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2008-10-09 09:55:32 如何缓解孩子对父母的依恋

    宝宝入园之后,因和依恋对象分离会表现出以下症状:哭着入园,不让依恋对象离开,妈妈离开之后宝宝持续哭,不参加活动,不愿意吃午饭、睡觉,要一直守在门口等候父母来接;回家后大发脾气,不依不饶,不愿意和成人交流,和家长对抗等。每个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都会产生分离焦虑,只是焦虑表现的症状、焦虑的程度不同而已。如何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让宝宝在新的环境中产生安全感,顺利渡过这个亲子依恋的分离期是家长和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

  • 2022-09-16 12:21:34 如何缓解宝宝分离焦虑症

    宝宝分离焦虑症是宝宝在成长过程当中需要适应的一件事情,由于婴幼儿时期很多宝宝都非常喜欢依恋在妈妈的身边,而且在妈妈身边的时候会感到安全,所以很多时候和妈妈分开就会存在一些焦虑的现象,为了孩子以后更好的成长,和妈妈适当的分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就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进行缓解,那么如何缓解宝宝分离焦虑症?

  • 2017-09-11 14:08:12 同龄宝宝社交圈如何扩建

    宝宝综合智能提升,情感也变得更加细腻丰富。他对妈妈出现强烈的依恋情绪,对陌生人的排斥也更强烈。为了降低宝宝对陌生人的排斥,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创造接触小朋友的机会,慢慢缓解BB的紧张情绪,扩展他的社交“圈子”。同龄宝宝社交圈如何扩建?

  • 2011-06-29 09:20:50 幼儿依恋物背后的心理告白

    很多宝宝都会“借用”一些“外物”部分来代替、缓解对妈妈的依赖,有时是一块柔软的毛毯、一件旧的衣服、一个玩具,有时是被子的边缘、衣服的袖口等等。宝宝各种各样的“依恋物”都能投射出他们的内心。

论坛
  • 2020-07-07 16:54:04 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怎么办?你知道什么是分离焦虑吗?

    普天下妈妈共同的烦恼,孩子像万能胶一样缠着妈妈,着实让人崩溃,甩都甩不掉。 很多妈妈都去求助,该怎么让这个幸福的烦恼,不哭不闹的放过自己。 但结果往往不尽人如意,都是纸上谈兵。 其实,这个烦恼的时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分离焦虑期。这一现象会出现在6个月到3岁的儿童身上,1岁半的时候会达到顶峰。不同的宝宝表现和焦虑程度会有所不同。 分离焦虑: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焦虑。一般在婴幼儿10个月左右开始发现。 孩子出现分离焦虑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不辞而别。很多妈妈为了避免孩子哭会悄悄走开,这是不对的。应该在离开孩子前要明确告诉他妈妈要去哪,什么时候回来,最关键的是妈妈心态要调整,很多时候妈妈比孩子更加舍不得,这会进一步加强孩子的分离焦虑。 其次,分离要有仪式感。分离的完整体验是分离的悲伤和重逢时的喜悦,大家往往会注重帮助孩子处理离别时的难过,却忽视强调重逢时的快乐。因此,分离时要有告别仪式,如上班前蹲下来认真和宝宝说妈妈要去上班了,中午就回来,像昨天一样和妈妈说拜拜吧。每次下班一进门就要亲亲宝宝,抱抱她并强调“你看,妈妈回来啦”专心地陪宝宝玩一会让他充分感受重逢的快乐。 玩躲猫猫游戏。日常躲猫猫游戏可以让孩子适应妈妈暂时不见了,以降低孩子的分离焦虑。体验分离与重逢,让孩子成为掌控者,是孩子重要的心理平衡。 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孩子是被动分离的被重逢的角色。躲猫猫游戏可以增强宝宝的掌控感,让他成为主动的分离者和重逢者以降低其分离焦虑。 依恋是天生的,分离焦虑是孩子害怕失去依恋的表现,和孩子建立依恋平衡,既不能对孩子依恋需求视而不见,也不能过分保护才是帮助孩子有勇气面对分离的根本。 如果你很幸运的话,多培养几个接班人,让宝宝减少对妈妈的依赖。 现在很多女性都是一边上班,一边带娃,家中的牢固,老人基本像个摆设一样,没一点用处,这种状况更容易造成宝宝和妈妈的焦虑。如果条件允许,让家人多陪陪宝宝,虽然别人也永远替代不了妈妈的地位,但至少可以给妈妈们和宝宝一个缓解痛苦的时间。 职场的压力,带娃的辛苦,宝宝的哭闹,家人的不解,给妈妈们带来了很多的压力,如果宝宝又分离焦虑很严重,时时黏着妈妈,让妈妈什么都做不了,还心情烦躁,简直是家庭的灾难。 所以,妈妈们尝试着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吧,但是也不可操之过急,毕竟这种依赖关系也维持不了多少时间。 记者,不要总是只顾着工作,不忙的时候多陪陪孩子,全心全意的跟孩子多玩玩,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你肯定会回来的,而且回来后也像以前一样爱他,会觉得安心。 不仅只顾着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陪伴,很多宝宝并不是无理取闹,只是想让你多陪陪他而已。 每个宝宝都要成长,你怀抱中的小人人早晚会离开你,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本帖有0条评论

  • 2019-11-23 16:37:02 关于宝宝断奶的所有疑惑,看这篇就够了!

