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2023-01-12 21:00:35 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恰当时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对孩子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生活都会给予非常多的满足,导致很多孩子出现没有规矩的现象发生。其实孩子讲不讲规则,这些都是需要大人引导的,那么,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恰当时期是什么时候呢?

  • 2022-11-08 18:46:50 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恰当时期

    有句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在小的时候行为跳脱,虽然这是天性,但是家长也一定要做好引导和约束的工作,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建立规则意识。不过家长在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年龄段。那么,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恰当时期是什么时候呢?

  • 2018-03-23 15:26:33 规则意识教育,要早早开始

    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各种规则的保护下才能正常生活的,这一点开车的人想必感触最深。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没有交通规则,你家的座驾简直寸步难行。而对孩子来说,规则意识的早期建立关乎生命安全,关乎亲子关系。

  • 2012-01-09 12:21:33 培养调皮捣孩子的规则意识

    孩子调皮,总是会惹出一些事情,其实关键在于,孩子还没有规则意识,或者,还不会“沿着道走路”。家长不妨参考以下方法。

  • 2011-11-21 09:39:53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7方法

    如果希望孩子心里能够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家长要多讲规则的用处,时常反问孩子,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让孩子设想违规的后果,引起他对执行规则的正视。

论坛
  • 2019-09-17 13:21:13 父母应该这样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1.分清孩子违反规则的各种情况 有些时候,孩子无视规则,并故意犯错误。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用温和的惩罚来处理故意性的不良行为,但绝不可以只要孩子一犯错,就罚他们去独自反省。在这之前,父母应该首先尝试其他正面教育的方法。 有些时候,孩子出现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是由于他无法向父母表达清楚自己的感受。当他感到失望,或是苦恼,而又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他就会哭闹,发脾气,以此来告诉父母他的感受。因此,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交流,了解他遇到的问题。 要区别孩子的不良行为是故意的,还是由某些环境因素所致的。要分清他是不是饿了,累了,或是害怕了?如果是的话,你就要帮助他尽量改善外部环境,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正确的言行上来。 有的孩子天生胆小,遇事退缩。遇到这类情况,家长需要安慰和鼓励孩子,而不是数落他的缺点。 有些孩子生性倔强,他就是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面对他们的行为,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对他大吼大叫。父母要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2.以理服人 在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问题上,家长一定要事先定好规矩,但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要让孩子盲目服从。给孩子定立规矩的时候,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因为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弱,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定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他遵守,反而会让他糊涂。 一般情况下,父母给孩子讲道理,他们是可以听懂的。即使孩子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父母平和的语气和尊重的态度,会让孩子信任父母的判断,继而听从父母的要求。所以,父母一定要以理服人。 3.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给予孩子自由 规则不是死的,规则是人定的,有些规则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放宽要求。比如,孩子表现好了可以多吃一点零食,周末可以答应孩子多看一会儿动画片的要求,晚上也可以晚睡一会儿,等等,这样会使孩子减轻很多压力。在孩子得到很多自由的情况下,他们会更懂得自觉地遵守规则。 在执行规则的同时,父母要相信孩子,偶尔一次的“犯规”不会使孩子养成什么坏习惯,要让孩子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这样孩子才有遵守规则的动力。 4.违背规则就一定要惩罚 孩子违背规则之后,父母就一定要给予惩罚,不然就会丧失父母的威严,规则也会失去根本的约束力。 相对于某些父母的一些“狠话”,比如说“打死你”“剥了你的皮”“打折你的腿”,等等,冷处理效果相对更好。因为父母过激的反应会强化孩子的印象,而吓唬的作用是有限的,孩子会发现最后父母还是会疼爱自己。所以说,相对低调而严格的惩罚,会让孩子感到规则是不可违背的。 另外,对于惩罚孩子的方法应注意,打孩子是万万要不得的,暴力会摧毁孩子的自尊,在孩子的心里埋下恐惧、愤怒和仇恨的种子。但是父母一定要通过其他缓和的方式,来让孩子承受违反规则的后果。

