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2017-01-24 11:09:31 舒肤佳带你读懂父母唠叨背后的最大期望——健康

    2017新春伊始,全球领先的个人清洁护理品牌舒肤佳已在路上呵护万千家庭洗手吃饭,健康团年。继2015、2016年感动近亿中国人,2017年,舒肤佳号召大家听懂并回应父母唠叨背后的最大期望——健康。在我们心里,父母有三宝:催婚、唠叨、为你好。何时开始,与父母的通话变得很短;常用“嗯”或“好”回复父母的微信;把父母的朋友圈当做笑谈。然而,仔细琢磨,他们讲的最多的无非是“吃了么、早点睡、注意卫生”这些健康牵挂。

  • 2011-12-23 10:48:40 父母爱唠叨,孩子易逆反

    孩子最不喜欢父母唠叨,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心理不耐烦、反抗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超限效应”。

  • 2009-12-31 09:46:54 父母唠叨出的问题

    做父母的一心一意地为孩子着想,大事小情都为孩子安排得妥妥帖帖,惟恐因为自己的疏忽、不周和提醒不到而耽误了孩子。父母很累、很辛苦,但孩子却往往不领情。

  • 2009-12-31 09:41:19 父母不要老对孩子唠叨不休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那就是父母对孩子不断地叮嘱,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这种把嘴巴紧紧“叮”在孩子身上的情况,在家庭生活中特别普遍。

  • 2008-07-28 08:28:53 父母唠叨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如果做家长的总是唠唠叨叨,那就要改一改这个毛病了。因为,唠叨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并危害其身心健康。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家坦娅·沙特朗的研究显示,如果父母对儿子房间的卫生状况总是喋喋不休,唠叨个不停,孩子可能会反其道而行之,甚至想钻进猪窝里。

论坛
  • 2022-02-16 18:33:07 福州天童教育:孩子犯错了,用聪明的方法教育他

      孩子犯错了,如果不是原则性的大错,相信很多家长都希望不通过批评斥责甚至打骂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因为这样很容易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遇到孩子犯错,应该采取其他正确的教育方式。今天福州天童教育就给大家分享孩子做错事情以后,有哪些聪明的教育方法呢?   ①及时教育:每个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都会有迷茫犯错的时候,家长在发现问题后应当及时纠正和引导,而不是纵容宠溺,这才是给孩子真正的爱。   ②有效的沟通: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一直是解决孩子问题的最佳方式之一。孩子犯错了,可以跟孩子讲道理,但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大多只是协商、恳求、唠叨。我们会发现,和孩子沟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也不要轻易打孩子、骂孩子。孩子和成人一样,也需要自尊心。   ③鼓励孩子勇敢面对错误:孩子犯了错误,可能会产生逃避心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时候父母就要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错误,去承担责任,养成孩子的责任意识,这样以后孩子也不容易逃避自己的责任。   ④学会道歉:孩子犯错了,有时候不是之于父母,而是之于他人,这时候家长还需要带孩子去道歉。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了事情就一定得向别人道歉,这是原则,没得商量。   ⑤告诉孩子:我永远和你站在一起:有的孩子,犯错了会害怕,害怕家长不站在自己这一边。这时候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即使孩子犯错,也依然爱着孩子,会和孩子在一起,一起面对他犯错的结果,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批评推卸。   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成长:成长总是需要一个过程,有些错需要时间慢慢改正。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心急,耐心点给孩子发现错误并改正。   孩子犯错了,有时候是很好的教育机会,利用这一次错误,来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意识,以及勇敢面对错误的心态,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本帖有0条评论

