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2021-08-25 09:50:27 宝宝喜欢自己玩会不会影响社交

    孩子自己玩,和自身的心理以及认知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独玩的孩子不一定不合群,也有可能是年龄太小,还不具备共同游戏的能力。所以,家长不要太着急。要结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和能力发展,才能更科学的判断孩子是否存在问题。

  • 2021-08-24 14:17:35 宝宝只喜欢自己一个人玩怎么办

    如果宝宝只喜欢自己一个人玩,可能和宝宝性格有关,或者是因为不经常和外人接触的关系,父母平时可以带宝宝去和其他宝宝玩玩。有的宝宝活泼开朗,喜欢和其他小朋友闹腾,有的宝宝内敛安静,性格是天生的,顺其自然更有助于宝宝的成长。

  • 2021-02-25 18:27:03 五岁宝宝总喜欢自己玩怎么办

    如果宝宝喜欢自己玩,这是属于个性的特点,也是正常的,家长要对宝宝的情况做一些咨询和检查,平时在家的时候,家长可以主动和宝宝一起玩,有空还可以带宝宝多去外面走走,激发宝宝找同伴的愿望。

  • 2014-07-01 11:14:24 《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在故事中发现自信的自己

    爸爸是朋友、是玩伴、是师长、是孩子成长的力量,爸爸去哪儿,孩子就去哪儿!读故事书是陪伴孩子成长最方便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可以建立父亲与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丁丁爸爸分享1800个日夜陪儿子读故事书的生活点滴,展示最让宝贝开心受益的成长方式,呈现最细腻的父爱和父教,真情奉献给天下爸爸最实用的教子读书经验:老爸怎样变身“故事大王”?怎样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怎样为0-6岁的宝贝选书?怎样读,孩子才爱听?怎样唤醒住在孩子身上的精灵?快乐阅读5大科学分期,亲子共读10大Q&A,暖爸萌娃16大趣读妙招,聪明宝贝100种私房书单,丁丁爸爸为你温馨道来。

  • 2013-08-12 16:48:50 《玩是最好的教养》先来认识你自己

    好性格能让孩子受益一生。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性格养成方式是什么呢?玩!没有享受到游戏快乐的孩子,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童年。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更是孩子最好的玩伴。本书中郝燕写了两百种玩法,有可以锻炼孩子社交能力的派对游戏,启发孩子语言天赋的游戏,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数学游戏,还有经典的纸牌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手工制作、户外活动及节日庆祝等游戏。通过这些美妙的创意,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还能培养孩子的情商,让他拥有自信、乐观和领导力,再也不惧怕社交活动。你所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些随手可得的小东西——纸、笔、气球、纸牌等等。看过这本趣味横生的小书,你就会发现——“玩是最好的教养”。书里每个游戏郝燕都和女儿一起玩过,孩子乐在其中,性格塑造\智力开发方面也极见功效.每天15分钟,你也能教出活泼自信、情商高、有创意的好孩子!

论坛
  • 2020-10-23 11:57:33 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许自己孩子玩iPad的!