    本帖有0条评论

  • 2019-08-20 10:24:42 仙霸遛娃店育儿知识——如何建立 0-6岁孩子规则意识

    如何让孩子守规则?让孩子守规矩也是一种保护?如何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在爱与规则之间,所有的家长都在寻找一个平衡点。规则,是人们公共制定的并且共同遵守的约定。这样的约定,表明了所有人之间的一种界限,而这种界限给了我们自由的空间。 给孩子建立规则,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意识和认知,我们需要给这么一个独立的生命加上很多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规则,当然会遭遇对立、反抗,甚至可能两败俱伤。 给孩子建立规则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成为更好的社会人 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而不是控制 相信大家对“熊孩子”一词并不陌生。对于有的熊孩子家长来说,当孩子有不当举动时,他们根本察觉不了问题,反而觉得是孩子活泼、聪明的表现,自得其乐。 这其实就是对孩子不当行为的一种纵容,最终会让孩子受到教训和伤害。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个新闻:义乌一名6岁男童进入观光电梯时,往电梯控制主板位置撒尿,导致电梯停滞,电梯门半开,男童随后不慎坠落。 深度昏迷16天后苏醒,但仍需进行智力、语言、手臂肌肉等方面的康复治疗。 事后男童爸爸告诉记者“ 孩子是这个家族4代单传的男孩,他有7个姑姑,从小受尽宠爱。” 可见,没有边界的宠爱,到最后还是需要家长和孩子自食恶果。 同理,如果孩子在家里蛮横霸道,肆无忌惮,对待父母和家人粗暴无礼,而家长却一味纵容,在步入社会后,也会同样对待别人。 记得有一次在外面吃饭,正值饭点,饭店大堂坐满了人,一个六七岁左右的小男孩拿出自己的玩具枪围着桌子一圈一圈的对着自己桌上的大人指来指去,并不断的打在大人的身上。 但大人们都无人制止,似乎都已经习以为常。 终于到后来,小孩跑着跑着,碰到了邻桌的一位男士,小孩不但不道歉,还把玩具枪用力的戳在这位男士的身上,大闹着:让开点···· 可想而知,陌生人当然不会像家人一样宽容孩子。这位男士用力的将小孩的手挡开,并生气的说到:谁家的小孩,家长管不管啦? 小孩显然被吓到了,瞬间变安静。 也许有人会说,跟小孩儿计较什么? 但在我看来,更值得注意的却是家长们必须清楚: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懂得规则和界限,当他走入社会的集体生活时,就一定受到来自他人的教训和惩罚。 如何在减少对立的情况下 让孩子更好的接受规则? 我们按照不同月龄孩子不同的心理特征来了解下: 1-2岁——秩序敏感期 规则要合理,重点在于预防 孩子一般1岁以后,会渐渐表现出对秩序的敏感。一些孩子就会开始对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或物体摆放的空间等, 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满足孩子的秩序感,并利用秩序感建立初步的规则。如果孩子的秩序要求是合理的,那不妨接纳他的情绪,并尽量满足他对秩序的要求,顺应其秩序感发展的需要。对于原则性的需求,如果不能够满足宝宝,就需要灵活变通,通过拥抱共情、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平息宝宝的情绪。 最好的规则 父母要保证对宝宝的期望、规则是合理的。在规矩确立时你该坚持这样一些原则:规则应该尽可能地少并且有必要,避免无法执行或最终取消;在说“不行”之前,先迅速地想一想这条规矩是否能长时间坚持;我们希望什么、反对什么,要让宝宝非常明白。 不能强迫宝宝服从。应该积极引导宝宝表现出适当的行为,可以通过语气和表情传达你的想法,可以很坚决也很积极,但不要过度。 大人要坚持原则。无原则的宽容和耐心,会使孩子走入歧途。 你可以用安慰和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来对待宝宝的无理要求。比如,如果宝宝不喜欢坐在汽车安全座椅上,你可以安慰他,并跟他说:我知道你不喜欢被捆绑的感觉,但是你必须这样做。然后把他放进儿童安全座椅,用其他的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 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预防。可以好好地检查一下你的家,把危险的物品拿走,如果宝宝闯入了“禁区”,把他带走就好了。 2~3岁——规则敏感期,开始叛逆。 不能硬碰硬 2岁以后,孩子进入了规则的敏感期,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帮孩子建立规则。