  • 2021-12-01 15:33:47 奶奶用老鼠熬油治烫伤致孩子进ICU,生呗说一句偏方害人不过分吧

    “偏方治大病”纵横中国若干年,没见造福了多少人,制造了无数祸端倒是人尽皆知。这几日,民众对偏方的恐惧与愤怒被推到了顶峰。河南一位奶奶,因为迷信偏方,用老鼠熬油涂抹在孩子皮肤上治疗烫伤,最后导致感染,孩子进了重症监护室。 生呗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生呗的表弟,尚在襁褓之中,得了脑积水,他的爸爸妈妈不带他去看医生,而是找所谓的“仙人”来看,“仙人”每来看一次,表弟的病情就严重几分,我们外人看着焦急,然而无能为力。最终,表弟在痛苦中,终结了短暂的生命。而到最后,表弟的爸妈都不曾怀疑过“仙人”,反而把表弟的谢世归结为本就活不长。年幼的我第一次体会到胸膛被愤怒、愤恨、无力填满的滋味,自此我再也没有正眼敲过害死表弟的那对无知、冷漠的父母。他们不配做父母! 说回偏方,它们充斥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从受精卵,到胎儿,到襁褓,到幼童,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只要你愿意找寻,你总能在浩如烟海的偏方中找到针对此刻不适的治疗方法。 民间发明了多少偏方,就发明了多少疾病,为的是对号入座。 怀孕生产,是民间偏方的重灾区,一些月嫂以知道偏方为傲。你们听说过“去胎毒”吗?生呗孕晚期的时候,月子中心的月嫂就振振有词:一定要去胎毒。她还专门给我科普如何“去胎毒”,甚至因为我对之不以为然而痛心疾首,仿佛我错过了时代的末班车,就差指责我不是合格的母亲了。 幸亏我耳根没那么软,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所谓的“胎毒”就是宝宝出生以后皮肤容易出现皮炎、红斑、湿疹等,咦,宝宝皮肤出现皮炎湿疹,不就是皮肤问题而已嘛,至于上升到“毒”这个高度吗?而且有医德、负责任的医生都告诉你,“胎毒”毫无循证医学依据。 再说了,说“胎毒”,真的是对母亲的侮辱,有过孕育经验的姐妹知道,为了孕育健康的宝宝,我们都竭尽全力保持身体的健康、营养的均衡全面,小心到了连心情都要保持平和愉悦的程度。我们竭尽全力,你一个啥都不做、啥风险没担的人过来说我带着“胎肚赌”,我怕内心的洪荒之力、C语言真的是控制不住。 妈妈大多是明智的,可惜的是,一些孕妈为了少被唠叨,为了“合群”,为了家人的“殷殷期待”,不得不违背本心吃起“民间砖家”推荐的偏方:鹅蛋、玉米须、红枣、莲蓬、绿豆、小公鸡…… 这世界本没有“胎毒”,说的人多了……依然没有“胎毒”这回事!

