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 2022-01-28 10:14:59 璐瑶妈妈:家庭教育觉醒,智慧教育代替知识教育

    人们往往把知识多当成有智慧,拼命地往自己的头脑里装知识,从而导致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是这样。璐瑶妈妈表示,智慧不取决于孩子头脑里面的“有”,而取决于他头脑里面的“空”。家长应该重视智慧教育胜过知识教育! 大脑犹如电脑的硬盘和内存,空闲的存储空间越大,它的运行速度就越快。当“空”的部分越多,运用知识的空间和能力就越大,教育孩子,给予他“有”,更保留他的“空”,不要把他填得太满,这样孩子的智慧才能有发挥的空间。 怎么能做到智慧教育呢?“要从理念上刷新固有的错误育儿观,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纠正错误的育儿行为。”璐瑶妈妈说。 1.不要把孩子当“人质”。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往往不可避免地把孩子变成了自己内在安全的要挟物:你必须是优秀的,你必须更全面发展,你必须更有能力,否则我怎么能安心?你是不是悄悄把孩子当“人质”了!一个好的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建立自信上来。我们的智慧妈妈们也有自己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比如这样的夸夸日记。 2.在家庭教育中,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才是在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就不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小孩。如果你发现在孩子教育上存在问题,解决的方式是:先看看自己的行为和状态,一定存在着造成孩子问题的根源,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之道。当自己没问题了,孩子的问题也自然就消失了。 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踏上这座桥,你会触碰到你自己。如果你在孩子的问题上存在着焦虑、担心,那说明自己的内心一定还深藏着恐惧、狭隘、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等问题。教育是一种自醒,就是你发自内心的自我剖析并逐渐清醒。如果家庭教育也有觉醒年代,那给孩子正确的爱,借着教育孩子在自己身上多下点儿功夫,就是“觉醒”的金钥匙。

    本帖有0条评论

  • 2021-03-24 14:45:58 小步在家早教育儿知识分享 讲绘本是门“技术活”

    很多家长都重视绘本阅读,但给孩子真正讲绘本的时候才发现,把一本薄薄的绘本书讲懂,真的太难了: 血汗钱买来的精美绘本,孩子看一眼就丢一边; 一本书都没几个字,拿到手上到底怎么讲? 宝宝听不了几句就跑开; 孩子撕书、咬书、扔书又该怎么办? …… 亲子阅读的路上有太多崩溃瞬间了,讲绘本真的是门技术活。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曾说:“图画书不是孩子用来读的书,而是请别人读,用耳朵接受语言的书。父母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念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 当然,讲绘本是有技巧的。我们可以用有趣的声音让绘本的内容更生动,通过扩充语句,让绘本故事更丰富。 比如给宝宝读《诺瑞捉迷藏》时,可以这样做: 封面:有一块黄白点棉布——这是小猫诺瑞用来蒙着眼睛用的。 第一页:翻开封面,小猫诺瑞和小蝴蝶莎莎在玩捉迷藏。诺瑞蒙上了眼睛,就是封面上的黄白点棉布,它与蝴蝶的花纹相同。 “莎莎在前面边飞边喊:嘻嘻,诺瑞,来抓我呀!”这一页上,小猫肚皮上是毛茸茸的材质,可以让宝宝摸一摸,感受这种质地。 翻页:诺瑞抓到了小绵羊,小蝴蝶莎莎说:“不对不对,这不是我,猜猜是谁?”此时,家长可以牵引宝宝的手,让他去摸一摸,他可以感受到小羊身上毛茸茸的感觉,家长还可以引导宝宝薅一薅羊毛,会有不一样的触觉体验。这种感觉会比小猫肚皮上的绒绒质地更好。 翻页:诺瑞继续追小蝴蝶莎莎,这次他抓到了小象,莎莎说:“不对不对,这不是我!是……”“呜——呜——呜!”是谁呢?是小象,家长可以引导宝宝继续摸一摸小象,会感知到小象身上糙糙的感觉。 翻页:诺瑞一直追,这次他抓到了母鸡,莎莎又说:“不对,不对,不对,这也不是我!是……”它又抓到了小鸡。母鸡、小鸡分别发出“咯咯哒,咯咯哒!”“叽叽叽,叽叽叽!”的叫声。家长再带宝宝摸一摸小鸡身上的羽毛,感受羽毛的质地。 翻页:这次诺瑞又抓到了小猪,小猪“呼噜噜,呼噜噜”。宝宝可以摸一摸,感受小猪身上软乎乎的皮。 最后一页:诺瑞特别棒!它全都猜对了,绵羊咩咩、小象呜呜、母鸡咯咯、小猪噜噜。不过,还是没抓到小蝴蝶莎莎!这一页,别忘了让宝宝摸一摸小蝴蝶的翅膀哦~翅膀上是一块薄薄的透明的纱布。 总结一下: 1)这是一本触觉体验的书,鼓励宝宝摸一摸、拍一拍、按一按,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在宝宝触摸的同时,家长可以进行语言的输入,在丰富宝宝感觉刺激的同时,也帮助宝宝进行了语言启蒙。 2)拟声词要读出趣味。妈妈们要很“戏精”,自己用一些象声、夸张的读法,发声法,让宝宝听到的声音丰富和饱满起来,会更加有吸引力。 3)可以省略。看《诺瑞捉迷藏》,诺瑞这个名字就很拗口,不妨直接改为小猫。 看到这儿,是不是觉得绘本阅读也没那么难啦? 给孩子讲绘本确实是门学问,绘本讲好了,孩子能收获很多东西。