不过,孩子同时也进入到第一个独立期,或者称为叛逆期。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不”,不喜欢被安排,而是更多地想感受和表现自己的能力——尝试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即使做不好,也不要父母帮忙。父母越阻止的事情,他越想去做。 他还不时和你“顶嘴”,甚至以哭闹“要挟”你。 他也没有时间观念,缺少控制自己的能力。 惩罚对他的影响也是短之又短。 即便如此,事情发生后还是应该给他机会去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 最好的规则 切忌硬碰硬,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你不需要大喊大叫,只要明确地告诉他你的期望。给宝宝提供简单的选择,不要过高估计他的能力,如果有必要,和他一起做事,让他知道他的工作对你来说也是有难度的。 建立共情,并帮助他学习把握自己的感情。如果他打人,要用他能听懂的话告诉他“我们不打人”“打人会很疼的”。慢慢地,他就会了解别人的感受了。 在宝宝发脾气的时候要小心处理。他发怒时,家长应继续温和、亲密地对待他,直到他停止发脾气为止。然后直接告诉宝宝怎么做才是积极的、对他有帮助的。虽然对于一个2岁的宝宝还不能给他“关禁闭”,但你可以将他带离当时的环境,这样能帮助他平静下来。 这个月龄的孩子发脾气时一定不能离开他,因为这个时候他是最无助的, 给他探索和选择的机会。 他开始会走路、会说话,有动作思维能力、能表达完整的句子,小手的精细动作也发展起来。这让他有一种欲望去探究因果关系,研究自己的身体、自我与周围的人和世界的关系,研究周围物体之间的关系。 所以他到处乱翻东西,把刚买回家的玩具弄坏。如果是这种不违反原则的捣乱,就不要压制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他探索的机会。 转移注意力。这个年龄的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容易就钻研上一件他认为有趣的事儿,当然也包括一些不能尝试的“坏事儿”。比如在垃圾桶里“挖宝藏“,这是必须要制止的事情,但是又不能发脾气对他大吼大叫,也不能粗暴的强制把他带离,怎么办? 这个时候,可以想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吸引他去开辟另外一个“战场“。当他开始玩新游戏时,孩子很快就会忘掉自己刚刚在“钻研”的东西,这就是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神奇之处。 3~6岁——独立意识渐强 温柔而坚定的制定、执行规则 3岁以后,孩子开始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接触到了更多的规则,开始了最初的社会化过程。 独立意识渐强,这也让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理解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应该怎样处理矛盾才能不被惩罚。同时,他们也会不断的尝试,去试探规则的边界在哪里。 最好的规则 规则要清新、具体,在孩子可完成的范围。 这时候宝宝的认知还是有限的,他需要你把交办的工作解释得更简单、清楚,给他时间,并承认他的努力。 通过游戏建立规则。可以和宝宝一起演练那些好的行为,通过玩游戏建立常规。例如,用一首歌的时间让宝宝完成三项任务:让玩具小熊回到柜子里,把画笔放回书包,洗洗小手。 告诉孩子不遵守规则的后果。如果你能在规则中明确告诉宝宝,不好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会更好地遵守规则。当他违反规则的时候,也许你要采取点惩罚措施,比如小小的一个罚站,让宝宝体会到违反规则的后果。 制止与惩戒都要及时,且就事论事,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总是在尝试新的事物,每天他都会去做什么事情,他并不能完全确定这事是对还是错。当孩子有不当行为时,我们只需要针对这件事情本身去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是不对的,示范给孩子应该怎么去做,而不是就此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笨拙”的标签。 小结:什么叫温柔而坚定?所谓温柔,是指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用爱、理解来赢得孩子的合作,而不是打骂、强迫,暴力解决;所谓坚定,不是寸土不让,生搬硬套,而是守住底线,底线之外不能越界,底线之内可以灵活。 仙霸遛娃店leowaa希望能帮到你们。