    母乳是宝宝的最佳食粮,但随着宝宝长大,断奶也是必然的事,什么时间给宝宝断奶最好?怎样给宝宝断奶才不会伤害到宝宝妈妈的感情和身体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宝宝一般至少要母乳喂养 6 个月以上,能达到 2 岁的则更佳。 但是中国人有自己的体质情况,根据我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实际情况: 母乳喂养至少 6 个月,宝宝断奶最好在 8 个月后;如果宝宝在吃母乳的同时,添加了辅食,并且接受辅食情况良好,也可以推迟断奶。 但是,如果乳母体质差,平时泌乳量又不足,可适当提前断奶。如果乳母体质好,泌乳仍处于旺盛状态或因婴儿体弱多病,断奶有损婴儿健康,也可适当推迟断奶时间。 什么时候断奶最好? 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好?对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是每一对母子之间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做出来的决定,妈妈需要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结合自身条件决定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断奶。 但断奶其实是有最佳时机的,就是宝宝成长到一定程度,能自动脱离对母乳的需要时。 在这个时候断奶最顺利最容易,会避免诸多由于提早强行断奶而必然出现的母子之间的矛盾、争斗、哭闹、伤心和烦乱。 那么,孩子一般什么时候才会自动脱离对母乳的需要呢?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时间表都不一样,一般来说,自动断奶发生在一岁半到三岁之间。一岁以下的婴孩,不会有自动断奶现象。 即使宝宝表现的不好好吃奶或者拒绝吃奶,也是因为吃奶环境不够安静,或者因为心理原因而导致的 “厌奶”。记得,宝宝厌奶不等于断奶。 如果真的需要断奶,一般宝宝在 8-10 个月就可以断奶,完全断奶的最佳时间是在 10 到 12 个月,断奶的季节最好最好选在春秋两季,因为这时气候宜人,蔬菜水果又很丰富,宝宝比较容易能够接受。 温馨提示:母乳宝宝患上腹泻、麻疹、过敏的比例远远低于奶粉宝宝。所以如果在宝宝三四个月大就开始断奶,对宝宝来说是极不公平也不利于其成长的。 有的妈妈在宝宝只有 4 个月左右时就必须上班,但请不要就此给宝宝断奶。即使上班后,也最好能每天给宝宝喂一次母乳,母乳的营养是其它食物都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在增强免疫力方面。 断奶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为了能让宝宝更好的接受断奶,需要在断奶前做些准备工作。 首先,在断奶前一定要让宝宝接受奶粉或奶瓶。 有的宝宝在断奶后会自然的接受配方奶(或牛奶),但有的宝宝习惯了母乳就不愿意接受奶粉,所以最好要确保你的宝宝可以接受奶粉,不会因把母乳换成奶粉而影响饮食。 也有些宝宝不喜欢用奶瓶喝奶,这就要妈妈先引导宝宝接受奶瓶。可以试着将母乳装在奶瓶中给宝宝喝,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接受奶瓶。 等宝宝接受奶瓶后就可以将奶瓶中的母乳换成配方奶了。 另外,辅食方面也要做好准备工作。 宝宝断母乳后,辅食种类及分量的增加不仅是宝宝获取全面营养的保证,也是为宝宝断奶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断奶的方法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妈妈需要给宝宝断奶。如果宝宝接受奶瓶喝奶,断奶会相对简单、容易些。当妈妈做好断奶准备后,可以在 1 — 2 周之内完成给孩子断奶。 ◆在最初的 1 — 2 天,每天用 1 次奶瓶喂配方奶代替 1 次母乳喂奶。 ◆从第 3 天开始,每天用 2 次奶瓶喂奶代替 2 次母乳喂奶。 ◆到第 5 天,可以每天用奶瓶喂奶 3 — 4 次。 当妈妈完全停止母乳后,乳汁分泌也会随之因人而异或迅速或慢慢停止。 同时,乳房也会变得肿胀,这时候妈妈需要挤奶几天,以缓解这种不适。给孩子慢慢地断奶,每天逐渐减少 1 次母乳喂奶的方法有利于减轻乳房肿胀。大概 1 周之内,不适的感觉会慢慢消失。 