身体的不适?

    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自述了解他在幼儿园里的一些身体变化。孩子有内伤不容易被察觉。可以进一步看看孩子的性格情绪,按他身体的时候反应怎样,同时问问孩子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如果是大一点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可以多询问一些细节。通常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描述得比较清楚。

  • 2018-08-06 12:47:00 吃什么可促进语言能力发育?哪些因素会影响宝宝语言发展能力??

    家庭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教养方式、沟通策略、与婴幼儿会话过程中的情绪状态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等,都会对婴幼儿的语言发展造成影响。婴幼儿语言发育与其遗传、大脑机制、家庭环境和教育、营养摄入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影响语言获得的先天因素。遗传基础在行为表达中主要起主导作用,一个人语言能力的最终形成和后天环境因素息息相关。人的语言控制中枢存在于大脑左半球。婴幼儿期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期,也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合理的喂养能更好地促进语言发展,如DHA、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 2016-11-17 11:21:00 十岁多了不长个儿,吃饭一般怎么办?孩子很瘦。

    给宝宝用的碗筷等器皿要用卡通的,让宝宝对吃饭感兴趣,变换花样尽可能做到色、香、味、美齐全多吃蔬菜。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生冷食物,尤其不要空着肚子吃生冷食物,否则会刺激胃,长久下去会影响食欲,造成胃肠疾病。不要吃过于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要培养定时进餐及良好的进餐习惯。培养幼儿独立进餐,让孩子自己吃,吃前要洗手、可根据不同年龄提不同的要求。在宝宝吃饭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宝宝多点鼓励。父母要营造良好地、愉快的就餐环境。不论谁做的饭菜,都要说真好吃,不要挑食,不要谈论与吃饭无关的事。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进餐情绪。

  • 2016-11-17 10:28:00 请问孩子不长个儿,吃饭少怎么办?很着急!

    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生冷食物,尤其不要空着肚子吃生冷食物,否则会刺激胃,长久下去会影响食欲,造成胃肠疾病。不要吃过于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要培养定时进餐及良好的进餐习惯。培养幼儿独立进餐,让孩子自己吃,吃前要洗手、可根据不同年龄提不同的要求。在宝宝吃饭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宝宝多点鼓励。父母要营造良好地、愉快的就餐环境。不论谁做的饭菜,都要说真好吃,不要挑食,不要谈论与吃饭无关的事。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进餐情绪。给宝宝用的碗筷等器皿要用卡通的,让宝宝对吃饭感兴趣,变换花样尽可能做到色、香、味、美齐全多吃蔬菜。

百科
  • 2021-10-19 18:06:26 【焦虑症】焦虑症的表现症状_焦虑症能彻底治好吗

    焦虑症是现在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表现在情绪体验方面。目前来说,焦虑症会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考前焦虑、宝宝上幼儿园时的分离焦虑等,患有焦虑症的人在行为和心理上有过度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失眠、出汗等症状,

  • 2021-05-13 10:45:03 1-3岁早教要点与注意事项_幼儿教育_宝宝早教

    1—3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1—3岁早教的重点是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感官等七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爸妈要采取鼓励性学习,创造快乐环境,开发宝宝本身已有的潜能。

  • 2016-06-07 21:08:41 【叛逆期】孩子叛逆的心理原因_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叛逆期有3个,跟别是学步期(2-3岁)、幼儿期(6-8岁)以及青春期(12-18岁)。在面对孩子叛逆期时,家长一定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如果孩子确实毫无原因地产生抵抗行为,不要因为觉得烦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 2016-03-25 18:35:58 【自闭症儿童】什么是自闭症_儿童自闭症

    自闭症是因脑部功能异常而引致的一种发展障碍,通常在幼儿3岁前出现。自闭症常伴随有智障、癫痫、过度活跃、退缩及闹情绪等问题。患有自闭症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三大障碍:人际关系、语言表达及行为障碍。

  • 2015-03-10 17:57:41 【幼儿贫血】小孩贫血吃什么好_幼儿贫血的表现

    幼儿贫血会出现心跳过快、呼吸加速、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等症状。如果宝宝贫血,家长们可通过食补给宝宝补血,如多吃胡萝卜、龙眼肉、面筋和菠菜等食物。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