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2009-11-16 11:05:04 幼儿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他们由于自我意识地发展,说话、运动、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他们会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了,所以跟父母亲的教育观点就会产生冲突。

论坛
  • 2019-12-06 11:12:54 专注力的重要性你知道吗?

      新学期开始啦!可总有一群父母在揪心:   孩子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   多动任性,调皮捣蛋,情绪不稳定;   不受其他小朋友欢迎,孤立不合群……   如果有以上症状,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多动症就是活泼好动吗?   老百姓常说的多动症,在医学上有个专有的名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这个疾病在学龄期儿童中广泛存在,以注意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为特征。中国儿童总体发病率为5.7%,如果一个班级有50个学生,那么就可能有2-3个学生患有多动症。   它可不仅仅是活泼好动、调皮捣蛋那么简单,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任性等,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男女孩多动症有哪些差异?   多动症并非男孩子所特有,女孩子也会得这个疾病,由于女孩子多以“注意缺陷为主”,也就是平常说的“走神”,所以不大能引起家长的注意,很少能和“多动”联系起来。   多动症的症状有哪些?   多动症的症状大都在学龄前期(<6岁)就已经出现,而到了小学学龄期(7-13岁),随着生活学习的矛盾突出,症状也更为明显。主要症状表现在:   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转移   坐不住,手或脚不停的动   经常多话、抢话、插话   做事有始无终,粗心大意,丢三落四   和人交流时,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集体游戏时,不能耐心地等待轮转   学习成绩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碍引起   动作协调性差   长大了多动症就能好吗?   临床诊断为多动症的学龄儿童有高达80%症状持续至青少年期,65%的人症状将会持续到成年期。因此,如果不加以关注,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极有可能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给孩子的未来蒙上阴影。   怀疑多动症应及时看医生   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所以光靠苦口婆心地劝说或严厉管教非但无法改变症状,还有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一旦怀疑孩子得了多动症,应及时去正规医院的儿童保健科、心理科或儿童精神、儿童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且确诊以后,就应该规范治疗,长期随访。   ADHD的治疗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去楚国,途经一片树林,看到一个老人家拿着竹竿在粘知了,一粘一个准,动作非常娴熟。孔子便上前问道:“老人家粘知了这么灵巧,一定有什么妙招吧?” 老人家道:“我用了五个月的时间来练习这捕蝉技术,如果在竹竿头上放两个弹丸掉不下来,那么去粘知了时,它逃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如果竹竿头上放三个弹丸掉不下来,知了逃脱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一连放五个弹丸掉不下来,粘知了就像拾取地上的东西一样容易了。我站在这里,有力而稳,虽然天地广阔,万物复杂,但我看的、想的只有‘知了的翅膀’。如因万物的变化而分散精力,又怎能捕到知了呢?”   动物世界中,也有类似的“故事”:美国的一位生物学家曾经拍到一组精彩镜头——有一种麻雀大小的鸟儿扑扇着翅膀,刚刚落在沙地上准备觅食时,潜伏在沙地里的蛇猛地窜了出来。鸟儿便用自己的爪子,一下又一下地拍打着蛇的头部。由于力量有限,蛇依然攻击不止。鸟儿一边躲闪着蛇的攻击,一边用爪子继续拍打着蛇的头部,其落点分毫不差。在鸟儿拍打了1000多次后,蛇终于无力地瘫软在沙地上,再也动不起来了。鸟的力量的大小显而易见,生物学家唯一的解释就是,这种鸟儿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终于掌握了一套对付蛇的办法,那就是瞄准蛇头的一个点,长时间专注地去拍打。   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更多的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持久的专注力。西谚有云:“专注是金。”卡耐基说过,成功的奥妙在于,将所有的精力、思想、资金都投入到所从事的一件事情中去。拿破仑也说过,专注是人生成功的神奇钥匙。毛泽东同志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专注力的重要性。早在湖南长沙读书时,毛泽东为了锻炼自己的专注力、不受外界干扰的能力,时常带上书到闹市里去看、去读,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来逐渐培养自己的专心和耐心。经过不断的练习,他慢慢养成了身处闹市心静如水、专心致志而不受影响的读书能力。   保持良好的专注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专注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专注力。" 在正常情况下,专注力使我们的心理活动朝向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它活动和其它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所指向的事物。因而,良好的专注力会提高我们工作与学习的效率。专注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法将心理活动指向某一具体事物,或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一事物上来,同时无法抑制对无关事物的注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许多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都可以引起专注力障碍。而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由于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了专注力无法集中的障碍。另外,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干任何事时,脑中只能想这件事忘掉其它所有的一切与此无关的事,将自己的全身所有思维,所有精力,所有心思集于此事。

