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2011-10-01 18:30:19 乐器玩具,开发孩子的音乐才能!

    很多爸爸妈妈都想孩子将来能够成为音乐家。培养音乐才能要从娃娃抓起!为什么不给他们挑选一款乐器玩具,让孩子从小接触音乐、乐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乐趣吧!

  • 2011-10-01 18:24:02 乐器玩具,开发孩子的音乐才能!

    很多爸爸妈妈都想孩子将来能够成为音乐家。培养音乐才能要从娃娃抓起!为什么不给他们挑选一款乐器玩具,让孩子从小接触音乐、乐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乐趣吧!

  • 2011-09-28 10:44:56 如何培养宝宝的音乐才能

    王惠文,中国蒙台梭利学会副会长,中国著名蒙台梭利教育专家,中国蒙台梭利协会0-3岁早教课程体系创建者,致力于蒙台梭利中国事业10余年,创建著名的新爱婴蒙台梭利早教中心,被誉为“影响中国早教事业发展进程的人物”。

  • 2011-02-23 17:25:08 选好乐器玩具,开发宝宝的音乐才能!

    很多爸爸妈妈都想孩子将来能够成为音乐家。培养音乐才能要从娃娃抓起!为什么不给他们挑选一款乐器玩具,让孩子从小接触音乐、乐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乐趣吧!

  • 2009-08-04 09:54:41 三种教学法,轻松培养宝宝音乐才能

    音乐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从胎教就开始接触音乐的孩子被证明情商和智商都很高,面对现在层出不穷的音乐早教机构,家长们自己应该对音乐教育有了解。

论坛
  • 2021-03-16 15:00:54 【“贵人语迟”的说法有科学性吗?】

    经常听一些老年人说,孩子说话迟是好事,甚至说存在三迟——出牙迟、走路迟、说话迟的孩子有福气,所以有“贵人语迟”的说法。 一些年轻的父母也会引证如爱因斯坦这样的名人也是说话迟的例子,来证明讲话晚些没关系。但是,“贵人语迟”的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是把个别情况泛化成普遍情况的现象。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社会现象。语言是儿童重要的心理功能,说话是童年早期最显著的里程碑之一。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儿童的语言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逐渐发展成熟。虽然,在不同儿童之间语言存在很大差异性,但是就群体而言,到了什么年龄,语言就会达到什么水平。也就是说也存在“语言年龄”现象。 儿童最早在9个月开始说话,至少95%的孩子在18个月可以说话。说出第一个有意义词汇的平均年龄是12个月。18个月时能说20-50个词汇,之后能将两个词汇组成句子,说出电报式的语言,句子长度为3-4个字。到24个月时能够说出200-300个词汇,之后能够说出3个以上词汇组成的简单句,其中包含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结构,句子长度为5-6个字。在24个月到36个月的这一年中,孩子的语言呈爆发性增长,词汇量不断增加,句子长度增长,语法结构增多,到3岁时能够说出900个左右词汇,4岁1500个词汇,6岁2600个词汇。 所以4岁以后的孩子可以讲故事,可以把外面发生的事件回家向爸爸妈妈做简单的叙述。5-6岁时,语言表达很流利,一般口头语言沟通不会出现障碍,能够很流利地讲故事和叙述事情了。如果孩子的语言发展速度明显没有赶上上述速度,那么要考虑语言发育异常的可能。 在生活中,有些说话晚的孩子的确在其他方面早熟与能力突出,具有天才儿童的素质。美国两项研究对共计279个语迟孩子的研究分析,发现他们存在下列特征:突出的分析能力,突出的音乐才能;突出的记忆力;坚强的意志;喜欢选择难度高的活动;对某些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但在其他方面缺乏兴趣和表现幼稚;学会大小便控制的年龄偏迟;阅读、运用数字、使用计算机有早熟的能力;父母从事需要突出分析或音乐能力的职业;对所做事情具有高度集中的专注力。这些孩子说话晚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太过于对其他事情感兴趣,过多地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忽视了语言的模仿学习。 同样,一些好动难以安静的孩子,由于他们太多的运动探索,难以安静下来去看别人说话的口型和听人说话,语言模仿学习减少,导致语言迟缓。所以,对于说话延迟这种现象,我们不能贸然下结论。

