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快乐成长的秘密

2018-09-03 17:52:01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标签: 玩法养育
我要分享

  “跟孩子好好说话为什么不管用?”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怎么救?”

  “对孩子发脾气后该怎么办?”

  ……

  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产生类似这样的忧虑,面对顽皮的“熊孩子”,我们常常左右为难,耐心劝导效果不佳,打骂吼叫更易逆反。那么,到底有没有真正有效又不伤害亲子关系的方法呢?

  今天,我们邀请《玩法养育》一书的作者“晴天妈妈”分享她是如何跟孩子们轻松互动、快乐成长的。“晴天妈妈”不仅是一位年轻的90后妈妈,更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专注于儿童心理、亲子教育和家庭关系咨询,举办过千场线上线下讲座及活动,分享内容惠及5000万家庭。

  Q:写这本《玩法养育》的初衷是什么?

  A:最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因为我第二胎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他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他们与我第一个孩子有很大不同。我一直觉得对大女儿的养育,带给我很多自信。首先她是一个低需求的宝宝,我有很多的时间一边陪伴她一边发展自己。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便是双胞胎也有不同的性格,所以,这一对弟弟的降临促使我思考究竟什么样的陪伴方式才是最适合我的孩子,并且能够让他们感到快乐的。

  在陪伴三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渐渐体会到“玩耍”似乎是孩子们都乐于接受的互动方式,因为“玩”是孩子最重要的工作。所以,《玩法养育》这本书,不光是我给大家的一个分享,更多是孩子给我的一个启迪。

  Q:听说你的父母也是教育工作者,你现在也从事育儿方面的咨询工作,那么你是如何理解“教育”的?

  A:我觉得,家庭教育给我的人生带来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教育可以大概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是无意识的层次,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第二个层次是我知道我不知道。第三种是有意识的,我知道我知道。第四种是无意识的有意识,我不知道我知道。而这些事儿,其实我都搞明白了。

  我觉得,不论是教育学、心理学还是其他知识都是相通的,教育要能够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人,能允许孩子在一个相对有边界、有规则、有支持的环境下自由地生长,一定是要有勃勃生命力的家庭,而且每个家庭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我发现,其实小朋友成长的过程,真的不是从小狗长成大狗,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是从毛毛虫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最重要的是变态了,变成了——蝴蝶。

  Q:为什么你认为“玩法养育”更适合0~6岁的孩子呢?

  A:我想,小朋友跟大人之间的差别,主要不是在智力上,因为80%的智力脑都在孩子三岁左右就加载完成了。孩子跟我们大人根本上的差异就在于情绪处理能力,包括生活经验各个方面。所以,我希望父母能够掌握更多,跟孩子在日常陪伴中就能解决的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如果我们想刻意的教育,比如给孩子一些过度训话,或者强技能型的东西,其实孩子一直是没有自己生命力的。尤其是不知道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喜欢。

  当然,对孩子完全放任不管可能有一定的风险,我们从教育的角度上还是会给孩子一个相对标准化的方案,但是更多时候,孩子一旦有自主选择的能力,有会玩的能力,他会更知道自己要花什么时间做什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院长、国内积极心理学的领军人物彭凯平教授说,孩子成长,玩耍就是一种最重要的成长方式,因为在玩耍中。孩子不停地去拓展,不停地发展智力,发展情绪,学会社交,然后自己也不停的去建构自己的一套生存逻辑。

  Q: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玩法养育”包含哪些内容吗?

  A:在这本书里,我从脑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几个不同的分支来讲孩子的成长规律,最重要的还是把观点放到孩子身上。我以“玩法养育”作为一个大框架,通过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理解,提炼了八个板块,即八大玩法,包括玩阅读,玩旅行,玩游戏,玩音乐,玩诗词,玩艺术,玩科技。父母可以通过这八大玩法更有效、更轻松地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欢乐中解决很多成长问题。

  《玩法养育》其实在告诉父母,怎样能够尊重自己的孩子,找到自己孩子的快乐按钮,当你找到孩子的快乐按钮,孩子是可以像沉迷游戏一样去沉迷学习的,这就是通过玩耍来扩展和建构的。

  Q:你在《玩法养育》中也提到了孩子对家长的陪伴和保护,小孩子真的能做到这些吗?

  A:正如我在分享“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玩法养育来支招”的过程中,我三岁半的女儿当时自己拿了个小画本儿,看到我在工作,自己就跟进来了,我全程一直在录微课,她自己就拿个画本一直在那边画画,我讲完了她还在画,中途自己出去上了一趟厕所。而且这样的情形,不止发生了一两次。我想,小朋友其实是完全有能力也陪伴我们的。陪伴并不只是我们父母刻意给到孩子,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也具备非常多的能量,只不过我们父母会害怕,会焦虑,会担心他们没那样的能力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源。

  所以,在我每一次开微课的时候,我女儿会拿一个小画本或乐高积木这类强互动型、建构型的游戏。她会跟我玩儿,有时候会充当一个小战友的角色,去带领弟弟玩一些游戏,然后让我安心地工作。一个三岁半的孩子,她的专注力时长可以达到这么长,很明显,她找到了自己的资源。

  Q:在这本书中你除了关注孩子的成长,也提到了父母自身的成长,还附赠了一个成人情绪课程,为什么要强调处理好父母自己的情绪呢?

  A: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父母(亲子)是一个职业。其实我们父母生了孩子以后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生理上的父母,但是当我们真正想要去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去有意识的提升自己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

  成为孩子心理上的父母,其实是大多数父母一生都要去经历的一个很大的课题。所以我觉得《玩法养育》可能是我的孩子给我的第一个礼物,也是我的父母,包括我们全家人,一起努力发现了一个在我们目前看来还比较行之有效的养育方法。

  所有的关系,本质其实都是对话和合作。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对话,最好的合作一定是通过玩耍。它不只是做一个游戏,它可能是时时刻刻全都是有趣的玩耍。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写出《玩法养育》这本书,也是这样一个意义,因为里面60%以上的内容都是自己完全一笔一笔写出来的,没有太把自己以前写的内容搬过来,因为我觉得,它是一个生态,一个体系。可能在之后别的书里面,会把具体的玩法以及父母自己成长的部分拆解出来,因为我觉得,在培养孩子之前,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如果我们自己都没办法快乐,或者自己都觉得成年人不配快乐,我们跟孩子互动就会有非常多的自身情绪和焦虑,同时,孩子身上也就有无穷无尽的压力。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