    你在地铁里,是不是常常看到小孩子拿着父母的手机坐在父母旁边安静投入地玩着游戏?你去到有孩子的亲戚或朋友家里,是不是也常常看到小孩子抱着个iPad,安静投入地看着动画片? 是的,每天带娃那么辛苦,父母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才得以暂时解脱,嗅到一丝自由的美好气息。 iPad还有很多功能,比如,宝宝晚上不睡觉,拿iPad放动画片哄娃睡觉。 ▼ 父母要在家工作,给宝宝一个iPad让他自己玩,他就不会打扰父母的工作了 。 ▼ 朋友聚餐,给宝宝递上iPad玩游戏,就不会打扰父母跟朋友之间的聊天了。 ▼ 但是,你知道吗?发明iPad的乔布斯,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玩iPad的! 乔布斯生前,被纽约时报记者Nick Bilto采访时问到: “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 然鹅,乔布斯是酱紫回答的: “他们没有用过。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听完这个,你是不是仿佛感受到了一丝丝捉弄和欺骗的意味?iPad之父居然不允许自家孩子用iPad?感觉就像是毒贩子不允许自家孩子吸毒一样…… 其实,在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层和工程师里面,已经开始流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智能科技产品。 其中3D Robotics的CEO(有5个孩子的父亲)就解释了为什么深处高科技领域工作的人反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科技: “我的孩子们抱怨我和我太太对于科技的担忧过于法西斯。他们说他们的小伙伴没有这样的规定……那是因为我们第一手看到了科技的危险。我们亲眼看到了科技对我的影响,我不希望这些发生在我的孩子们身上。” 曾经在微博上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 “移动互联网火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觉得移动帮我们省了很多时间。后来发现上当了,因为最终它浪费了我们更多时间。” 如今,我们对电子产品早已上瘾,就像民国时期的人们对鸦片上瘾一样。 而大多数人做了父母之后,又继续将这种“瘾”言传身教地传染给了孩子。 我身边就有很多亲戚家的小孩,两三岁的小屁孩,就已经把iPad玩得溜溜的,关键是没有人教他怎么玩,都是通过看大人玩,然后自己摸索学会的,搜动画片简直666…… 其实,由此也可以看出,小孩子都是很聪明的,模仿、探索能力都非常强,可塑性也非常强,但 孩子的聪明劲儿能不能发挥在对的地方,全靠家长的引导 。 说到这里,特别想讲一下包文婧女儿饺子,最近饺子在一个新节目中出镜,各种表现都很棒,很懂事,还很会体贴照顾小朋友,弹幕上网友对包文婧的育儿方式也是一水儿的好评。似乎大家都已忘记当年包文婧带着饺子上《妈妈是超人》时的无助挫败,以及婆媳之间关于育儿观念的碰撞。 个人当时是很赞同包饺子奶奶的育儿观, ▼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鼓掌表示认同~~ 包饺子奶奶还给饺子定制了目标小题板,帮助她养成好习惯,改掉坏毛病。 ▼ 最后一条” 锻炼自己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就是对电视、iPad发起的赤裸裸的抗争啊! 现在已经有很多儿童学家开始呼吁,如果我们在孩子们很小年龄的时候就让他们接触科技,也许会让他们陷入不完整、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生。 在户外通过亲近大自然、亲自体验互动学到的知识,毕竟和从电子产品的虚拟世界中学到的东西性质,有天壤之别! 我们现在的85后、90后、00后已经越来越会与电子产品打交道,随之而来的便是,越来越不会与真人交流。 你可能常常会碰到过这样的情境: 在电梯里,如果你不小心碰上你的上司,或者不太熟的同事,你可能say hi 之后,不知接下来聊什么,于是为避免尴尬,就不自觉地低下头摆弄手机,刷页面或者聊微信,装作很忙的样子。 在朋友聚餐时,先玩一轮自拍合照,饭菜上来后举起手机再一通拍照,然后就各玩各的手机,忙着P照片,晒朋友圈,甚至还互相评论点赞……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坐在你对面,你却只愿活在我的朋友圈里。 美国儿科学会和加拿大儿科组织表示: 0-2岁的婴儿不应该接触科技, 3-5岁的幼童每天应该接触不超过1小时, 6-18岁的孩子应该限制在2小时以内。 1、玩游戏的孩子中75%会睡眠不足,影响学习成绩。 2、过度使用科技产品有可能增加孩子的抑郁症,焦虑和对科技产品变态的依赖。很多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自闭,人格分裂,精神病甚至有病态行为。 3、多看电视和玩游戏还和肥胖直接有关。被允许在卧室里玩智能产品的孩子比一般孩子多30%是肥胖的。而30%的胖孩子会得糖尿病。 4、电子产品的辐射对于大脑和免疫系统正在发育的孩子们的影响远远大于大人。 5、高速的媒体内容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因为大脑将神经推向前脑。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是无法学习的。 6、如果父母也对科技上瘾时,跟孩子们就越来越远。没有父母的亲密接触,孤独的孩子就转向电子设备,更加造成了他们的上瘾。 7、过多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会造成成长迟缓。 看完这些,是不是突然有了种莫名的焦虑与悲伤? 要孩子放弃心爱的iPad,臣妾做不到啊…… 因为,孩子已经不听我的了…… 大概这也是很多父母们的心声吧。 但是,只要你想改变,方法肯定是有的。 让孩子走进大自然 孩子在0-3岁是最关键的大脑发育时期,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多多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没有小孩子是不喜欢大自然的,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多方位刺激小孩子的感官、大脑发育,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能提升小孩的身体抵抗力。小月龄的宝宝,可以先从逛小区开始,然后随着慢慢长大,可以去到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等环境中,也可以不定期地计划一场旅行,带孩子走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为孩子制造与人社交的环境 0-3岁这个阶段的小孩都普遍孤独,因为是学龄前,没有同学,所以也就没有固定的社交群体。天天在家里呆着,被三四个大人围绕转,小孩就会很容易认生,不善于融入集体。而社交活动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饺子小时候身上就有这样的问题,在爱登的生日派对上不愿跟其他小朋友玩,也不愿表演节目,总之就是不太合群。 ▼ ▼ 于是,就连不会带娃的”育儿盲“包文婧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派对结束到家后,就忧心忡忡地跟饺子奶奶两人交流了起来。 ▼ 饺子奶奶也一脸担忧地回应道 ▼ 所以,对于0-3岁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地为孩子营造社交环境,比如,从小月龄开始,父母就要多带娃出去走动,多认识外面人,主动结交小区里同龄孩子的父母,在每天带娃逛小区的时候,让自家孩子多与其他小孩子们互动交流,哪怕只会握握手,抓抓对方衣服,咿咿呀呀对讲火星语,都能达到社交的效果,就可以避免孩子以后认生、见到陌生人害怕,同时可以让孩子尽早适应群体环境。 父母的陪伴胜过所有电子产品带给孩子的快乐 小孩在0-3岁这个阶段是人生中最依赖父母的阶段。父母的陪伴能够给到他们最大的快乐,也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乐观心态有很大作用。陪伴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做游戏,一起DIY做手工,引导孩子多动脑,可以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与孩子建立亲子间的亲密感,这个对孩子以后也是受益终生的。 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已经被电子产品成功绑架,那么,既然为人父母,是不是要对孩子担起责任呢?最近不是很流行一句话吗? 每每想到”父母“这个职业竟然不用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就觉得可怕。 孩子从出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全靠父母的教育和引导,才决定了孩子这张白纸未来会绘出什么样的图画。可能很精彩,也可能很暗淡…… 愿每一个天使般的宝宝都能有一个天真烂漫、丰富多彩的美好童年。