    本帖有0条评论

  • 2019-08-20 10:24:30 仙霸遛娃店育儿知识——如何建立 0-6岁孩子规则意识

    如何让孩子守规则?让孩子守规矩也是一种保护?如何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在爱与规则之间,所有的家长都在寻找一个平衡点。规则,是人们公共制定的并且共同遵守的约定。这样的约定,表明了所有人之间的一种界限,而这种界限给了我们自由的空间。 给孩子建立规则,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意识和认知,我们需要给这么一个独立的生命加上很多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规则,当然会遭遇对立、反抗,甚至可能两败俱伤。 给孩子建立规则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成为更好的社会人 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而不是控制 相信大家对“熊孩子”一词并不陌生。对于有的熊孩子家长来说,当孩子有不当举动时,他们根本察觉不了问题,反而觉得是孩子活泼、聪明的表现,自得其乐。 这其实就是对孩子不当行为的一种纵容,最终会让孩子受到教训和伤害。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个新闻:义乌一名6岁男童进入观光电梯时,往电梯控制主板位置撒尿,导致电梯停滞,电梯门半开,男童随后不慎坠落。 深度昏迷16天后苏醒,但仍需进行智力、语言、手臂肌肉等方面的康复治疗。 事后男童爸爸告诉记者“ 孩子是这个家族4代单传的男孩,他有7个姑姑,从小受尽宠爱。” 可见,没有边界的宠爱,到最后还是需要家长和孩子自食恶果。 同理,如果孩子在家里蛮横霸道,肆无忌惮,对待父母和家人粗暴无礼,而家长却一味纵容,在步入社会后,也会同样对待别人。 记得有一次在外面吃饭,正值饭点,饭店大堂坐满了人,一个六七岁左右的小男孩拿出自己的玩具枪围着桌子一圈一圈的对着自己桌上的大人指来指去,并不断的打在大人的身上。 但大人们都无人制止,似乎都已经习以为常。 终于到后来,小孩跑着跑着,碰到了邻桌的一位男士,小孩不但不道歉,还把玩具枪用力的戳在这位男士的身上,大闹着:让开点···· 可想而知,陌生人当然不会像家人一样宽容孩子。这位男士用力的将小孩的手挡开,并生气的说到:谁家的小孩,家长管不管啦? 小孩显然被吓到了,瞬间变安静。 也许有人会说,跟小孩儿计较什么? 但在我看来,更值得注意的却是家长们必须清楚: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懂得规则和界限,当他走入社会的集体生活时,就一定受到来自他人的教训和惩罚。 如何在减少对立的情况下 让孩子更好的接受规则? 我们按照不同月龄孩子不同的心理特征来了解下: 1-2岁——秩序敏感期 规则要合理,重点在于预防 孩子一般1岁以后,会渐渐表现出对秩序的敏感。一些孩子就会开始对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或物体摆放的空间等, 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满足孩子的秩序感,并利用秩序感建立初步的规则。如果孩子的秩序要求是合理的,那不妨接纳他的情绪,并尽量满足他对秩序的要求,顺应其秩序感发展的需要。对于原则性的需求,如果不能够满足宝宝,就需要灵活变通,通过拥抱共情、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平息宝宝的情绪。 最好的规则 父母要保证对宝宝的期望、规则是合理的。在规矩确立时你该坚持这样一些原则:规则应该尽可能地少并且有必要,避免无法执行或最终取消;在说“不行”之前,先迅速地想一想这条规矩是否能长时间坚持;我们希望什么、反对什么,要让宝宝非常明白。 不能强迫宝宝服从。应该积极引导宝宝表现出适当的行为,可以通过语气和表情传达你的想法,可以很坚决也很积极,但不要过度。 大人要坚持原则。无原则的宽容和耐心,会使孩子走入歧途。 你可以用安慰和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来对待宝宝的无理要求。比如,如果宝宝不喜欢坐在汽车安全座椅上,你可以安慰他,并跟他说:我知道你不喜欢被捆绑的感觉,但是你必须这样做。然后把他放进儿童安全座椅,用其他的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 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预防。可以好好地检查一下你的家,把危险的物品拿走,如果宝宝闯入了“禁区”,把他带走就好了。 2~3岁——规则敏感期,开始叛逆。 不能硬碰硬 2岁以后,孩子进入了规则的敏感期,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帮孩子建立规则。