01 把断奶视为一个自然过程 首先对断奶不要过于在意,应该按计划正常喂养宝宝,当宝宝对母乳以外的食物流露出浓厚兴趣时,要及时鼓励和强化,按照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让宝宝尝试新口味,引导宝宝喜欢上辅食,从而使他在心里上也把断奶当做一个自然过程。 02 逐渐减少喂奶次数 刚刚减奶的时候,宝宝对妈妈的乳汁会非常依恋,因此减奶时最好先从减少白天喂母乳次数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减少夜间喂奶次数,直至过渡到完全断奶。可用配方奶逐渐取代母乳,辅食的量相应加大。 03 不让宝宝接触乳头 断奶时,不要让宝宝看到或触摸母亲的乳头。当宝宝看到其他宝宝吃母乳时,要告诉宝宝你长大了,小宝宝吃妈妈奶,你不吃了。 04 爸爸帮宝宝度过断奶期 在准备断奶前,可有意识增加宝宝照料宝宝的时间,相应减少妈妈与宝宝相处的时间,给宝宝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 05 断奶过程要果断,不拖延 在断奶的过程中,既要让宝宝逐步适应饮食的改变,又要态度果断坚决,不可以因为宝宝一时哭闹,就下不了决心,从而拖延断奶的时间。 也不可以突然断一次,让他吃几天,再突然断一次。这样反反复复只会带给宝宝不良的情绪刺激,造成宝宝的情绪不稳、夜惊、拒食,甚至为日后患心理疾病埋下隐患。 06 断奶期间不回避 处于断奶期的孩子需要妈妈更多的关爱、更多的身体抚慰。所以,在断奶期间,妈妈不应该回避,否则会给宝宝带来心理上的痛苦。 在这期间,反而要对宝宝格外关心和照料,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宝宝。 断奶的注意事项 01 根据宝宝身体状况决定是否断奶 妈妈在决定给宝宝断奶前,有条件可以带宝宝到医生里做一次全面详细的体格检查,确保宝宝身体状况良好,消化功能正常,才能给其断奶,否则就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 02 断奶后需要继续给宝宝喝奶粉 断奶并不是指让宝宝从此不喝所有奶制品,而是单指不喝妈妈的乳汁。婴幼儿时期喝奶制品对宝宝生长发育大有裨益,因此,在宝宝断奶后,妈妈需要继续给宝宝进行奶粉喂养。 03 不要在夏天断奶 因为夏天天气炎热,胃肠道消化功能减弱,如果断奶后给孩子添加过多的辅食,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至发生腹泻等肠道疾病。一般于春、秋两季断奶最好。 04 不要在孩子患病期间断奶 因为孩子患病的抵抗力差,消化功能不好,身体很虚弱,如果这时断奶,势必影响身体的康复,甚至加重病情。 05 断奶期间加强护理 注意观察孩子的大便是否正常,体重是否减轻,发现异常现象时,要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 06 断奶前准备好代替食物 如辅食粥、奶粉等,让宝宝适应这些食物后才开始断奶;断奶后,宝宝体重可能会暂时性下降,妈妈不必过分担心,宝宝适应其它食物后,体重会慢慢增长回来。 07 断奶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 慢慢来,即便是到了断奶的年龄,也应为宝宝创造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千万不可强求其难。 几种错误的方法要避免! 错误 1 :不要将宝宝厌奶当成断奶时机 在宝宝 4 个月或 6 个月大时,会出现厌奶的情况,一些妈妈就误以为需要给宝宝断奶了。这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生理现象,并非宝宝做好了自我断奶的准备。 一般来说,真正准备好自我断奶的宝宝通常在 1 岁以上,已经适应了固体食物,如果宝宝表现得对母乳不再感兴趣,或者妈妈因为工作原因,这时就可以考虑实施断奶计划。 错误 2 :在乳头上涂抹刺激物 有些妈妈选择在乳头上涂辣椒水、风油精来达到让宝宝反感母乳的目的,这样会让宝宝对妈妈产生不信任感。可能会引起分离焦虑,或导致一些宝宝从吮手指、咬指甲中寻求安慰。 错误 3 :采取亲子隔离法强行快速断奶 为了快速断奶,一些妈妈选择将宝宝交给别的人来喂养,几天甚至好长时间不见宝宝。 但长时间的母子分离,会让宝宝缺乏安全感,产生焦虑情绪,会影响食欲和睡眠,严重的还会生病。 正确的做法是,不实行母子隔离,但在断奶前妈妈可有意识地减少与宝宝相处的时间,增加爸爸照料宝宝的时间。 错误 4 :半途而废反复断奶伤害更大 一些妈妈断奶开始几天看到宝宝焦虑哭闹,便于心不忍,又继续给宝宝喂奶。其实反反复复的断奶过程,更容易对宝宝造成心理伤害。 最好的断奶方式是选好时机,做好心理准备,不因宝宝一时的哭闹就打退堂鼓,循序渐进以达到温柔断奶的目的。