    本帖有24条评论

  • 2019-11-09 23:26:14 你家娃娃会自己吐口水玩吗?

    随着宝宝生长,一般到3-4个月的时候,宝宝的唾液腺逐渐发育,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口水。粑粑麻麻们有时还会发现,宝宝不仅要流口水,还会吐着玩。这些都是正常的,是宝宝在自娱自乐,要不整天没事儿干,宝宝也会无聊的,所以这个时候不要担心。这个阶段流口水代表着宝宝在给我们暗示:“我的唾液腺在发育啦!”看到宝宝的变化,肯定很多粑粑麻麻和我一样紧张又惊喜,不过在这过程中每天保证营养全面均衡的奶粉很重要哦。

    本帖有39条评论

  • 2019-07-24 22:37:02 让宝宝爱上自己玩

    一岁之后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逐渐延长,对绘本,益智类的玩具的兴趣也会增加,能自己玩的时间也会变长,但是如果宝宝从来没有跟自己玩,妈妈的引导还是很重要的,有的妈妈觉的,不是说亲子陪伴很重要吗?让宝宝自己一个人孤单单的玩,他会不会觉的妈妈是不爱他了呢? 我家之前一直喜欢大人在陪着,玩玩具的时候需要大人陪在身边,吃饭喜欢大人喂,就是平时给宝宝冲调好的口味清淡的爱他美卓萃奶粉,都是需要大人抱着奶瓶在喂,这样她才感觉是有安全感。但是随着宝宝的月龄增大,我想要换一个方式,培养宝宝一个人自己玩。 首先我是会布置一个安全又舒适的小天地,在客厅里铺上一个爬行垫,用围栏围起来,确保游戏区域的安全,避开桌角,电源插座,容易坠落的物品,同时要保证孩子在家长的视线范围内,挑选一些宝宝喜爱的玩具,比如化妆品,厨房的锅碗瓢盆,等等。这样宝宝会玩的比较的开心的, 其实让宝宝一个人独处,这对于孩子的运动,发展,启蒙教育,习惯养成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觉的整天抱在手上才是对孩子好,也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可怜”的标签。妈妈自己多“偷偷懒”保持一个快乐,放送的状态,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正面影响。

    本帖有39条评论

快问
  • 2019-10-19 16:49:21 带着孩子一起玩,可是孩子不怎么感兴趣,怎么办?

    不尊重孩子的兴趣也会破坏TA的专注力。 很多父母想要在玩中学习培养孩子的能力,但在过程中只是用自己的意图来要求孩子,并没有真正地尊重孩子、陪TA玩,孩子玩一会儿就不愿意玩了,其实这不是孩子专注力差,是我们压根没有尊重TA,我们没有按照孩子的兴趣来引导孩子。这种不尊重,也是会破坏孩子专注力的。

  • 2019-10-18 19:46:16 听说坐姿也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怎样的坐姿才是正确的呢?