不过,孩子同时也进入到第一个独立期,或者称为叛逆期。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不”,不喜欢被安排,而是更多地想感受和表现自己的能力——尝试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即使做不好,也不要父母帮忙。父母越阻止的事情,他越想去做。 他还不时和你“顶嘴”,甚至以哭闹“要挟”你。 他也没有时间观念,缺少控制自己的能力。 惩罚对他的影响也是短之又短。 即便如此,事情发生后还是应该给他机会去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 最好的规则 切忌硬碰硬,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你不需要大喊大叫,只要明确地告诉他你的期望。给宝宝提供简单的选择,不要过高估计他的能力,如果有必要,和他一起做事,让他知道他的工作对你来说也是有难度的。 建立共情,并帮助他学习把握自己的感情。如果他打人,要用他能听懂的话告诉他“我们不打人”“打人会很疼的”。慢慢地,他就会了解别人的感受了。 在宝宝发脾气的时候要小心处理。他发怒时,家长应继续温和、亲密地对待他,直到他停止发脾气为止。然后直接告诉宝宝怎么做才是积极的、对他有帮助的。虽然对于一个2岁的宝宝还不能给他“关禁闭”,但你可以将他带离当时的环境,这样能帮助他平静下来。 这个月龄的孩子发脾气时一定不能离开他,因为这个时候他是最无助的, 给他探索和选择的机会。 他开始会走路、会说话,有动作思维能力、能表达完整的句子,小手的精细动作也发展起来。这让他有一种欲望去探究因果关系,研究自己的身体、自我与周围的人和世界的关系,研究周围物体之间的关系。 所以他到处乱翻东西,把刚买回家的玩具弄坏。如果是这种不违反原则的捣乱,就不要压制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他探索的机会。 转移注意力。这个年龄的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容易就钻研上一件他认为有趣的事儿,当然也包括一些不能尝试的“坏事儿”。比如在垃圾桶里“挖宝藏“,这是必须要制止的事情,但是又不能发脾气对他大吼大叫,也不能粗暴的强制把他带离,怎么办? 这个时候,可以想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吸引他去开辟另外一个“战场“。当他开始玩新游戏时,孩子很快就会忘掉自己刚刚在“钻研”的东西,这就是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神奇之处。 3~6岁——独立意识渐强 温柔而坚定的制定、执行规则 3岁以后,孩子开始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接触到了更多的规则,开始了最初的社会化过程。 独立意识渐强,这也让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理解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应该怎样处理矛盾才能不被惩罚。同时,他们也会不断的尝试,去试探规则的边界在哪里。 最好的规则 规则要清新、具体,在孩子可完成的范围。 这时候宝宝的认知还是有限的,他需要你把交办的工作解释得更简单、清楚,给他时间,并承认他的努力。 通过游戏建立规则。可以和宝宝一起演练那些好的行为,通过玩游戏建立常规。例如,用一首歌的时间让宝宝完成三项任务:让玩具小熊回到柜子里,把画笔放回书包,洗洗小手。 告诉孩子不遵守规则的后果。如果你能在规则中明确告诉宝宝,不好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会更好地遵守规则。当他违反规则的时候,也许你要采取点惩罚措施,比如小小的一个罚站,让宝宝体会到违反规则的后果。 制止与惩戒都要及时,且就事论事,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总是在尝试新的事物,每天他都会去做什么事情,他并不能完全确定这事是对还是错。当孩子有不当行为时,我们只需要针对这件事情本身去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是不对的,示范给孩子应该怎么去做,而不是就此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笨拙”的标签。 小结:什么叫温柔而坚定?所谓温柔,是指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用爱、理解来赢得孩子的合作,而不是打骂、强迫,暴力解决;所谓坚定,不是寸土不让,生搬硬套,而是守住底线,底线之外不能越界,底线之内可以灵活。 仙霸遛娃店leowaa希望能帮到你们。

