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宝宝的涂鸦活动吗?

2012-05-14 14:10:08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标签: 竹兜 涂鸦
我要分享

    那个走路还摇摇晃晃的小宝宝越来越“能干”了,整天拿着他的小蜡笔颤颤悠悠地到处乱涂乱画,家里的墙上、茶几上、图书上都画满了他的“作品”,新装修的房子一整面墙都变花了……父母不禁会思考:宝宝画的是什么呢?这些画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1

  其实,这是宝宝涂鸦活动的开始。大约在13到18个月之间,随着宝宝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肌肉力量的加强,宝宝会画出他人生中的第一幅“作品”。这种涂鸦完全是随意的、无目的的,但这是他们最终学会绘画、书写的第一步,也是宝宝用另一种语言——涂鸦,表达自己的开端。宝宝的涂鸦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随意涂鸦期 这一时期宝宝涂鸦时并不在意画的是什么是感受画笔在各种材料上留下的“痕迹”。宝宝拿着铅笔或蜡笔的手不跟随眼睛的注视来运动,手势所产生的意外“痕迹”不承载图画意义。随后几个月,宝宝会了解到画纸上的“画”和他的动作是紧密联系的,之后他才能更加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肌肉运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父母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必需的材料,如五彩缤纷的蜡笔、大张的纸,日常生活中的报纸、碎布料、鸡蛋盒、纸巾细绳等帮助宝宝涂鸦,并让宝宝感受不同的材料带来的不同身体体验。例如在竹兜快乐家庭动画片《不可以乱涂乱画》中,竹兜也是在床上、地上、墙上到处乱涂乱画,最后竹兜爸爸想了一个好办法既满足了竹兜涂鸦的需求,又满足了父母对家中“环境”的要求;还有竹兜CD《小小画家》,通过有趣的儿歌,告诉宝宝涂鸦是非常好玩的游戏,但需要在涂鸦墙上涂鸦。

2

  控制涂鸦期 这一时期宝宝开始反复自己的动作,逐渐会以视觉来控制动作,注意到手眼之间的关联。在这个阶段,宝宝会有意识地上下左右画线,最初常把可以控制的线条和不能控制的动作混在一起。控制肌肉动作是一种重要的经验,宝宝从这种控制的感觉中得到信心,也开始从视觉上体会到肌肉运动。但是,这个阶段的宝宝除了在纸上涂涂抹抹之外,一般没有其他的创作意图,所有的满足可能都源自这种肌肉运动感觉。这时,父母可以适当采用一些宝宝感兴趣的方式引导他们有控制地涂鸦。例如,父母画出树木、小草、池塘、举着伞的小兔子等,和宝宝说“下雨啦!下雨啦!”,让他们添上七彩的雨点。

  圆圈涂鸦期 随着视觉经验的加强,动作协调性和可控性的发展,宝宝的涂鸦进入第三阶段——圆圈涂鸦期。随着宝宝拥有大量图画媒介和图画工具经验之后,宝宝有时会非常偶然地发现自己画出了一条封闭的线条或圆环。一旦宝宝在涂鸦过程中出现了轮廓清晰的图形,就会吸引其注意力,并引发其对图形意义的解释,宝宝会根据知觉到的形状与已知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去命名图形,最终建立图形与真实世界物体之间的关系。这时,父母要学会欣赏宝宝的“作品”并鼓励宝宝对自己的“作品”给出解释,即使听起来非常可笑,也要鼓励宝宝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聪明的父母不会问宝宝“你画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画?”,而是大声描述自己从宝宝的涂鸦中看到的形象,“我看见左边地上蹲着一条小狗……”。并耐心等待宝宝对画面信息的补充。

  涂鸦对宝宝来说,是一个游戏,是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聪明的父母会不断为宝宝的艺术思想萌芽提供支持,为宝宝提供各种涂鸦材料,用欣赏的眼光和呵护的语言保护宝宝涂鸦的兴趣,赏识并记录宝宝的每一幅涂鸦“作品”。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