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衣食住行温暖大行动

2010-05-21 14:27:05出处:pckids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寒冬衣食住行温暖大行动

  寒冷的冬季,在衣食住行方面应注意什么?应如何科学安排?下面就和您谈谈冬季的衣食住行。

寒冬衣食住行温暖大行动

冬天穿衣有讲究

  衣 冬季衣服应有利于保暖,颜色以深色为好。深色衣服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寒从脚起”,脚的保暖十分重要。老年人最好穿布棉鞋、毛巾袜或厚棉袜。外出要戴帽、围围巾,防止头部受凉。不少人北风呼啸时才添衣戴帽,但为时以晚;因为降温前一天,即冷暖交替时已种下病根。因此,要注意及时收听天气预报,提前了解降温天气。

  衣篇一 冬天 我们需要穿多“少”?

  “又薄又暖,自动升温发热,促进卡路里消耗,最适合秋冬展现修长美腿的时尚女性和所有爱美女性……”主打减肥的电视购物广告刚刚淡出人们的视野,号称“薄而瘦身”的保暖内衣、保暖袜又成了本季电视购物的宠儿。

  以国内某著名内衣品牌推出的“瘦暖内衣”为例,“走路相当于跑步,弯腰相当于仰卧起坐,不动也能做运动”成为广告中频频重复的口号。为力证“又薄又暖”,广告还设置了“冰车实验”:在零下5度的冰库中,一位穿有该品牌保暖内衣的女模特身着超短裙满脸微笑,面色苍白地表示“不冷”,而身边套着厚厚羽绒服、羊绒大衣的两位对比模特反而大声叫冷落荒而逃。

  穿得少当然显得瘦,然而穿得如此之少却温暖超群,甚至还能一动不动地“立地变瘦”却显得匪夷所思。

  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孔丽萍指出,服装的保温性主要依靠自身的空气层,现有的纺织材料中没有任何一种比空气的隔热性更好,增加衣物的厚度,空气层厚度随之增加,保暖性也就增大。所以冬季衣物必须具有一定的蓬松性和厚度才能保温,无论是什么新材料,很薄的衣服都难以达到很好的抗寒效果。

  在京城各大商场,记者看到,一方面是众多保暖内衣依然大打概念战,“暖卡、莱卡、热力卡、纳米、热弹纤维”等名词漫天飞,但销售人员却无法解释所谓“莱卡”、“暖卡”、“热弹纤维”等的准确含义,而不少知名内衣品牌推出“瘦暖”、“健身”、“塑形”等保暖内衣,每套售价七百到千余元不等。一方面是不少曾经拥有专柜的保暖内衣纷纷退出显要位置,投身“保暖节”等促销专区中,即使今年推出的新品也以3-5折居多,均价百元每套,其中就包括“纤丝鸟”、“朵彩”、“猫人”、“暖贝儿”等知名品牌,但选购人群远不及羽绒服、羊绒区火爆。

  一位商场促销员介绍,虽然广告打得热闹,但经历了几年的混战,顾客对一度宣传得神乎其神的保暖内衣已经不再感冒,即使新鲜名词再多,也只有性价比高、且是知名品牌的保暖内衣才有一定市场,虽然近两年最新推出的具有“瘦身”、“塑形”等概念的保暖内衣仍然引起很多年轻女性的兴趣,但动不动好几百元近千元一套的价格直接限制了购买人群,肯定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在新世界购物中心某知名内衣品牌专柜,记者发现,虽然不少经过的女性都将目光投向了近日频频在电视购物中亮相的“瘦暖”内衣,但一番询问后真正购买的顾客很少,一位年轻白领表示,虽然广告里“自动升温、丰盈胸形、纤腰收腹、螺旋瘦身”等概念非常诱人,但也正是这样的“万能概念”引起了自己的怀疑,“穿衣服自动消耗脂肪,有悖基本科学原理,更何况现在即使是中档保暖内衣也不算厚,弹性、透气性都不错,当然没有必要为商家最新炒作的概念支付多几倍的价钱”。

  业内人士指出,美丽“冻人”是许多年轻女性的心态,而众多商家又以“更薄、更少”的产品推波助澜,只不过近两年又加上了“瘦身塑形”的砝码而已。

  冬天,不论选择什么衣物,保暖率都是关键,比如高档纯羊毛、羊绒面料,纯度高、卷曲度和毛长均一,触感柔软,空气包容量大(60%以上),因而保暖率高,而所谓的“燃脂”、“发热”、“瘦暖”材料绝大多数只是推广的概念,即使是再先进的“某某卡”,也需要一定厚度才能保暖。为了迎合“OL”们“短裙、丝袜、外套”搭配而热炒的“瘦暖衣”、“瘦暖袜”,大肆鼓励女性“秋冬展现修长美腿”,非常容易引发寒冷性脂膜炎(裙装病)、关节炎及其他慢性腰腿病。