    本帖有0条评论

  • 2021-11-24 10:59:50 袁咏仪的遗憾和忠告刷爆朋友圈,生呗:生二胎一定要趁早

    前一阵子《披荆斩棘的哥哥》热播,生呗狠狠被张智霖和袁咏仪的爱情虐了一波。 生呗一直以为,张智霖和袁咏仪没生二胎,是因为不想。 直到前两天,看到一段采访,才知道,不是不想,是要不到。 袁咏仪满含遗憾地说: “我一直很想多生一个小孩,但做不到,因为我年纪大了。 那时尝试生二胎,一直没成功,有很失望的时候。” 张智霖暖心地安慰她:“我们都努力过,这是缘分。” 袁咏仪是在35岁的时候生下儿子魔童,刚开始怕冷淡了儿子,所以没要二胎。 等魔童3岁了,袁咏仪决定要二胎了, 尽管她和张智霖积极备孕,尝试了好几年自然怀孕,都没有成功。 后来她接受人工受孕,那时已经40岁,忍受了不少痛苦后等来的,依旧是空。 所以她不止一次在节目中提到, 此生最大遗憾,就是没有多生一个。 虽然现在很多女性都不愿意生,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依然有一大群人,她们想要孩子,想生二胎,在经济条件满足之后,想生,然而身体又不允许。 这是一件略显残酷的事: 当你准备好要二胎时,老天爷不一定给你机会。 生二胎要趁早 高龄拼二胎,会遇到很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想怀怀不上。 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生育力下降,不孕症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想着,不行可以做试管,自己不是没有退路。其实, 试管并不能增加高龄怀孕的成功率 。 因为做试管的黄金期是25岁到34岁,一旦过了35岁,它的成功率也是逐渐下降的,和自然受孕一样。 韩国长寿综艺《超人回来了》里,山姆、威廉、本特利父子三人博得了很多中国粉丝的喜爱。可爱的孩子、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背后,是孕育的艰辛。为了生育威廉和本特利这两个试管婴儿,高龄妈妈宥美特别辛苦,每天打针,好不容易才怀上。 很多人看到生育那集都哭了,因为太难了。 这不是孤例,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朋友,年轻时一直拖着没要二胎。后来抽屉里攒了一叠叠厚厚的检查报告单,大半的收入都砸在里面。 腹腔镜手术也做了,等来的结果还是医生那句:很难怀孕。 第二个问题,妊娠并发症多,分娩并不比一胎时容易。 高龄孕妈,大多是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生呗曾看到孕妈分享:她生二胎时患了病理性妊娠期高血压。高度水肿,重度子痫前期,低蛋白血症高危妊娠入院。一胎顺产,急产阴道2度撕裂缝了6针都没哭的她,生二胎那一刻,害怕得哭了。 怕高血压脑出血要人照顾,怕孩子缺氧缺血性脑病导致意外。 万幸她和宝宝后来都没事,可生产前一刻,她连后事都已经交代了。 很多人误以为,一胎有经验了,二胎生起来会顺很多。 事实上,并不会, 二胎是否比一胎容易,真的因人而异 。 生呗有个朋友,一直抱着“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的想法,认为生二胎轻而易举。结果二胎宫缩痛反而比头胎来得更为猛烈。头胎是一阵一阵循序渐进,二胎每一次都很强烈,根本没有缓冲时间。 第三个问题,对妈妈的折耗太大了。 身边很多二胎妈妈,生完后常常后悔莫及地和我说:“早知道早点要了……” 因 为高龄拼二胎,无论是经气血,还是精力心力,都消耗太大了。 陶虹之前谈到37岁生下女儿后,瞬间老化,老花眼、头发白、长一脸斑。 孩子把所有可用的营养她都拿走了,你自己本来就不够。 还有39岁的陈意涵,怀二胎时被 嘲 暴瘦眼凸。 她自嘲地回复 网友:“营养被吸光了,哈哈。” 所以,要二胎这件事,妈妈们最好还是趁早想清楚、趁早要。 别觉得还年轻,还有时间。 拖着拖着,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可能就成了大问题。 生不生二胎 要考虑老大的感受 要不要二胎,不仅是夫妻两人的事,还是包括大宝在内,整个家庭的事。 问不问大宝意见,因家庭而异。 但决定要之前和生了之后,注意考虑老大的感受,非常有必要。 前段时间 ,周渝民因为放弃要二胎上热搜了。 原来他的大女儿性格敏感又脆弱,属于高敏感小孩。他要与妻子花费更多时间照顾5岁的大女儿。 “女儿一刻都不能离开人,需要我和太太一直关注。” 同为艺人的妻子自从孩子出生后就退隐,专心在家陪伴孩子。 周渝民为了女儿也大幅度减少工作,休息时间几乎全部都留给了女儿。 疫情这段时间,妻子照顾孩子生活,兼顾带孩子启蒙学习,而他则陪着孩子运动与游戏。 即便孩子当了老大,不管平时多懂事: 在希望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爱这件事上,他依然是个孩子。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扎心的视频。 哥哥在院子里照顾坐在婴儿车里的弟弟,转身去洗抹布时,弟弟想要跟着哥哥,于是身体向前倾,导致婴儿车失衡,带着弟弟摔下了台阶。 弟弟摔下后哇哇大哭,妈妈听到声音赶紧从屋里跑出来,对哥哥一顿猛批,并连忙把弟弟抱进了屋里。 哥哥低着头在后面跟着,那一幕,看得我心里无比心酸。 每一个懂事的大宝,背后都有我们做父母的察觉不到的委屈。 谢楠曾在《奇葩说》中分享,在有了小儿子吴老二后,老大吴所谓5岁的时候居然突然要吸奶嘴, 而这距他戒断奶嘴,已经过去3年多了。 他甚至还学弟弟在地板上爬行,只为像弟弟一样获得妈妈的关注和爱。 在决定要二胎之前和生了之后,我们都要记得提醒自己:千万别忽略了大宝的感受,他需要弟弟妹妹的陪伴,但他更需要爸爸妈妈的关注和爱。 而且父母处理得当,老大有了安全感,自己也会不自觉地去爱护老二。 像胡可的两个儿子安吉和小鱼儿,在胡可“端水大师”的教育下,哥俩就算有小矛盾,也总是相亲相爱。 大宝在得到足够的爱、关注、安全感后,自然有足够的爱去疼爱弟弟或妹妹。 老公要靠谱和给力 在要二胎这件事上,丈夫的陪伴和支持,尤为重要。 袁咏仪就曾非常感谢,在自己拼二胎那段时间:张智霖一直陪伴自己,特别配合。 老公,是妈妈们生二胎最大的底气。 最近,梅婷参加活动一张近照曝光,网友惊了: 这状态也太好了吧, 哪像46岁的妈妈? 而这得益于她有个非常靠谱的老公。 生下二胎第一年,每天晚上娃的哭声一响, 梅婷老公就第一时间爬起来,抱着又哄又冲奶,各种忙活。 家务全包、带娃全包,连梅婷自己都忍不住说:“我命特好是吧?” 其实梅婷生第一胎时,出现羊水回流,非常危险。 可即便一胎如此惊险,她41岁高龄依然敢拼二胎,可以想象 老公给了她多大的底气和安全感。 当有些男性抱怨老婆,迟迟不愿意要二胎时, 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给到老婆足够的底气。 每个幸福的二胎家庭,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队友积极承担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家庭责任,妈妈才有勇气和底气生二胎。 前两天,看到一个特别暖心的视频。 一位2岁小女孩,守在刚生完二胎的妈妈旁边,心疼地搂着妈妈的手,哭着说:“妈妈受伤了。” 这个视频让生呗彻底破防,这暖心的小棉袄,一定会是个好姐姐,而这个家庭也会是个幸福温馨的二胎家庭。 最后唠叨一句 要不要二胎,决定权在妈妈。 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和资格,逼妈妈们生二胎。 也希望妈妈们身边的爸爸们,能给予妈妈们坚定的陪伴、支持和分担。 爸爸的支持,不要停留在口头。

