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2009-09-02 17:12:15 双胞胎考进清华的教育秘诀

    有人教育一个小孩都显得力不从心,经常抱怨时间不够,精力不足;而有的人却教育两个小孩,或者更多的小孩仍然有心有力,轻松自在,效果傲人。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才能育出傲人的小孩呢?

  • 2017-07-03 15:25:10 双胞胎起名:双胞胎宝宝起名字母 精选好听名

    合家欢 可给双胞胎宝宝起名为余合庆、余家庆,余欢庆。风华正茂 可给双胞胎宝宝起名为方清风、方清华、方清正、方清茂。志高毅杰 可给双胞胎宝宝起名为孙一志、孙一高、孙一毅、孙一杰。

论坛
  • 2020-05-25 09:46:11 智佳贝乐育儿:告诉孩子:能吃这四种苦,你也可以上清华!

    告诉孩子:能吃这四种苦,你也可以上清华! 说起清华,很多同学都很向往,有的同学甚至不敢想。有的同学则吃不到葡萄嫌说葡萄酸。也有同学可能会说,能考上清华的都智力超群。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都是因为吃得了各种苦,才成人上人。 还记得清华大学晒出的 # 清华学生的计划表 # 吗? 凌晨 1 点睡觉,清晨 6 点起床, 6 点 40 开始学习,晚上 9 点到凌晨 1 点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清华大学官微写到:这样学习,想不当学霸都难! 还有清华毕业生和在校生的笔记、作业、计划等,字迹工整、思路清晰,这样的学生怎能不优秀!网友表示, “果然,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有句话说得好:成功从来都不是传奇的一跃而上,而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嘴上说努力的人很多,真正把努力坚持到底的人少之又少。我们羡慕的那些人,然而他们所得的,往往就是他们应得的,如果你没有得到, 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还没有做到位。哪一个学霸,不是吃着苦死撑出来的,他们吃尽的这些苦,你能承受哪些? 第一苦:禁得住诱惑,争分夺秒狂刷题 考入清华的双胞胎姐妹说:上了高中,一天差不多学到了 13 个小时。甚至连假期也是如此。这根弦,一绷就是三年。与分数相比,电视、电脑、手机、 iPad 对我们全都没有诱惑力。 一位高考状元说:高中的时候,到校后,立刻从书包里拿出书来,开始一天的学习。除了上厕所和跑操,基本不会离开自己的凳子。对我而言,一天只有四节课,上午、下午、晚自习和回家后的自习。只要市场上能买到的习题集我都做过。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说过: “天才就是勤奋。” 大家如果在上课期间去清华参观,就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骑车如飞,走路也是小跑。因为早进教室,就可以比别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一道题。清华学子每年做的题甚至比高三的时候还要多。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放弃任何诱惑。就算在大年三十,清华的自习教室也会人满为患。 用一位美国教授的话说: “ Students of Tsinghua , no Saturday , no Sunday , no holiday !”就是这种精神铸造了清华的神话。 第二苦:顶得住压力,练就超级学习能力 清华大学教授许纪敏先生说: “清华的人才怎么培养出来的?是压出来的!”清华学子回忆说:清华的老师在上完一节两小时的课程后,便给学生留下了一次课程设计,说做不出来的就是挂科。而挂科到一定数量就要被退学处理。结果,两周时间,学生们就从入门菜鸟成为了可以自主设计的大神。要知道,在别的大学这门课是要学一个学期的! 清华学子说:相比之下,初高中的学生实在太幸福了,老师会在考试前帮学生整理题目、常考考点;会早早起床,督促学生上早自习;某一科出现下滑,老师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寻因、补习。但有些同学依然寻找借口,不愿意给自己太大压力。殊不知,巨大的压力带来的是挑战,更是成长。 第三苦:强制锻炼,长跑练就好身体 体育锻炼的风气贯穿了清华的百年历史。清华的口号是 “为祖国健康工作 50 年”。所以清华的体育课要求很高、很严格,每年要测 3000 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推研资格。每年 8 月底 9 月初的一个午夜,清华大学新生军训都要上演 20 公里拉练。这拉练的距离之长在各大高校的军训中很少见。 一位清华的学生说:我们刚上大学的时候身体非常差,学习很容易累。现在,我们班今年有 20 个人报名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全国报名的大学生只有 5000 人,清华就有 3000 人)。 第四苦:志做苦行僧,练就安身立命之本 初高中阶段的感情是非常美好的,那种感觉很甜蜜,但太麻烦了 ———你得偷偷摸摸的,不能被老师和家长知道,最后只顾着烦了,什么甜蜜的感觉都没有了。就算是上了大学,清华的情侣们到了大四也基本都分手了,好多同学觉得学一点安身立命的本事比寻求那些短暂的甜蜜要有意义得多。于是,清华就有了“本科僧”“研究僧”的说法。正是这些过着苦行僧生活的学生使得清华的学风在世界上都有口皆碑。不过也有一句话,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想遇见优秀的人,那就先让自己优秀起来吧。 同学,你能为了你的目标高中吃多少苦?又能为了你的目标大学吃多少苦?你能受得了吗?又能坚持多久?

