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白 多美滋预防性召回可圈可点

2013-09-03 11:53:32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标签: 多美滋
我要分享

  从震惊国内奶粉市场的新西兰恒天然奶粉事件爆发,再到被证实为虚惊一场的结果,好像一次过山车,只是这起历时近一个月的“乌龙”事件并非游戏。

  在这场公开的考试中,新西兰政府、恒天然集团以及包括多美滋在内的相关企业均交出了各自的答卷。深受影响的多美滋更像是经历了一次针对质量监控体系的突击演习。

  恒天然事件中的“糊涂”与“认真”

  8月29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在新西兰当地召开发布会称,新西兰政府委托进行的独立检测确认,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原料以及包括婴幼儿奶粉在内的使用该原料的产品均不含肉毒杆菌。

  根据恒天然集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回复,恒天然在发出预防性召回之前曾委托检测机构AG Research对相关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相关乳清蛋白粉存在肉毒杆菌,继而发出潜在风险预警。

  经过总计195次的独立测试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表示,最终被确认的细菌是一种生孢梭菌,不会产生肉毒杆菌那样的毒素,虽然有些生孢梭菌水平的升高与食品腐烂变质有关,但目前尚未发现生孢梭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

  目前初级产业部已经将检测结果通报海外监管机构,并将很快提供完整的诊断报告。

  对此,达能婴幼儿营养品事业部的全球总裁费利克斯·马丁(Felix Martin)于9月1日亲自来到上海发表声明:“我要向各位重申多美滋和达能的所有产品,包括那些使用了恒天然原料生产的产品,都是安全的,也始终都是安全的。这一结论近日得到了包括国家质监总局、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以及达能的反复检测确认,检测结果再次确认了所有原料以及成品都不含肉毒杆菌。”

  作为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近12%的重要奶粉品牌,达能集团旗下的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在此次事件中深受影响。消息爆出当天,该公司就向本报记者发来声明称,根据恒天然提供的信息,多美滋已查明部分优阶贝护和多领加二阶段产品有可能受到影响,共涉及12个批次。

  多美滋选择了在第一时间下架并召回产品。多美滋大中国区总经理卢敏放在回忆该事件时表示:“当我从我们的供应商那里得知我们的部分产品可能被污染时,我非常焦虑。虽然我们的产品当时没有被确认有问题,可产品检测需要15~20天,我们必须立刻做出决定。尽管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当然不愿意看到公司蒙受巨大损失。但是,作为一个父亲,我和任何父母一样,无法接受任何可能威胁孩子健康与安全的风险存在。所以,我马上做出了对相关产品进行预防性召回的决定。”

  自启动预防性召回开始,多美滋在一周内就从市场基本召回了全部受影响批次的产品。马丁提出:“作为一项预防性措施,产品召回的决定是基于当时恒天然和相关食品安全部门提供给多美滋的信息而做出的。我们一贯坚持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的原则,因此认为预防性召回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

  多美滋在政府部门抽样检测的同时,还委托了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8月27日发布的公告称,多美滋预防性召回的14个批次产品中未检出肉毒杆菌;对多美滋其他批次产品及原料的抽样检查中,也均未检出肉毒杆菌。多美滋的所有产品都是安全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检科院综合检测中心、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验室及国际领先的实验室欧陆坊科技(Eurofins)出具的检测报告,均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马丁表示:“如果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我也会毫不迟疑地作出同样的决定,因为当供应商产品涉及到我们的产品以及我们的消费者和孩子的安全时,我们不能也决不会冒险。我们现在正在对召回前由其他涉事方所做的检测进行分析和记录,以了解这些测试的结论,直到今天为止,我们仍未获得相关信息。”

  恒天然事件最终以虚惊收场。多美滋在回复本报记者的邮件中称,多美滋有责任为行业树立起更高的监管标准,因此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原料供应商的监控与管理,并率先对所有批次成品实施肉毒杆菌专项检测,成为业内第一家进行该菌种专项检测的奶粉生产企业。而在卢敏放的发言中,“继续全球一流的严格的原料和成品的质量管控,执行比国家标准更多的控制和检测措施”也成为了多美滋向社会的承诺。

  经受考验的多美滋原料品控

  作为完全向新西兰进口奶源的奶粉生产商,多美滋始终遵循母公司达能的质量安全标准,并建有完整的质量监管体系。

  据卢敏放介绍,多美滋具有达能全球一流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能有效地将产品污染的风险降至最低。其中包括: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批次的原料进行额外40多项检测,对成品进行额外100多项检测;多美滋的SRC检测用于监测包括肉毒杆菌在内的菌群的状况,是多美滋团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执行的更大范围的质量监控措施;完善的原料和产品的生产、流通的追溯系统可以使得多美滋在第一时间内完成预防性召回。

