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亲子宝典 > 早教百科 > 5-6岁 > 问题儿童

宝宝打架

PCbaby专家团审阅

  宝宝打架是不可避免的

  有些父母常为自己的孩子经常“惹是生非”而烦恼。其实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的事,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冲突是不需要成人的干预,很快就会过去的。所以常常在幼儿园或是孩子玩耍的场所都能够看到,两个刚刚打过架的孩子很快又在一起玩,而且玩得很开心。

  宝宝在打架中发展自我意识

  大多数宝宝特别是独生子女,生下来就处于无竞争的环境之中。在家,他是全家人的小宝贝出门玩耍,由于每家的孩子都会带着玩具和糖果,你吃我的,我玩你的,彼此都对他人手中的东西感兴趣,又有家长在一旁看护和教育,交换过程中从未发生过大的争执。而上幼儿园后,小孩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开始了。有了争斗,宝宝的自我意识飞速发展,表现在准确地使用“你”、“我”。可见,在竞争环境中,宝宝的心理发育水平提高很快同时,宝宝也学会了用攻击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对宝宝来说有喜有忧,家长要引导好宝宝。

相关文章>>
 

  宝宝打架行为与家庭有关

  家庭的情感气氛和教育方式对儿童攻击行为有极大的关系。愤怒和惩罚笼罩的家庭,容易制造出一个“失去控制”的儿童。身处沉重生活压力的家庭,而且父亲或者母亲富有攻击性,经常以暴力方式表达他们的情绪时,孩子很可能具有很高的攻击性。这样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会有不正确的认识,比如,他们认为攻击能有效减少别人对自己的挑逗、取笑,认为攻击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而自尊过强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弱小,所以会经常遭受失败,但他的自我高度膨胀而且很脆弱,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当某一行为的得不到理解时,就会很生气转而攻击他人。

  如何解决宝宝打架的状况

  首先,家长要接纳孩子的社交困境,从心开始对宝宝设身处地的考虑

  专家罗文浩认为,“很多时候,成年人往往误解了孩子的世界。”“儿童的社交能力并非意味着他必须彬彬有礼、见谁叫谁、谦让合作、没有冲突,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我们教给他,他就会了,一劳永逸了。社交能力是在不断的体验和练习中逐渐开发的。无论成人还是儿童,社交能力的基本功就是认可他人存在、体会他人情绪、接纳他人行为,这些都需要我们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练就。”

  其次,家长要接纳孩子之间的社交“冲突”

  小巫说:“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家长们往往备感头痛。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了这样一个理念:冲突是坏事情。我们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疆界,一旦起冲突,就意味着关系破裂,所以我们一向避免冲突、压制冲突。因此我们也难以接受孩子之间发生冲突。不过我们或许可以从动物界学到一些东西:小狮子打打闹闹的时候,狮子妈妈和爸爸都懒懒地躺在一边,不理不管不干涉。因为它们知道,如果自己以成年的力量替孩子们解决矛盾,虽然能够取得一时的和平与宁静,却阻挠了幼狮生存技巧的开发进程。打闹是在为幼狮成年做准备。”

  再者,家长要耳濡目染学礼貌

  在孩子面前,家长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向孩子示范社交场合的礼节,比如见面打招呼、分手道再见等。平时在家里,家人之间要注意使用文明语言,如“劳驾”“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等等。孩子吸收性的心智,会将这种礼貌内化,日后时机成熟,他自己准备好时,会自然融入行为当中。

  最后,家长要循序渐进地教会宝宝要懂分享

  让孩子分享之前,一定要征求孩子的同意。如果孩子不同意,则尊重孩子的意愿,告诉另一方“很抱歉,他不同意”。切忌家长说了算,为了显示大方而替孩子做主,把玩具交给他人,或者指令孩子“一起玩儿”。在家里,让孩子分清每个人的所有权,未经许可,不能随意翻动父母的私人物品;在外边,拿到他人玩具之前,一定要征得对方同意。

  宝宝为什么打架

  小朋友之间偶尔打个架是常事,可这些事对于宠爱他们的家长来说往往难以接受。究竟如何看待小朋友之间的“动手”呢?

  专家解析:孩子打架的“七招八式”

  专家认为,孩子之间的打架其实也分“七招八式”,家长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误读了孩子的心理。

  一、挑逗式

  “嘿,把你帽子扔臭水沟了!”

  在幼儿园,东东抢了小敏的帽子,边跑边喊:“哦,追不着喽!我把你的帽子扔臭水沟去喽!”小敏被气得嘤嘤地哭了起来,眼看着东东把自己的帽子扔到了草堆里。

  行为翻译:

  快来和我一起玩吧!

  专家认为,东东的“挑逗”其实是儿童间非常常见的社交行为,是善意的,其隐含的内容实际上是想和小敏说:“快来和我一起玩吧!”如果小敏的家长能够这样理解小朋友的心理,鼓励小敏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就会出现一种令人愉快的结果了。

  “一个会挑逗他人的孩子,说明他的智力发育有了飞速的成长,能够利用自我设计的游戏来引起其他孩子的注意力,进行友好交往。同时,如果其他小朋友开他的玩笑,他也能够快乐地接受,并且利用自己的智慧化解对方的挑逗,是请小朋友参与到游戏中的一种行为。”专家说。

  二、扭打式

  不“打”不成交!

  有一天,邻居几个小朋友到莹莹家去玩,不一会,却互相抢起玩具来。原来,莹莹她们玩过家家,两个小朋友都想扮“妈妈”,抢着一个漂亮的帽子做道具。不过抢了一会,就自然地好了,你推我一下,我拽你一把,孩子们似乎比以前更亲密了。

  行为翻译:

  我想亲近你!

  专家介绍,在儿童交往当中,大约10%的游戏行为并不是那么温柔的,两个或者多个孩子经常纠结在一起,身体冲撞、扭打摔跤。在这种游玩当中,孩子们体验自己的力量,发现自身的强度和限度,增强自信心,并且发展友谊。

  专家表示,一个什么东西都不摸、什么人都不碰的孩子,会变得没有感情,冷漠畏缩,无法和他人交流。女孩子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还不是最突出的,通常男孩对于自己喜欢的人肢体动作要更多些,而且有时候出手也会比较重,这就会引起有些家长的误会,总以为这个孩子在欺负小朋友、要打人,实际上他是一心一意在和小朋友玩耍,想要亲近小朋友。

  三、攻击式

  “你占了我的地盘,走开!”

  小军看着站在滑梯顶端的小强,很好奇小强在做什么,然后自己也上了滑梯。小军想先滑下去,小强觉得是自己先占了滑梯,想自己玩,小军应该等着。结果比较强壮的小强突然采取了一个最直接和最粗鲁的方法:不管不顾地推了小军一把,想把他推下去,小军吓得哭起来。

  行为翻译:

  孩子们不愿分享

  专家表示,进攻行为在孩子游戏过程中是很常见的,孩子将进攻行为当作一种工具或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争夺玩具甚至在争抢的过程中出手打人,这种进攻行为只是儿童思维自我中心性、不能延迟满足,并且尚未掌握语言交流的一种正常表现。孩子“不愿分享”也是原因之一。幼儿的“自我中心”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绕开的过程,但家长应该对此予以适当引导,让孩子慢慢学会更多的与人沟通的技巧。

 
 

查看更多 宝宝打架 相关知识点

装亲子宝典 赢母婴豪礼
相关文章推荐
育儿图片推荐
联系编辑

联系编辑:丁笑
联系邮箱:dingxiao#pcbaby.com.cn(请将#改成@)
联系电话:020-38178288-3033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