    本帖有0条评论

快问
  • 2014-08-09 14:30:02 患抽动症的宝宝心理治疗怎么做?

    患抽动症的宝宝心理治疗包括心理转移法、认知支持疗法、行为疗法。1)心理转移法:当儿童抽动发作时,不要强制其控制,最好采用转移法,如发现患儿抽动明显时,可让他帮你把报纸递过来或做些轻松的事。这样通过减轻由抽动带来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感,通过肢体的有目的活动而逐渐减轻和缓解抽动症状。 2)认知支持疗法:儿童常因挤眉弄眼等抽动症状而深感自卑,患儿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感到痛苦而不能自拔,如果此时父母还唠叨、过分限制、没玩没了地指责,犹如雪上加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破恶性循环,在心理医生指导下,父母与儿童一起分析病情,正确认识抽动症状的表现就象感冒发烧一样是一种病,并不是坏毛病,逐渐增强克服疾病的信心,消除自卑感。 3)行为疗法:行为相反训练,如对于发声抽动病儿可进行闭口、有节奏缓慢地做腹式深呼吸,从而减少抽动症状。另外还有自我监视和松弛训练疗法,但以相反习惯训练疗效最好。

  • 2014-08-09 12:13:02 小孩抽动症如何用心理治疗?

    小孩抽动症用心理治疗是防止疾病的复发和减少合并症的主要手段。 包括心理转移法、认知支持疗法、行为疗法。1)心理转移法:当儿童抽动发作时,不要强制其控制,最好采用转移法,如发现患儿抽动明显时,可让他帮你把报纸递过来或做些轻松的事。这样通过减轻由抽动带来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感,通过肢体的有目的活动而逐渐减轻和缓解抽动症状。 2)认知支持疗法:儿童常因挤眉弄眼等抽动症状而深感自卑,患儿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感到痛苦而不能自拔,如果此时父母还唠叨、过分限制、没玩没了地指责,犹如雪上加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破恶性循环,在心理医生指导下,父母与儿童一起分析病情,正确认识抽动症状的表现就象感冒发烧一样是一种病,并不是坏毛病,逐渐增强克服疾病的信心,消除自卑感。 3)行为疗法:行为相反训练,如对于发声抽动病儿可进行闭口、有节奏缓慢地做腹式深呼吸,从而减少抽动症状。另外还有自我监视和松弛训练疗法,但以相反习惯训练疗效最好。 除药物和心理治疗外,还应注意妥善安排日常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紧张疲劳,适当参加一定的体育和文娱活动,使其尽量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食物添加剂等可促使这类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包括

