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吃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 营养 > 美食专题 > 秋分

秋分养生 添衣服注意阴阳平衡

2013-09-23 出处:其他 作者: 佚名

关键词: 秋分吃什么 秋分养生 秋分是什么意思 秋分

  秋分养生在饮食和穿着上要适应渐渐变凉的天气,秋分吃什么养生?小编带你一起来了解。

  专家:气候渐凉胃病患者注意胃部保暖

  “秋分”节气就快到,医学专家提醒,秋分过后,气候渐凉,胃病反复多发。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此外,还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戒烟戒酒,忌暴饮暴食。

  23日秋分至注意添“秋衣”

  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我国古籍《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天文专家表示,从秋分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凉爽的秋季,并且雨水开始频繁,雨水量一般不会很大,但雨水的到来也会使天气变得寒冷。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天文专家提醒说,秋分时节,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体免疫力也会下降,这时细菌极易入侵,人也容易生病。建议公众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

  多喝水少说话

  秋分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在养生中也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以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

  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同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要防止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精神调养方面,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老人可减少说话,多登高远眺,让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消散。同时,秋分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注意阴阳平衡

  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体质调养可选择我国古代民间九九重阳(阴历重阳节)登高观景之习俗,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所有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这是养生中的养收之一法,也是调节精神的一方良剂。

  在饮食调养上,中医也是从阴阳平衡方面作为出发点,将饮食分为宜与忌。有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反之为忌。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对于那些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对痰湿质人应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应忌食辛辣;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不论是哪种人,其实质都应防止实者更实、虚者更虚而导致阴阳失调。饮食调养方面要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做到《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方面,中医也是注重调和阴阳的。在食与药的一体营养观中,强调同属天然产物的中药和食物,某些性质,特别是补益或调养人体的阴阳气血之功能本来就是相通的,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本草、方剂典籍中不难发现食药同用的例证,古代医者把乌鸡羊肉、驴皮、葱、姜、枣等视为阴阳气血之用,或调补胃气之用;而在大量的食谱和菜肴中,又不难发现有很多药材配伍其中如,枸杞、淮山、黄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类。当药食调配得当时,可提高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专题:秋分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