  在整个产品链的监管中,多美滋的质量部门还会紧密跟踪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确保所有的生产和供销环节处于完全的监控中。

  作为原料全部由国外进口的奶粉生产商,多美滋会严格筛选供应商资质信誉,定期拜访原料供应商,甚至会直接进入原料生产现场以观察并记录其生产的关键点。

  而在下游环节,多美滋会对经销商采用15条黄金规则,该规定被视为是分销的标准和红线。对应的监督团队分为全球、区域性和上海三个层次,三支团队间相互配合,按照全球统一标准以确保对全球的分销商店进行全覆盖式的监管。

  除此之外,在正式投入生产前,多美滋的技术人员还会将原料送入实验室进行包括颜色、性状、气味等九大物理指标的检验,以及资深高级乳制品感官评鉴师的人工品鉴。所有标准均由母公司达能与供应商一同制定,精确到连原料中含有的尘埃数量都有明确的规定。

  只有通过严格筛选的原材料才有资格进入生产环节,并用达能全球统一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最终成为进入市场流通的供宝宝食用的多美滋产品。在该过程中,半产品和成品还会经历多次反复的检测。仅2012年,多美滋的自检项目就达1800余项。

  为了确保产品能完好无损地到达消费者手中,多美滋还会对负责运输仓储的供应商和零售商进行监督,并设计出了一套独立的质量追溯体系,将原料和包材的收货、投入过程生产、产出产品、成品所有权转移(即进入销售渠道)等各个环节均纳入识别和控制的范围内。

  这套独立的质量追溯体系被认为是“确保产品可追溯性”、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秘密武器”。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厂长胡芳明告诉本报记者,每件多美滋产品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编码。因此,只要将编码输入系统,该产品的每一个信息,包括原材料产地、生产加工过程、物流状况、同批次产品分布状况等就都能一目了然。

  多美滋的损失和收获

  国内消费者对新西兰奶粉的信任并不会因为事件被证实为“乌龙”而迅速恢复,该事件对下游品牌的创伤也无法瞬间愈合。以受损最严重的多美滋为例,受影响的产品为较大婴儿配方乳粉成品480多吨,相关产品大量召回或者销毁,市价约为1亿元。这仅是直接受影响的奶粉市价,还未包括召回所引起的人力和物力损失。此外,多美滋由于肉毒杆菌事件带来销量下滑、声誉受损、赔偿金额或远超过1亿元。

  损失已成事实,但这次事件也让消费者看到了多美滋在突发事件中的表现。在公开的沟通中,多美滋亦收获了公众对其生产流程和品质管控等方面的更多关注与了解,让公众看到了产品背后多美滋为保障食品安全上所做的努力和尝试。

  多美滋在工艺流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均位于世界前列,生产线的所用设备分别从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挪威等国进口,而在原料质量检测、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产品检验出厂则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以准制药的标准进行生产管理,首开了对原料牛奶中的抗生素和黄曲霉素等指标进行检测控制的国内先河,对奶粉中核苷酸的分析检测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多美滋成立了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小组,包括微生物研究、营养研发、物流等多个部门的专门人员。针对每一项原料和生产线等的改变,该小组都会进行相应的研究来对风险进行预估并提出对应的措施以减少风险的发生。

  多美滋高级质量保证经理徐冬梅表示,多美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原料,包括水,都必须完全符合达能所制定的标准。有些原料国家规定的检测标准有七八项,而多美滋的标准高达60~70项。

  在生产区域,多美滋还设置了多重“防呆”措施——双手不消毒,闸门就打不开;要进入生产区域,必须经过风淋房,被高速气体从上到下“冲洗”一遍,以保证工作服上任何发丝、碎屑等都无法残留。

  事实上,并不满足于国家或国际标准的多美滋一直希望能引领行业的标准。多美滋在全球建立了SRA团队,专门跟踪即将出台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并做出内部预警,以便提前评估系统对法规的适应能力。该企业也积极与政府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反馈行业内的诉求,利用其技术优势帮助相关部门出台法规细则,以促进婴幼儿奶粉行业的发展。

  突破了质量仅由生产部门负责的传统观念,多美滋提倡所有的员工均要对食品安全负责,鼓励全员成为食品安全专家,始终以重视质量的眼光对待每一项工作。该公司还规定员工每年都必须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并接受网络测试和考核,成绩最终计入绩效考核。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