    本帖有0条评论

  • 2020-10-26 15:04:15 3-12岁通识素质教育《小灯塔》 ,知识真的很丰富

    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科普教育视频,市面上几乎是没有对手可以匹敌。 画啦啦小灯塔—为3-12岁孩子提供通识类素质教育 让孩子掌握更全面的科学、艺术、人文等多方面关注孩子成长,帮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让孩子的学习更快乐,让孩子的视野更开阔。 画啦啦小灯塔教育原名叫小灯塔书院讲堂中间通识书院,如今更名叫小灯塔画啦啦,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孩子喜欢,家长省心。画啦啦小灯塔,为3-12岁孩子供给全面的科普和文史常识。小灯塔书院我的课现在参加了多个主题,让家长足不出户就可以很好教育孩子。 全国最大素质教育平台之一 国内外资本巨头青睐,获数亿美元融资 产品技术团队均来自腾讯系、阿里系 ? 老师主要来源于一流名牌大学,录用率低于2% ? 课程由中科院专家教授、国家地理网等权威机构进行指导 ? 不打广告的情况下,500万付费家长口碑相传,极力推荐 61个国家的孩子都爱学,多套课程销量超百万份 如果需要,请留下邮箱,我会一一回复

    本帖有0条评论

快问
  • 2018-09-07 15:49:00 社会太复杂,新闻老报道孩子被拐,应该让孩子还是少点社交更安全吗?

    很多教育专家认为,社交缺失与社交能力弱化的根源在于幼儿阶段社交教育的缺失,孩子社交能力缺失有孩子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原因。 (1)遗传因素。孩子社交能力的缺失,有一部分是由于遗传心理特征造成的。直系亲属中有社交恐惧症的,孩子患社交恐惧症的概率比直系亲属中无社交恐惧症的高10倍之多。 (2)家庭因素。家庭是造成孩子社交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中国社会普遍是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幼儿缺少伙伴,习惯于在封闭个体空间活动,造成了孩子社交能力低下。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面对激烈的学业和生存竞争,家长们对学龄前儿童偏重于文化知识的教育,社交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略。 (3)幼儿园因素。一方面,有些幼儿园的授课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幼儿的自我表现和群体性表现机会减少,社交能力得不到锻炼。另一方面,教育环境基本以园内为主,无法提高幼儿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阻碍了社交能力的提升。 (4)社会因素。针对孩子的社会保护机制尚未完善,家长对于周围环境的不信任。比如,幼儿在社交交往中走丢或者是遭遇拐卖的风险较大,造成父母只能减少或禁止幼儿社交活动来回避风险。

  • 2017-09-14 10:21:00 专家,宝宝出现乱扔东西的情况,有什么应对的措施?

    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有的家长大声制止孩子,并教育他这是不对的。但事实上,家长的训斥容易造成孩子不敢探索。家长此时千万不要训斥孩子,由于你的训斥,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使得孩子不敢再做这种体验。从心理学上看容易造成孩子恐惧胆小不敢去探索,丧失自信心,也减少了孩子获得知识的机会。

  • 2017-09-11 13:25:00 宝宝总是乱扔东西,难道还不敢教育教育?

    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有的家长大声制止孩子,并教育他这是不对的。但事实上,家长的训斥容易造成孩子不敢探索。家长此时千万不要训斥孩子,由于你的训斥,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使得孩子不敢再做这种体验。从心理学上看容易造成孩子恐惧胆小不敢去探索,丧失自信心,也减少了孩子获得知识的机会。

  • 2017-09-10 12:49:00 儿子现在7个月了,最近喜欢将玩具乱扔,他妈妈总会忍不住骂他,请问下可能会有什么不良影响吗?

    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有的家长大声制止孩子,并教育他这是不对的。但事实上,家长的训斥容易造成孩子不敢探索。家长此时千万不要训斥孩子,由于你的训斥,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使得孩子不敢再做这种体验。从心理学上看容易造成孩子恐惧胆小不敢去探索,丧失自信心,也减少了孩子获得知识的机会。

  • 2016-06-24 10:37:00 专家,,什么是旁观式教育?

    时下的一些教育现实让人很难看到旁观者的踪影,为有效的学习,不少家长把孩子应该自理的各种事务,统统包揽在自己身上;还有一些老师为了高分的目标,不惜让学生失去了许多必须亲身经历的过程,只是在用填鸭式的教育,让学生超前收获许多理论性的知识,让他们失去了一些自主进取、摸索、提高、完善这一系列艰难的历程,我想这就是我们孩子现在缺失的一种品格吧。所以我觉得旁观式教育能够更好的引导孩子自我的成长。

百科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