  小窍门:如何选购保暖内衣

  面料:市面上的保暖内衣使用面料有40支全棉、32支全棉、涤棉(棉含量30%-40%)、纯化纤等多种,其中以内外表层均使用40支以上全棉的产品为优,其柔软性、细洁度、透气性、光泽度均较好,而且洗涤后不会起球起毛,长期穿着也不易出现断丝、抽丝。

  手感:品牌内衣在中间保温层使用超细纤维织造,成衣柔软、保暖性提高,用手揉捏柔顺。

  弹性:为贴和人体曲线,保暖内衣应具有回弹性,即在面料和底料中加入高弹性的高分子化纤,衣物贴身感好,穿着后活动自如。

冬天穿得越多越暖和?

冬天穿得越多越暖和?

  衣篇二 解疑释惑:冬天穿得越多越暖和?

  人穿了衣服,衣服与衣服、衣服与肌肤之间便形成了局部气候环境,这便是衣服小气候。适宜的衣服小气候有助于调节体温、保持健康。辐射和对流散热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方法。寒冷季节,外界温度较低,皮肤表面辐射出大量的热,通过体表空气对流,身体就会发冷。

  如果穿上棉衣,就会立刻感到暖和。这并非棉衣可以产生热量,而是中间的棉絮或其他絮状物(如丝棉、合成羊毛等)使身体热量不易向外散发,阻挡了外界冷空气与体表热空气层的对流,因而肌肤和衣服之间就形成了温暖的小气候空间。

  寒冷的冬季,有的人穿得鼓鼓囊囊,以为穿得越多越暖和;有的人则图潇洒和方便,里面穿一件紧身毛衫,外面只套一件外衣。其实,这两种着装都具有偏面性。因为衣服的保暖程度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系。衣服与身体紧贴,则空气层的厚度近乎为零,保暖性当然差。当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后,空气层厚度随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随之增大。但当空气层总厚度超过15毫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

  可见,冬季穿衣要有一定的件数和适宜的厚度。羽绒衣有一定的厚度,羊毛织物的气孔不是直通的,都能给人带来适宜的衣服小气候。皮类服装几乎可以阻绝衣服内外的空气对流,冬季外出时着皮装,保暖效果最佳。

  冬季的室内外温差很大,要想穿衣有良好的保暖保健效果,还必须注意控制室内温度和穿衣件数。当室内温度为15℃左右时,穿一件衬衣,衣服表面温度约为30℃;如再加一件背心和外套,衣服表面温度则为24℃左右。在一定范围内,衣服越多,衣表温度与环境的温差就越小,人体热量散发也就越小。

  所以,当人们从一种温度环境进入另一种温度环境(如进出室内外时),就要适时增减衣服,以维持衣服内的适宜小气候。冬季的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室内外温差太大,人体因难以适应而容易诱发感冒等病症。据专家研究,令人体感觉舒服的空气温度有个范围,如裸体时为24℃—30℃,着单衣时为17℃—23℃;超过这个范围,不仅造成体感不适,易致疾病,而且还影响高级神经活动和植物神经机能,会使人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确性和协调性变差、反应速度降低等等。

  例如,冬季穿衣太多,人就会感到烦躁;而猛地将衣服脱得过多,又会冷得直打寒颤,这些都是由衣服小气候不适而诱发的。

寒冬衣食住行温暖大行动

冬天要吃的暖

  食 冬季要增加糖、脂类、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氨基酸对耐寒有帮助,应常吃动物内脏、瘦肉、鸡蛋、鱼、乳类、豆制品、藕等含氨基酸的食物。此外,冬季食物中容易缺钙,缺钙影响心血管和肌肉功能。因此,冬季还应多吃些含钙食物。

  食篇一 好主妇冬季饮食营养搭配建议

  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

  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营养专家表示,冬季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中医认为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生血的功能,御寒效果最好。

  此外,怕冷与缺少钙和铁有关。人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中缺铁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

  因此,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类、牡蛎、沙丁鱼、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

  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产生热量。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一种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含碘丰富的食物有: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我们平时吃的芝麻、葵花子也能为人体提供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芝麻、葵花子、蔬菜等。

  冬季别忘补充维生素

  按我国传统民间习惯,“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自然界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冬季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饮食保健也很重要。

  冬天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人发生口腔溃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那么人们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还有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的作用。

  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机,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一个好选择。如吃“腊八粥”有助于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小麦粥有养心除烦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养阴、萝卜粥可消食化痰等等。

素食也可“冬补”

  各类冬令进补药材 

  食篇二 长见识:素食也可“冬补”

  在我国,人们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所谓:冬天进补,上山打虎。但是冬令进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内容也应有所改变,尤其是不能一味地靠吃大鱼大肉来进补。素食进补其实也不妨一试!