    本帖有0条评论

  • 2021-01-18 10:54:33 小学语文基础差?不能只靠课内知识点

      要打好小学语文基础,除了靠课内知识点,也需要很多课外积累。      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阅读,而阅读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多阅读些课外的知识,将终生受益。      1、学好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      丰富阅读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打开了认知外界的一扇窗,可依然有家长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觉得孩子看课外书是看“闲书”。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如此下来,孩子的学习兴趣很难持续,阅读也变得被动起来。其实,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其在快乐参与中养成阅读习惯才更重要。      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即便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      很多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是喜欢课外阅读的,因为我们可以从课外书中学到一些好词佳句,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当然,读课外书的好处还有好多,我想喜欢课外阅读的同学都能深切地体会到。      总之,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如果一个人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他就是一个很容易寂寞,很容易烦躁的人,是一个眼界不宽的人。      2、不同年龄的孩子适合读哪些书?      因为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不一样,所以专家认为:      低年级的儿童,读的书可以以图为主,字大一点,书簿一点。因为孩子小,不会选书,所以家长要帮着孩子参谋着选书。      许多家长给孩子买了书,发现孩子不爱看,就以为孩子不喜欢看课外书,诸不知有时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长自己身上。有可能是家长选的书不适合孩子看,二是选的书难度高于孩子的阅读水平。      家庭替孩子选书时要注意      最好是图文并茂的,图多对开发孩子右脑有好处。可以丰富孩子头脑中的表像,对孩子今后创造力的发展有好处。      书尽量选簿一点的,最好是一本书里只有一两个故事的,这样孩子很快能读完一本,内心就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      下次就还会想读。如果家长为了省钱,给孩子买那种少图的、故事多的,很厚的书,孩子就会丧失读书的兴趣。      孩子有哪些关键期呢?      感官关键期(0-6岁):孩子从出生起,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的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因此要充分让孩子聆听、触摸、观察、尝嗅、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增长智慧。      形象视学发展的关键期(4岁以前):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迅速。这时候的孩子,一般喜欢“上公园”、“出去玩”,这是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室外自然风光、鲜明的画面。      这时,除了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之外,在室内的时候,还要给他多看图画书、动画片,开阔孩子的视野。      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3-5岁):如果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一定不要错过3~5岁的音乐智能关键期,可以让孩子多听听古今中外名曲,多参加音乐活动。      语言关键期(3-6岁):这个时候是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说话、讲故事、提问,鼓励孩子多说,促进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习外语的关键期(3-12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段时期,再开始学外语,就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学好。      秩序关键期(2-6岁):2岁到6岁是教孩子知晓、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应逐渐引导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多与别的孩子交朋友。      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训练他们养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适应社会规范。      想像力关键期(2-8岁):这个时期,家长要让幼儿多听孩子喜欢的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多看图画,多看动画片、科幻片,识字后多读书。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可以让孩子看画编故事,或续故事,或与家长轮流讲故事,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文化敏感期(小学1-4年级):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而到了6-9岁,即在我国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      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而对学校的课程,感觉“吃不饱”。      父母可以在他兴趣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包括对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的资源,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文化需求。      如果这个时候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可能孩子这方面的渴求会转向其他方面,比如捣乱、多动等。许多聪明孩子在课堂上有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等等毛病,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黄金阅读期(8-14岁):5岁左右,是儿童开始由看图发展到识字,是孩子的阅读启蒙敏感期;5-7岁,应该进入大量识字的阶段;8-10岁,应该进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      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由图向文字的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的基础,在小学中年级(3~4年级),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这是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由于生理、心理、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一个最佳阅读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这个时期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主要在8~14岁,具体依据每个人的教育环境、个性喜好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根据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中国教育升学考试制度,一个人一生中奠定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基础、阅读兴趣的大量阅读,在10-14岁(即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不到五年的时间。由于教育条件和个体条件的不同,这个时间有的人长一些,有的人短一些。      因为四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可以进行文字书籍的阅读;而到了初二下学期,各学校又为了中考普遍增加了师生的学习时间、习题数量,没有时间阅读,到了大学阶段,又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英语考级、教研、就业、实习打工压力,也没有时间集中阅读。      北京新东方小学全科教育老师建议,在10-14岁四年多的时间里,如果学生掌握了高效的阅读方法,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书籍,就为他今后的人生观的确立、专业的选择、人生目标的确定、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帖有0条评论

