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了那么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如今的80、90年代的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当一个独生女和一个独生子结婚以后,在如今二胎政策放宽的条件下可以生育二胎,不过这个二胎到底跟谁姓呢?还真有网友纠结这个问题呢。
我是独生女,老公是独生子,两年前生了大女儿,理所当然跟老公姓。现在准备生第二个宝宝了,可是双方长辈都在纠结这个问题,第二个宝宝到底跟谁姓呢?
网友“悠悠”:当然跟爸爸姓。我一直没弄明白,跟妈妈姓到底有什么好处?为了显示女方的话语权?话语权这个玩意儿,不靠孩子的姓来体现,有就是有,没有还是没有。
网友“乐此不疲”: 要是想要孩子跟妈妈姓引起家庭纠纷的,只能是突出了夫妻间的矛盾,完全没有益处。
网友“莎莎”:一方随父一方随母,你们这是准备让2个孩子干架么?父母是不是也只要一人负责一个了?公婆和外公外婆是不是也只照顾一个了?这是要拆家的节奏啊。
人类社会由母系社会逐步过渡到父系社会。男子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话语权也越来越大,孩子也就都随父姓了。
在古代,孩子从父姓,其实是为了规定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指向父系家族。孩子的姓氏标明他具有哪个家族遗产的继承权,对哪个家族的事务有责任和义务。孩子从父姓,使遗产的流向永远有利于男性的直系亲属,也保证了孩子能永远效忠男系亲属。这就是姓氏的作用,以及为什么要从父姓的根本原因——保证男权社会权利和义务执行的方向。
网友“罗氏太太”:跟妈妈姓也没什么不好,身边生二宝的都是一个跟爸爸姓,一个跟妈妈姓的,这如果也不愿意,男人的心态真是好奇怪。
网友“小青青月”: 叫嚣了这么多年的男女平等,两个孩子分别跟爸爸妈妈姓很正常。现在女人付出的并不比男人少。
网友“洛水晴天”:其实我自己没啥意见,跟谁姓都一样,不过既然长辈有提出这个想法,做老公的应该要体谅,毕竟有一个孩子跟老公姓了呀。
自古以来“取名”文化是父母给孩子名字的文化,传统的做法是子女跟父姓,少数跟母姓。女子出嫁的,孩子一般都跟父亲姓,而男子做上门女婿的,子女都跟母亲姓。
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在很多双独家庭的小夫妻,生了孩子,一般也都随父亲姓,而女子招上门女婿的情形也愈发少见(或许是“倒插门”这个词不好听)。而生育第二个孩子,很多家庭选择随母亲姓氏,这样可以为外公一族传宗接代。
小编认为,不就一个姓氏吗,这有啥呢?如果真要纠结,那么,最好是夫妻同姓结婚,一劳永逸,各取所需。以后的姑娘找对象、男人找老婆要加个条件:跟我一个姓!
哈哈,这当然是不现实的,爱情面前谁管他姓啥。
网上就有这样的新闻,有夫妻给孩子取名字,既不跟妈妈姓也不跟爸爸姓。只不过上户口的需要进行说明。
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六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并未禁止不随父母姓时也不可以改随他姓。因此,只要夫妻双方就子女姓氏问题达成共识,跟谁姓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