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孩子的嫉妒情结 试想有一天你发觉你最爱的人,不再像从前那样花时间和你相处,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呢?应该是疑惧、嫉妒、被冷落的复杂感受吧,这正是那些“失宠”孩子的心情写照呢。那么,这时你会希望你所爱的人怎么做,来消除你心里头的这些不安呢? 在《小小大姊姊》这本书里,生动的描述了手足间的爱恨情结,小姐姐因为嫉妒弟弟抢走了父母的关爱,有一天突然有个想法,她跑去跟妈妈说:“小弟弟已经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然而,妈妈听了小姐姐的话,却是出人意料的安静,她没有立刻跑去看小弟弟,却紧紧把小姐姐抱在怀里。因为妈妈懂得小姐姐的心理,这正是小姐姐想要的,她需要确知妈妈还是爱她的,也还是需要有跟父母单独相处的时光。 图片素材来源于华盖 台大医院儿心中心主治医师蔡文哲曾经写过一个自己的经验:“有一次准备买礼物祝贺朋友的弥月之喜,因为之前和新生儿的三岁姐姐有几面之缘,顺手就买了一本故事书给姐姐(内容谈到一个大孩子有了小弟弟后的各种情绪及行为),隔几天听她妈妈转述:小姐姐拿到礼物兴奋异常,因为那段时间所有的礼物都只是送给弟弟,而她一直被冷落一旁,于是送童书的动作直接完成了我挑选童书内容的目的:还是有人爱她的。” 爱他,摆脱手足情结的良方 能够确知父母仍旧是爱她的,孩子就能心中找回安全感,在摆脱对小弟妹的负面感受后,孩子也慢慢能去发觉这个新弟妹的优点。比如在《小小大姊姊》中,随着弟弟慢慢长大,小姐姐发觉弟弟不再是个只会哭闹的小怪物,而是个很好的玩伴,她总是能逗得弟弟很开心,也只有她能听得懂弟弟的牙牙学语,她找到了做姐姐的成就感与乐趣——弟弟是最支持小姐姐的观众与崇拜者呢! 这本从大孩子的观点来看待家中增添新成员的图画书,不止是爸爸妈妈帮助孩子适应的好读物,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父母也会得到不少教养孩子的启示呢。 虽然家庭新成员的到来,是大部分学龄前孩子都会面临的压力事件,而且慢慢的,孩子也都能适应这些随之而来的改变,一开始的问题行为也逐渐消失了。只是,在这过程中,有些孩子的不安会表现得比较明显,有些则比较温和。作为父母,对待这种竞争最关键的,就是识破大孩子的伎俩,用行动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是被爱着的。 |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