  芋头 质地细软,容易消化,适宜脾胃虚弱、患肠道疾病、结核病和正处恢复期的病人食用。是秋季调养脾胃之佳品,常食之无疑会有“贴秋膘”的作用。

  土豆 每500克土豆中含天然脂肪3.1克,蛋白质10.1克,淀粉73克,粗纤维3.5克,维生素的总含量是胡萝卡的2倍,西红柿的4倍。此外,土豆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尤以磷、钙、铁十分丰富。祖国医学认为,土豆性平味甘,有补中、益气、和胃、调中、健脾、消肿等功效,常食之能强身健体。

  红薯 系粮食中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由于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因此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可作为秋补,贴秋膘的食品。

  莲藕 具有多种营养素,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生食能凉血散瘀、熟食则补心益胃,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与红枣同食,则可补血养血。煨肉食可治脾胃之虚。

  板栗 其营养丰富,果实中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板栗的药用价值亦颇高。祖国医学认为,栗子能养胃健脾,壮腰补肾,活血止血。栗子粥、炒板栗都是秋补的好食品,尤其是栗子粥,老少咸宜,用板栗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之,栗子既能与粳米一起健运脾胃,增进食欲,又能补肾强筋骨,尤其适合老年人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者。

  萝卜 含有较多的水分、维生素c,一定量的钙、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质、铁及其它维生素,还含有木质素、胆碱、氧化酶素、甘酶、触酶、淀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祖国医学认为,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胃二经,可消积滞、化痰热、下气贯中、解毒,用于食积胀满、小便不利等症。中医对其医疗和保健功效推崇备至,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说。

寒冬衣食住行温暖大行动

阳光家居最健康

  住 冬季起居应按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稳定的情绪。冬天白昼短、阳光弱、室温低,好天时白天要打开门窗,让阳光射进室内,以提高室温,同时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空调的房间,室内温度保持在15~20度最佳,温度不宜太高。

  住篇一 冬季室内空气“危机四伏”

  天气逐渐变冷,人们越来越多地在温暖如春的室内活动,室内潜伏着的“隐形杀手”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冬季门窗紧闭,室内有害物质的浓度会渐渐增高。装饰装修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危害会更严重。室内的污染源主要是甲醛、苯、氨和放射性物质。人在短时间内吸收高浓度的苯,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的症状,轻者头晕、头痛、恶心、乏力、意识模糊,重者会出现昏迷以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氨无色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常附着在皮肤黏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装修中散发出来的氡与其他有毒气体不同的是,氡看不见,嗅不到,即使在氡浓度很高的环境里,人们对它也毫无感觉。然而氡对人体的危害却是终身的,它是导致肺癌的第二大因素。

  冬季走进各公共场所,一股热气就会扑面而来。长时间置身其中,便会觉得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客运站、洗浴中心、宾馆等公共场所的二氧化碳含量时有超标。据专家介绍,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判断空气污浊与否的综合性间接指标,公共场所的二氧化碳含量应小于等于0.15%。

  每到冬季,气候非常干燥,室内缺少湿润、洁净的空气。据医生介绍,在干燥的冬季,白喉、流感、百日咳、脑膜炎、哮喘、支气管炎等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导致上述疾病的原因很多,除了冬季温度偏低、温差变化大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外,还有如下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环境湿度过低使流感病毒和致病力强的革兰氏阳性菌繁殖速度加快,而且随粉尘扩散,引起疾病流行。

  其二,环境湿度过低可使人的呼吸系统抵抗力下降,诱发和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克服干燥就是克服流行病。冬季,居室小气候的最佳温度为18℃-25℃,湿度45%-65%RH。

  应对冬季空气污染

  加湿器可将湿度控制在最适合人体的湿度范围内,既可抑制病菌的滋生和传播,还可提高免疫力。

  要注意合理通风。写字楼和百货商场等公共场所要注意增加室内新风量。家庭每天开窗换气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用煤炉取暖和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家庭更要注意安装通风装置。此外要利用室内空气净化设备消除室内环境污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要多做室外活动,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开窗