    本帖有0条评论

  • 2019-09-27 16:10:28 小宝宝爱咬人爱打人怎么办?送你一份管教说明书请收好!

    ——我家宝宝最近变得爱打人! ——稍不注意,眼镜就被宝宝一把打掉! ——今儿幼儿园老师又发信息说宝宝把小朋友咬了! 你以为上面说的都是你家熊孩子? 事实上 ...... 并不是,你不是孤单的一个人在风雨中凌乱,这种情况几乎出现在每个家庭的日常里。 有的人看见宝宝打人第一反应就是 “哎呀,怎么这么小就学会打人了,长大以后还了得?” 其实宝宝打人未必这么可怕。 爸爸妈妈在教育宝宝 “打人”这件事儿,可以称得上是一门技术活,不能不管,也不能硬管。 在 “管教”之前,得先搞清楚宝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然后才能见招拆招,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01 宝宝为什么爱咬人、打人? 其实,宝宝咬人、打人都是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爸爸妈妈首先要了解清楚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知道怎么做。 原因一 妈妈,我出牙痒痒! 宝宝到了 4~6 个月的时候开始长牙了,同时也会有各种不适应的感觉。这时候他们希望能够通过磨牙来缓解这种不适应。 因为他们没办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通过咬妈妈的乳头、咬妈妈的脸或者是咬一些小玩具来让妈妈知道。 原因二 妈妈,我很好奇! 对于两岁左右的宝宝来说,嘴巴和小手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他们会把能抓到的东西都放在嘴巴里,包括爸爸妈妈的身体,他们都要咬一口或者用手拍打一下,这仅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种方式。 原因三 妈妈,我不会表达!! 宝宝有很多话想对爸爸妈妈说,可是 2 岁不到的小宝宝做大到。当宝宝感到不舒服或者不高兴的时候,他们可能通过打或者咬的方式,向妈妈传递情绪,表达不安。 原因四 妈妈,我缺少安全感! 心理学认为,宝宝在 0-6 岁,是安全感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对爸爸妈妈的依恋感非常强,特别是对母爱的要求非常强烈。 原因五 妈妈,我要自卫! 有时候宝宝打人是出于一种自卫,可能是小朋友抢了他的奶瓶和玩具,或者有人先打了他,再或者是有小朋友抓了他的头发。 宝宝绝不会容忍自己被欺凌,他会尽力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原因六 妈妈,我希望得到关注! 别看宝宝小,他们也心思缜密呢!尤其是在做好事时,往往希望能得到爸爸妈妈的足够关注。然而,他发现并没有那样,所以做一些比较强烈的动作来引起注意。 02 宝宝爱咬人、打人怎么办? 搞清楚了孩子打人咬人的原因,接下来就好办啦!爸爸妈妈可以试试这样来改变孩子的攻击行为: 看到宝宝动手打人,不要冲动,要保持冷静。先严厉地告诉宝宝 " 不许这样做。 " 再耐心细致地向宝宝讲明道理: " 有事可以找老师或爸爸妈妈帮助解决,打是没有用的,打人不是好孩子。 " 然后领着宝宝一起向被打人先表示歉意和慰问。最后让宝宝主动承认错误,保证以后不再打人。 如果宝宝好打人的毛病通过教育一时还难以改正,还可以采取短时间地剥夺其游戏权利或将好吃的食品、好玩的玩具暂时没收的方法,使宝宝认识到打人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不好的,大家不喜欢,只有不打人了,小朋友们才乐意和他玩,以帮助他改正缺点。 对于宝宝行为转变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爸爸妈妈都应及时给予鼓励,使宝宝明白动手打人不是好孩子,大人不喜欢,有错就改大人才喜欢。 此外,爸爸妈妈还要注意利用故事、儿歌及其他形式向宝宝灌输道理行为标准,使宝宝慢慢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03 如何预防宝宝咬人、打人? 培养宝宝的爱心,例如让宝宝养小动物,跟布娃娃玩耍,哄布娃娃睡觉,洗澡,盖被子等。或教会宝宝亲吻家长,轻轻抚摸家长,让宝宝学会表达别人的爱。 经常带宝宝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学会与人交往,学习分享和互相游戏,团结协作。 要经常与宝宝交流沟通,培养宝宝乐观开朗的性格。 爸爸妈妈树立正确的榜样,注意自己的言行。 给宝宝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有暴力倾向的家庭对宝宝的影响非常大。少让孩子看暴力画面的电视节目或故事书。

    本帖有0条评论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