    我参观过一家以“瑞吉欧”作为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它特别强调“孩子要坐端正”。为什么?园长说:“当孩子坐姿不端正的时候,TA的肺部完全没有打开,呼吸会变浅,身体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给,血液循环就不好,大脑的氧气加速消耗,就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坐姿是专注力的前提保证。” 孩子坐姿要好,首先要锻炼孩子的肌肉耐力,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的运动量足够。越是“猫腰驼背”“坐不住”的孩子,可能不仅仅是专注力不好,还有可能是核心肌肉耐力不足,没有办法长时间把自己的腰背挺直,所以重点不是让他练习坐,而是要多运动。 其次,挑选合适的桌椅。如果你家孩子已经两三岁了,我建议不要只是在游戏垫上玩,配一张小桌子、一把小椅子也能帮助孩子端正坐姿。

  • 2019-10-18 09:21:47 孩子玩得很认真很开心,跟他说话会不会打扰他呢?

    打扰的其中一种情况是孩子自己一个人玩得好好的,家长会问:“要喝水吗?”“累不累呀?休息一下啊。” 还有一种打扰是见不得孩子做错。比如,孩子自己玩得好好的,刚好你在一旁也有空,总是忍不住指点江山:“这个东西反了,要这样放。” 那么,什么时候让孩子自己一个人玩,什么时候我可以跟他互动呢?有一个概念叫“共同专注(Joint attention)”,可以帮助我们来区分:什么时候的打扰不叫打扰;什么时候的打扰是真的打扰。 当你和孩子在一个平行空间里,孩子在玩某样东西,然后TA也想让你看TA玩的东西,希望你也加入进去,这就叫“寻求共同关注”。这时,如果TA寻求帮助,或者你想进行一些语言启蒙,帮助孩子发散TA的思考能力,进行提问等等其它能力的启蒙都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孩子没有给予你共同关注,TA自己一个人在玩,你只是恰好有空坐在TA旁边看TA玩,这时我们要不打扰,要闭嘴。

  • 2019-10-18 09:02:14 你好,请问1岁的孩子有社交吗?

    1岁左右的宝宝自己和自己玩,或者和家人在一起玩。独自玩耍的时间有利于孩子“自我”觉醒,开始意识到“我,是什么东西,我原来是个独立的存在的人。”当孩子没有完全认识自己之前,是无法发现他人的,自然就不会有社交。 基于“自我”的发现以后,孩子会意识到“我和他人的区别”, 会慢慢把人归类为“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开始认生、对陌生环境产生警觉,不喜欢熟悉的家人离开。

  • 2019-10-17 20:50:53 宝宝2岁,比较内向。我要怎么引导孩子呢?希望可以回复下我。

    首先,要明白TA不是内向,而只是慢热。 性格没有好坏,但很多人一谈到“内向”,还是潜意识把它当成一个“负面”的标签,总觉得内向容易吃亏;也会让父母觉得,孩子的性格定型了。 而“慢热”是脾性里的某个特征,是有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前“热身”的。思路转变影响了我看待小D很多慢热行为的角度。以前我第一反应是“她内向,很害羞”,其实是在给她贴标签;但现在我会告诉自己,“嗯,她比较慢热,看看我有什么方式带着她热身一下”。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孩子的性格,而是教会孩子一些方法,让她可以疏导紧张焦虑的局促情绪。 其次,要帮慢热孩子做好热身,这是成功社交的中心思想。 “无条件接纳”是让慢热孩子尽快热身的最重要的基础。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打着帮助的旗帜,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比如“你看TA在唱歌,你也唱啊”。这不是帮助,而是伤害。因此,要时刻记住,“无条件接纳”,我爱我的孩子,爱她本来的样子,这份坚定的爱不会因为他人的评价、参照物的改变而改变。 第三,双管齐下之一,提前给予通知。 慢热型的孩子需要有全局观,要了解清楚新的事物和环境后,才行动。基于这个特点,提前给予通知,提前告诉他们接下来要发生什么,有什么变化,会遇到谁,可以让他们有一种掌控感,就会减少焦虑,更加容易融入。比如小D去幼儿园,我给幼儿园的各个场景拍照,做成一本书。每天拿出来和她回顾在幼儿园做了什么,帮她熟悉新环境。 第四,创造机会让孩子体会与人相处是舒服的。 对于慢热的孩子需要让他们多多体验“和其他人在一起也挺舒服”的感受。因此,有意识地多在自己家里邀请朋友、小孩子一起玩。 新环境加上陌生的人,这两个因素都是新的,慢热的孩子接受程度就会更加困难。因此,帮助他们降低“难度”,先从自己舒服的环境里去接触他们不是那么熟悉的人,会有助于他们热身。这整个过程一定是尽量保证整个经历都是正向的,孩子是舒服的。

百科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