    本帖有0条评论

快问
  • 2016-05-12 15:55:00 3岁多的孩子,益智的方法有哪些啊?在线等。。

    上述所介绍的亲子游戏都适合0-3岁的孩子玩,0-3岁是孩子的服从期,3-6岁是协商期,不同的时期孩子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所以在0-3岁更多的是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注意力训练、精细运动训练、情绪管理等,3-6岁更多的是涉及到语言类、情商类、艺术创造类的训练。而3-6岁的孩子比较适合情景模拟的亲子游戏,如模拟课堂,可以让家长扮演老师,孩子扮演学生,玩具也扮演课堂,在这样的情景中,孩子就可以有一定的有优越感,因为当家长作为老师提问时,玩具不会回答,而孩子可以,这样能激发孩子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能给孩子制定、了解一些规范,如发言要举手,帮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

  • 2016-05-12 15:44:00 跟宝宝玩亲子游戏,怎么玩啊?求助。。

    亲子游戏有助于孩子建立秩序感、规则意识和相应的行为规范,因为游戏一定是在规则下才能进行的。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必须动脑以理解、体验、适应游戏的规则,这对于智力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亲子游戏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多方面的作用,游戏能帮助建立相互信任、支持的亲密亲子关系;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建立了一个孩子向家长学习的平台,很多教育的内容是通过亲子游戏及互动进行施展的;;游戏能够给孩子更多的体验和锻炼,教会孩子勇敢,有利于孩子的社会交往活动,让孩子能够在跟其他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提出更多的话题,甚至能组织一定的活动供大家玩耍。

  • 2016-05-12 15:35:00 亲子游戏有什么好处啊?请求回复。。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建立了一个孩子向家长学习的平台,很多教育的内容是通过亲子游戏及互动进行施展的;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必须动脑以理解、体验、适应游戏的规则,这对于智力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亲子游戏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多方面的作用,游戏能帮助建立相互信任、支持的亲密亲子关系;亲子游戏有助于孩子建立秩序感、规则意识和相应的行为规范,因为游戏一定是在规则下才能进行的;游戏能够给孩子更多的体验和锻炼,教会孩子勇敢,有利于孩子的社会交往活动,让孩子能够在跟其他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提出更多的话题,甚至能组织一定的活动供大家玩耍。

  • 2016-05-12 14:31:00 宝宝已经3岁,有什么益智的方法可以推荐?

    0-3岁是孩子的服从期,3-6岁是协商期,不同的时期孩子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所以在0-3岁更多的是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注意力训练、精细运动训练、情绪管理等,3-6岁更多的是涉及到语言类、情商类、艺术创造类的训练。上述所介绍的亲子游戏都适合0-3岁的孩子玩,而3-6岁的孩子比较适合情景模拟的亲子游戏,如模拟课堂,可以让家长扮演老师,孩子扮演学生,玩具也扮演课堂,在这样的情景中,孩子就可以有一定的有优越感,因为当家长作为老师提问时,玩具不会回答,而孩子可以,这样能激发孩子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能给孩子制定、了解一些规范,如发言要举手,帮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

  • 2016-05-12 14:03:00 有什么好玩的亲子游戏可以帮助提高智力?

    亲子游戏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多方面的作用,一是游戏能帮助建立相互信任、支持的亲密亲子关系;二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建立了一个孩子向家长学习的平台,很多教育的内容是通过亲子游戏及互动进行施展的;三是亲子游戏有助于孩子建立秩序感、规则意识和相应的行为规范,因为游戏一定是在规则下才能进行的;四是游戏能够给孩子更多的体验和锻炼,教会孩子勇敢,有利于孩子的社会交往活动,让孩子能够在跟其他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提出更多的话题,甚至能组织一定的活动供大家玩耍;五是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必须动脑以理解、体验、适应游戏的规则,这对于智力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百科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