  • 2014-08-07 15:36:02 患抽动症的宝宝应该如何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抽动障碍治疗的重要环节,是防止疾病的复发和减少合并症的主要手段。 包括心理转移法、认知支持疗法、行为疗法。 1)心理转移法:当儿童抽动发作时,不要强制其控制,最好采用转移法,如发现患儿抽动明显时,可让他帮你把报纸递过来或做些轻松的事。这样通过减轻由抽动带来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感,通过肢体的有目的活动而逐渐减轻和缓解抽动症状。 2)认知支持疗法:儿童常因挤眉弄眼等抽动症状而深感自卑,患儿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感到痛苦而不能自拔,如果此时父母还唠叨、过分限制、没玩没了地指责,犹如雪上加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破恶性循环,在心理医生指导下,父母与儿童一起分析病情,正确认识抽动症状的表现就象感冒发烧一样是一种病,并不是坏毛病,逐渐增强克服疾病的信心,消除自卑感。 3)行为疗法:行为相反训练,如对于发声抽动病儿可进行闭口、有节奏缓慢地做腹式深呼吸,从而减少抽动症状。另外还有自我监视和松弛训练疗法,但以相反习惯训练疗效最好。 除药物和心理治疗外,还应注意妥善安排日常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紧张疲劳,适当参加一定的体育和文娱活动,使其尽量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食物添加剂等可促使这类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包括活动过度和学习困难。含咖啡因的饮料可加重抽动症状。为此,对这些儿童的食物应避免应用食物添加剂、人工色素、咖啡因和水杨酸等。

  • 2021-11-24 08:35:02 有没有靠谱的动态血糖仪啊?

    建议你可以了解一下鱼跃安耐糖动态血糖仪,个人感觉这款动态血糖仪就挺靠谱的,不仅可以24小时连续监测我们的血糖值,还能根据设定值提供血糖数值异常报警功能,对需要控糖的女生或者糖尿病患者都是很有帮助的。我给父母买的就是这款,相比之前每次都要电话唠叨他们控制血糖来说,有了鱼跃安耐糖这款动态血糖仪就简单多了。

  • 2020-02-12 13:15:01 孩子做作业拖沓问题该如何解决?

    1、给孩子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桌面要整洁,书桌整洁与否,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的心情。 2、学习期间禁用电子产品,包括电视机。 3、保持房间内安静无噪音,避免孩子注意力分散。 4、跟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有榜样可学。 5、合理规划学习时间,让孩子参与规划写作业的时间,而且要允许孩子自己安排写完作业后的时间 (如果担心孩子玩手机、家长可以提供几个可选的内容给孩子,比如,看课外书、听音乐、画画…) 如果孩子写完作业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者写完,家长还会继续安排学习内容。孩子就会在写作业时选择拖延时间。 6、练习书写的速度,每天进步一点点。 7、不唠叨、不埋怨,特别要避免提及孩子拖延,可以用正向的语言,如“相信你可以再加快点速度”… 8、关注写作业过程,检查作业完成质量,及时给反馈,反馈要客观具体。 9、准备一本中文,一本英文字典,遇到问题时,孩子学会使用工具,去找答案。尽量不用手机或电子产品查信息。10、为孩子设定提升效率的改进目标,并帮助孩子达成目标,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北京新东方小学全科教育老师建议,磨蹭是个不良学习习惯,也是生活习惯的体现。所以改习惯,要从日常生活上磨炼。想让孩子不磨蹭,父母切勿吼叫,和善而坚定的做些提示,重点是花点时间培养孩子,并坚持下去。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