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2021-06-25 18:43:03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吴茱萸是一种不常耳闻的中药材,但是吴茱萸对人体的作用却非常多,有一些人如果出现了腹泻的情况,那就可以尝试着食用吴茱萸来止泻。还有一些人如果出现了心痛的毛病,也可以通过吃吴茱萸来缓解相关的症状。作为一种温补药材,吴茱萸对人体的作用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散寒止痛。包括温中,也包括温经,用于经脉受寒的头痛、腹痛、痛经,温肝经经脉;温中凡胃寒或脾胃有寒的均可广泛使用。用于寒滞肝脉诸痛证。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经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的要药。治寒疝腹痛,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如导气汤。治厥阴头痛,常与人参、生姜等同用,如吴茱萸汤。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可与桂枝、当归、川芎等同用,如温经汤。若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常与木瓜、苏叶、槟榔等同用,如鸡鸣散。略有行气作用,但偏于止痛。

  止呕。用于胃寒呕吐证。本品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治中焦虚寒的脘腹冷痛,呕吐泛酸,常与人参、生姜等同用,如吴茱萸汤。治外寒内侵、胃失和降的呕吐,可与半夏、生姜等同用。它常和清胃热的黄连等配伍,治疗胃热呕吐或肝郁化火而引起的呕吐。助阳止泻。它苦燥,能燥湿,用于泄泻、腹泻,虚寒泄泻证。本品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多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如四神丸。阳虚、有寒的泄泻,它补阳、散寒止痛、燥湿,最合适。

  疏肝理气。辛苦而温,入肝经,用之可疏肝气去寒解郁,故可用于肝气郁滞所引起的各种病症,《本草便读》:“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本为肝之主要……其性不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旨,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或病邪下行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病,均可治之。”温脾利湿。味辛能散,味苦能燥,性温能祛寒,故可用于因寒、温所致各种病症,《本草纲目》: “茱萸,辛热能散、能湿;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症,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

吴茱萸的作用

  降压作用。吴茱萸蒸溜液、煎剂和冲剂过滤后,分别给正常兔、正常犬和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犬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2~4克生药/每犬,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且持续时间长,一般长达3小时以上;煎剂给犬灌胃降压幅度较静脉注射小。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主要是使外周血管扩张而减低了外周血管的阻力,且与组胺释放有关。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研究表明:吴茱萸中所含的吴茱萸苦素为苦味质,有苦味健胃作用,其所含的挥发油又具有芳香健胃作用。吴茱萸的甲醇提取物,有抗大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水煎剂还具有抗盐酸性胃溃疡和消炎痛加乙醇性胃溃疡作用,对水浸应激性和结扎幽门性溃疡有抑制形成的倾向.吴茱萸对离体小肠活动有双向作用,低浓度时兴奋,高浓度时抑制自发收缩活动,既能拮抗烟碱、毒扁豆碱、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钡、酚妥拉明、利血平对离体小肠的兴奋作用;亦能对抗六烃季胺、阿托品和肾上腺素对离体小肠的抑制作用,但不能拮抗苯海拉明、罂粟碱、异搏定、美散痛对离体兔小肠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