    本帖有0条评论

  • 2019-04-28 14:59:55 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应该怎么选呢

    如果要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各个方面都符合家长的期望,不太现实;抓住家长所关注的重点,成为培训机构的优势特色所在,就算有不足的地方,也可以适当的弥补和改进。人无完人,何况由人建立的少儿英语培训班呢?如何利用少儿英语培训班来达到辅导的效果,是家长应该考虑的;跟着培训质量高的机构,跟着优秀的中外教老师学,小朋友模仿能力很强,有的孩子爱动,有的爱静,有的动手能力很强,有的善于表现,有的性格倔强,有的害羞而不善于表达。一般课堂式的培训,只是单纯的传授,接受多少,看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巩固复习方式。 家长在选择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时候,往往特别在意环境和师资。环境包括外在的硬件环境,内在的课堂气氛环境;外在的软硬件实力都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去考察到,而内在环境就是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安全设施都很齐全,就够了吗,如果没有人会用,怎么能够保证呢?规章条例写的很清楚,就够了吗,如果没有脚踏实地去执行,怎么能够确保质量和服务呢?宣传做的很好,但是选择只是把课程和效果比较好的一面展示给家长,让家长对宣传的内容产生兴趣,并有良好的印象,以便于在选择时候有一个恰当的选择。家长在选择的时候要客观,公正,不要以自己的喜欢为选择依据和判断标准。就像两个人在一起,日久才能见人心,何况教育培训机构呢?通过内在的培训效果,通过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平均水平,以及培训时间段孩子正常上课的实际效果来做依据。 有的家长说让孩子到少儿英语培训班去学习,学了半年了还是那些基础性的东西,感觉孩子都要失去兴趣了,少儿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过于原地踏步容易让人感觉厌倦;就像在走路的人,往往会被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路况所注意,并感到不会疲倦;如果一直原地踏步的人,就会感到无聊,总会找点感兴趣的事情来做。蜗牛式的培训进度,不利于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以及能力的培养,没有以孩子的学习特性来确定进度,而是以培训机构本身的进度为主,为人师表,当然以孩子的学习为重。不断更换培训学习老师,对孩子的学习会产生影响;影响的多少,主要看孩子适应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刚刚和一个老师搞好关系,开始激发了学习热情和兴趣,按照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思路去学,有了一点成效,突然更换老师,就相当于走路的时候,刚开始有人领着走路,突然领路的人变了,该相信还是不相信呢,还是要重新认识和适应。适应能力强的孩子,学习是以自己为主,不管老师怎么变,学习能力比较强,能主动去学,老师只是辅助的外在培训方式。而刚开始启蒙的孩子,以老师的培训为主,不管对还是不对,孩子都会跟着学,所以早教的师资和教学水平是关键。 少儿英语培训班选择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没有经过调查不要轻易下结论,很多通过网上去了解,网上说好就好,网上说不好就不好,这个很容易把自己的意志和见解交给不确定因素;要经过正确的调查和体验,才能从客观上获得自己的结论。所以在选择少儿英语培训的时候,要去体验,不能走马观花的看看就行了,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刚开始选择的时候就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学的好,事半功倍,学的不好,事倍功半。能不能让孩子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也取决于老师的培训,小朋友的爱好,培养孩子的爱好更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耐心和悉心。当家长看到其他小朋友做错事的时候,会怎么看呢?会觉得是家长教育没做好,只是说说,或者指点指点;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就开始紧张了,不但要找出来为什么孩子会做错事,还要合理的去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和想法。所以不要去看别人的看法是什么样,别人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待,而自己要去实践和客观判断才能确定是不是适合。 少儿英语学习过程,就像爬山登梯一样,一环接一环,一步挨着一步。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避重就轻,喜欢的就多花时间,不喜欢的就不学,就像吃饭,喜欢的就一直吃,不喜欢的就丢在一边。其实喜欢和不喜欢的区别,在于家长和老师的培养和教导;当孩子遇到了困难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不知道去帮助解决,日积月累,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就不喜欢了。就像人走路一样,平坦的路让人感到舒服,就算绕一点路也可以接受;颠簸崎岖的路让人感到难受,就算很近,也是不愿去靠近。兴趣就像一条丝带,将孩子的注意力不断的增加到所关注的事物,比如游戏,动画片,唱歌,玩耍,如果加以合理的引导,孩子的兴趣会更广泛。注意力是靠兴趣来主动吸引过来的,通过训练注意力,只是一个成为学习工具,当所关注的事情没有兴趣的时候,注意力还会消散。所以现在很多少儿英语培训,就是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多方位全角度去迎合孩子的喜好,让孩子寓学于乐。 教材搭配合理,什么样的教材好呢;很多家长重点在于选择培训机构,根据培训班的教材来让孩子学,其实在教材的选择方法还是要有所讲究,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有不同;有的教材是针对小学课程来补充和预习,有的教材是专门学英语口语的,有的教材是综合提升孩子的英语学习能力的,问清楚教材的使用方法和目的,以及预期的效果,为孩子的学习负责,为孩子的将来负责。硬件完善了,给予了好的培训机构,好的教材,更要有好的老师,培训孩子,千里马无人驱不能自往;小朋友喜欢上课,可能是因为喜欢老师,喜欢游戏,或者喜欢其他小朋友的氛围。教学进度恰当,不拖沓,不原地踏步,也不过于追求进度。孩子学的开心,是因为融入了环境中开心,而家长和老师不能因为孩子开心了就满足了,而是真正让孩子学会学好少儿英语,听说读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凯顿儿童美语 可以咨询试听体验