    本帖有0条评论

  • 2019-06-12 11:45:22 高考状元都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

    前几天,高三学子们经历了血战高考。 有很多宝宝,尚在襁褓中的时候,就开始高考倒计时了 高考的紧张情绪,从距离高考十几年前就开始了—— 我家附近有一个幼儿园、一间小学、两所中学、十八家补习班。每到放学时分,就能听到这样的亲子对话: “你学习是给我学的吗?我花那么多钱带你上课,给你送进好学校,考出来还是倒数的!这样你都学不好,怪谁呀?” 这位妈妈,太天真了,今天你骂娃成绩渣,长大以后他只会怪你基因差好吗? 考试分数是遗传决定的?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学霸随手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发了 5 篇论文,而学渣还在求不挂科。 都是同龄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某学霸,可以 15 门基础学科课满分,4 门 99 分,1 门 98 分。本科时期,就已经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取得两项科研专利,斯坦福大学教授甚至评价他说:“已经超出了至今我对斯坦福博士生的要求。” ——让我等凡人在感慨智商差距的时候,瑟瑟发抖。 学霸和凡人之间的差距,有多少是天生注定?真的存在“学霸基因”吗? 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进行的最新研究发现显示: 考试分数具有高遗传性 。 英国行为遗传学家罗伯特·普洛明,追踪分析了 13306 对年龄为 16 岁的双胞胎,结果发现:先天基因对英国中考成绩的影响占 60% ,后天的环境影响对英国中考成绩的影响占 30% 左右。 这个研究逻辑是酱样式的:同卵双胞胎 100% 的基因都相同,而异卵双胞胎则共享 50% 的基因。所以,如果整体来说在同一特定特征方面,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相似,那么两组之间的差异是源于基因,而非环境。 这个结果,可能会让不少父母崩溃。这难道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凡人和学霸的差距,有一半在上幼儿园之前就注定了?说好的“天道酬勤”呢? 其实,对于这个研究结果,科学界也争议性很大—— 美国弗吉尼亚州大学心理学家埃里克?特克亨默经过研究指出, 基因并不绝对决定孩子的智力水平, 特别是那些生长在贫困家庭的孩子, 改善生活环境对于提高他们的智商有不小的影响。 就好像把两颗同样的玉米种子分别种在不同的土壤里,玉米长出的高度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而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的研究显示:人们感觉好的家庭教育会培养出更聪明的孩子,但是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这些父母本来就是很聪明的,而他们的聪明才智遗传给了孩子。 种种研究都在说明一个问题: 遗传因素对智力和学习力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的大很多 。 教育究竟让孩子变成什么样? 既然如此,后天教育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优越的基因,只是一种潜能,是先天自带的优势,但是要想把这样的优势激发出来,把优势转化为能力,就需要后天的教育和环境。 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在某些方面有天生的“过人之处” 。比如:天生记忆力好,两三岁对数字、单词、古诗过目不忘;对颜色特别敏感,总是能画出“不一样的世界”;对新事物接受能力特别强,反应特别快…… 不合适的教育和引导会泯灭这些好的基因,合适的教育和后天训练,会最大化基因中的闪光点。 良好的教育环境、个性化学习方法和后天训练最后会让遗传显得越来越重要,更有用武之地。这就是好的教育带来的价值: 让孩子生来就有的优势,得到最大化的激发,变成可应用、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能力 。 对智力遗传性的研究,并不是让家长放弃对学渣宝宝的教育,一句“我家孩子不是学习的料”因此选择放弃。而是 为了在孩子不适应当下教育环境时及时干预,不让任何一个人在幼年就被社会抛弃 。 换句话说, 我们对基因和遗传了解更多,应该越有助于找到适合孩子能最优发展的环境和方法 。 当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分为两大流派: “后天教育”派 相信,后天教育和指导对孩子的成绩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愿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小培养孩子,早教班、课外班、学习辅导一个不落。 而 “快乐学习”派 认为,孩子还小,学习在于兴趣和探索,不应该让课外班破坏孩子的童年,过渡干预和过早教育反倒会伤害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会起到反效果。 两种教育理念,本质都在于最大化发掘孩子的潜能 ,只是切入的角度、选择的方法不同。而基因检测可以带给宝爸宝妈更科学、直接的答案: 遗传因素和后天教育环境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互相影响,相互激发。遗传因素决定了后天教育的天花板的高度,而教育和后天训练则让遗传因素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二者必须相辅相成才能成就一个成功的孩子。 退一万步来说,孩子未来的竞争对手,从来都不是那些起点就是他们奋斗终点的人,而是和他们起点一样的人 。 我们一路成长,一路拼搏,走到最后,终极对手从来都是我们自己啊。

    本帖有0条评论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