  • 2020-08-26 15:59:00 音乐影响宝宝发展,如何巧用音乐激发宝宝潜能?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比起培养孩子的 音乐才能 ,更重要的是 保护孩子的 音乐兴趣 。 音乐的感受方式有很多种,听、唱、表演、舞蹈、创作等等。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有自我表达的方式,足够的吸收才能转化成有质量的音乐表达,像妈妈期待的那样愉快地唱歌,自由地舞蹈,流畅地弹奏! 父母可以试着这样做: 1 控制好自己的“情不自禁” 或许您是某个音乐领域的艺术家,或许您擅长某些乐器,又或许您和您的孩子一样都是音乐热爱者。 但记住当音乐响起时,请您一定要 “控制好您自己” : 不去抓着孩子的手敲打乐器,不去抓着孩子的手敲打乐器,不去抓着孩子的手敲打乐器; 不强迫孩子跟随您的节奏摆动,不强迫孩子跟随您的节奏摆动,不强迫孩子跟随您的节奏摆动!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孩子对音乐有着天然的感知力。 依据美国音乐教育之父戈登的理论研究:孩子在三个月大时音乐智能已然形成,所以许多发达国家都把音乐启蒙作为幼儿园的必修课程,而且因为孩子对音乐有着天然的感知力,所以越早教育效果越好。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喜欢掌控乐器的感觉,也享受自己对身体的支配。 用“示范”和“鼓励”代替“控制”: 示范: 和他们一起投入进音乐的本身,示范歌曲的节奏,动作风格,嗓音特点,最重要的是展示音乐带来的快乐。 鼓励: 积极鼓励孩子对音乐的反馈,哪怕只是在他们发现音乐停止时的一个眼神。 2 拥抱“重复”,引领“变化” 孩子们都喜欢重复,在重复中遇到熟悉的环节会让他们有可掌控的感觉,这也会给他们带来自信。而大人更偏向新鲜刺激的感官体验。音乐——却能打破这一点,音乐和记忆有密切的联系,不管是成人还是婴孩,听到熟悉的旋律都会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 某个阶段,我们会听到孩子不停的重复拍打桌面,“指示”你播放某首歌曲,嘴里哼唱着同一首歌,不要觉得奇怪,那是孩子的认知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 爱重复的原因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强化认知,进入了一种主动记忆和互动的良好状态。 3分学,7分练,练比学更重要重复,方式也可以变得很有趣,比如: 找些不同的打击乐器,聆听多元音效。 打击乐器可不全是个头大、声音响,打击乐器也可以长得很娇小可爱、音量适中。 新颖的教玩具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不如准备一个乐器篮,让孩子自主挑选喜欢的乐器吧!

    本帖有0条评论

快问
  • 2016-06-07 03:00:07 宝妈们,如何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

    ????? 现在,许多年轻的父母都热衷于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在孩子进幼儿园时便为孩子购置乐器,令其从师学艺,但多数效果却不好。究其原因,就是这些父母没有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促使孩子音乐禀赋得到发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并不是“责令其学习乐器”这一“因素”,而是培养其节奏感这一“要素”。 ?????? 大音乐家郐曼曾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音乐家之所以能在笔端流淌出一串串悦耳的音符,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就在于他有超过常人的节奏感,而节奏形成总是从童年开始的。 ???? 1岁左右的孩子,声音的分辨能力逐渐提高,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和乐感。例如,父母可以把家中废弃不用的玻璃瓶找出来,装进不等量的水,排成一列,然后用玻璃棒敲打这些瓶子,它们发出的声音接近于奏出简单的乐曲,孩子很快便能学会如何在这些自制的乐器上弹出曲子。 ???? 类似这样的训练对孩子无疑是非常有益的。俄国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经历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 柴可夫斯基是在俄国维亚特斯基的一个矿区出生的,父亲是一个送矿石原料的马夫,母亲是平凡的家庭妇女。但是谁也难以想象到,就是在这样的矿工家庭里,

  • 2016-03-07 19:00:08 音乐胎教怎么进行?要怎么听音乐才能对宝宝的发育有益?

    胎教可以选择听音乐,孕妇应选听明朗轻快的音乐,选择的乐曲节律要和人的心率基本协调一致,这样使胎儿感到安全、轻松。每天定时播放音乐2-3次,每次听10-20分钟。也可以和胎儿说话,例如给小宝宝起个名字,每天与小宝宝对话2-3次,给他讲童话故事,这是刺激胎儿记忆能力发展的好办法。同时还可以抚摸腹部。当胎动时,孕妇可在每天胎动做自我监护的同时,轻轻抚摸胎动的地方,加深母子之间心灵的交流。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