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教育”为家长减负 为孩子助力

2012-05-08 12:14:26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标签: 教育 幼儿 家长
我要分享

  翻开各类书刊报纸杂志,五花八门的教育广告铺天盖地,让人目不暇接;各类“补习班”、“提分班”的招生广告更是此起彼伏。现实中“提分”被提前了,6个月的孩子被抱进学费一年上万元的早教课堂;托人、找关系、花重金为孩子上名校、名幼儿园;一周七天上六七个特长班;放学后、周六、周日的补习班门门不敢落……

  虎妈、狼爸话题不断,家长们焦虑:我的孩子一定不能输,一定要比我强。老师们焦虑:评优、晋职、绩效奖金都与学生分数挂钩,要高分就得施压。社会焦虑: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一股莫可名状的教育焦虑油然而生“教育焦虑症”,你有吗?

  如果我告诉你,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可以让孩子既锻炼身体、又开发智力,既掌握技能、又增强自信,既学会社会交往规则、又促进道德意识的发展,同时还能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你愿意了解它吗?

  很多人会说,这不可能,要不你就是什么早教机构的托儿了。

  而且我还可以告诉大家,这个方法基本没有什么花费,甚至是免费的呢?

  这个神奇的方法就是——和孩子一起!

  不要笑,请听我慢慢道来。

  基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慌,现在的家长们视“学习”和“智力开发”为头等大事儿。为了让孩子有更多“学习”时间,家长选择牺牲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将其投入各类培训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增长,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对户外运动的支持度和参与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误解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智力开发”。这误解又是两方面的,一方面误解了“学习”所包含的内容,另一方面则误解了“学习”的方式。

  儿童从出生开始,其生活中心就是学习;而学习的范围远非书本“知识”(其实书本内容还称不上是知识,充其量不过是信息)这样单一,而是包含了很多非文字性、不可量化的内容,比如对身体的掌控以及由此而获得的自信心,比如应变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不是书本或者课堂可以教授的。

  那究竟要怎么让孩子才能在学龄前真正得到有益的成长呢?

  说到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早教理念:“微教育”

  所谓“微教育”就是将孩子成长所需要接受的知识,道理等等融入到家长与孩子的细微点滴生活时间中,通过与孩子相处的过程让孩子学习到适合他们成长的东西。

  这里所说的“学习”,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学习,不是坐在课堂里或书桌前安安静静地看书识字被动接受所谓的“知识”灌输;“微教育”提倡的学习是指,身体的活动——即肌肉、骨骼、神经及多个感官的积极参与——密切相关,因为人类认知的过程是身体——>情感——>思考,即感官的体验引发情绪反应,继而基于情绪的品质而从中总结经验、获得认知;而这三者必须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效果。尤其是儿童的学习,绝不是在静止中发生的,而是在每天各种活动当中进行的;孩子是用身体来认识世界,而非头脑。事实上,儿童的一举一动都是学习,家长将将各种知识和道理利用与孩子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的细节让孩子逐渐学习,成长。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玩耍是浪费时间,其实里边都大有学问,都起到促进孩子各方面发展的功效。比如,跳皮筋、掷沙包等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和应变能力,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沟通整合,进而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弹球类游戏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与手眼协调,进而促进孩子的阅读、书写和计算能力。而所有这些对儿童发展大有裨益的事情,都是在孩子欢天喜地的游玩当中,潜移默化不露声色地发生着。这些都是在父母与孩子的生活中通过孩子的玩耍,父母的引导开始慢慢形成的。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孩子快乐的生活点滴细节中学习成长,同时降低了父母经济压力,提高了亲子时间的质量,这就是“微教育”。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