    本帖有0条评论

  • 2019-03-14 10:04:12 育儿知识:早期教育的误区你知道吗?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是现代的爸爸妈妈们共同的想法,有的家长看到了别人家的孩子会能歌善舞的,心里就开始筹谋划策以后为宝宝报个这班那班的。要说我身边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吧! 我堂姐刚生完孩子不到一年,整天闲来无事刷刷抖音。大家也都知道,一般当了母亲的女人,那就是跟换了一个人似的,每天想的、做的、看的都是关于育儿的东西。这不,在抖音上看的人家一个小宝宝小小年纪就可以写的一首铿锵有力的大字,心动啊,说以后就给宝宝报这个班。看到人家宝宝跳的一身好舞,也是激动的不行。反正是看到人家孩子会的,她都想让宝宝学来,我现在是对我外甥以后的日子深感同情。。。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早期教育也是要有所规划、适量而为。很多家长强制于宝宝学习很多知识,往往会适得其反。今天 阿姨出行MovingSitters 就来说一下早期教育存在什么误区! 容易造成“鹦鹉学舌”的状态 早期教育的一个明显误区是能力评定。有些成年人要求儿童有超年龄的行为,而不是真正开发他的能力表现。例如,对一个2~3岁的幼儿做图片训练,当家长教孩子看到马就能说出马,或看到鱼就能说出鱼时,当然很值得高兴,但这些还不是训练的全部目的,也不是认识得越多越好。我们是想通过图片学习了解实际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图片中的事物在实际生活中他也能认识到。这种通过图片与实际联系起来的方式对小儿的抽象思维能力是一种锻炼,通过图片可使孩子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3岁以前的小儿学习能力是以直观思维为主,所以尽管有了图片认识,还要用实物来反复强化才能真正学会。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记性好就教他背字、背诗词,孩子受年龄所限,根本无法理解意思,也就谈不上学习新事物,这时尽管他也能“鹦鹉学舌”的背下一些诗词,但这种早教对能力提高的意义不大。此时学一些儿歌,如“小朋友、讲卫生……过马路、看红灯……”等,则更实际些。 产生抵触逆反心理 早教的方式也存在误区。孩子的学习绝大多数是在无意和被动情况下进行的。有研究表明当人的兴趣提高时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也都会随之提高,所以教孩子学习首先要想办法提高他的兴趣,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有些家长不考虑教育方法,强行规定孩子学习,特别是在孩子没兴趣时逼迫他学习,就会引起抵触情绪,使教育失败。 缺乏独立性、创造性 现在独生子女占多数,孩子很容易受到父母的过度保护,从而限制了孩子活动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保护也容易使小儿产生对父母的过分依赖。例如,有些父母怕孩子弄脏衣服就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很多2~3岁的孩子从没自己拿杯子喝过水,也从没自己拿勺子吃过饭。当他们离开父母接触新环境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出现焦虑和退缩的行为;还有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不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造成孩子在长时间里只能与成人交往,向成人模仿,使得小儿举止成人化,丢失了孩子应有的天真活泼,这些也都是不可取的教育方式。

    本帖有0条评论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