“人味污染”别忽视

  住篇二 开窗,驱走“人味污染”

  严寒的冬天,不少家庭为了保暖,常把门窗关得紧紧的。人们在室内活动时间较多,户外活动明显减少,这样一来,室内空气就有可能被严重污染,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室内空气污染,除了外部环境因素外,还与“人味污染”有关。

  所谓“人味污染”,就是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化学物质,共计500余种,其中从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种,如二氧化碳、氨等。让3个人在门窗紧闭的10平方米的房间看书,3小时后检测发现,二氧化碳增加了3倍,氨增加了2倍。故紧闭门窗的时间越长,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就越高。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经它排泄的废物多达171种。英国科学家曾对室内尘埃进行测定,发现尘埃中90%的成分竟是人体皮肤脱落的细胞。另外,经汗液蒸发的尿酸、尿素、盐分、皮脂腺的分泌物等等,皆从皮肤散发到室内空气中。

  即使是健康人,每天通过吐痰、咳嗽、打喷嚏等,也会排出400亿个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弥散在空气中造成污染。若是房间内有病人,则排出的病原微生物和有毒物质会更多。

  为了防治这些“人味污染”,首先是要经常开门开窗,通风换气,即便冬季气候寒冷,每天开窗亦应在2~4次左右。另外,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理发,换洗衣服,常晒被褥,室内经常扫地拖地板,家具要用湿抹布擦洗,防止灰尘飞扬。

寒冬衣食住行温暖大行动

冬天室外活动要注意

  行 冬季应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和抗寒能力。冬季多大雾,雾天空气浑浊,不宜锻炼。另外,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呼吸道病、皮肤过敏症等,不宜冬晨锻炼,否则受寒冷刺激会加重病情。

  行篇一 冬练的时间如何选择

  许多人盲目以为冬季清晨锻炼身体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而且还可能提高抗寒能力。

  其实,冬季清晨过早起床锻炼身体是有害无益的。空气的洁净程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冬季空气的洁净程度最差,尤其是在上午8时以前和下午5时以后最为严重。因为这个季节清晨的地面温度低于空气中温度,空气中有一个“逆温层”,接近地面的污浊空气不易稀释扩散。污染物飘移于低空,再加上冬季绿色植物减少,空气洁净程度会更差。

  如果此时锻炼身体,污染物会通过呼吸道被吸入体内,不但无益反而会有损健康。所以,冬季锻炼的最佳时间应是上午10时左右。

  此外,冬季锻炼还要选择在没有雾的时候进行,雾是飘浮于地球表面低空中的细小水珠,水珠中溶解了许多有害物质,同时还吸附着尘埃和病原生物等有害固体微粒,如果在雾中做剧烈运动,这些有害物质会被大量吸入,从而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由于冬季寒冷,身体的脂肪含量较其他季节有所增长,体重和体围相应增加,因此,冬炼应增加动作的组数和次数,同时增加有氧锻炼的内容,相应延长锻炼的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用以改善机能,消耗体脂,防止脂肪过多堆积。

  另外,要注意锻炼间歇休息时间要适当短一些,避免长时间站立于冷空气中。如果间歇时间太长,体温下降,易使肌肉从兴奋状态疲惫下来,这样不但影响锻炼效果,而且容易发生损伤事故。所以,室外健身锻炼者要引起注意。

  行篇二  不要“猫”着过冬天

人味污染

冬天动一动

  时值严冬,由于天气寒冷,许多人不愿意再参加体育活动,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俗话说得好:“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可见,运动对于人体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寒冷的冬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增强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不信,想想那些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方以及在遥远的地球北极,人们能够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野外捕鱼、打猎、正常生活而不发生冻伤。

  再看看那些在室内或温暖环境中工作的人们,稍微暴露于低温条件或寒冷环境,就感冒、发烧甚至发生冻疮,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人和动物一样,对周围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其中就包括冷适应。所谓冷适应,是指机体在长期的寒冷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使之得以应对外界的寒冷环境。

  怎样才能提高机体的冷适应能力呢?答案很简单,要想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首先就要勇敢地去接触寒冷。

  冬季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就是接触寒冷的最好办法。

  事实证明,经常在寒冷的天气里参加体育锻炼,身体不停地受到寒冷空气的刺激,肌肉、血管不停地收缩,能够促使心跳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速,身体产热量增加,进而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据测定,经常在冬季有意识地进行锻炼的人,比一般人的抗寒能力要高10倍。

  当然,冬季进行体育锻炼一定要注意相应的问题。如不要在汽车来往频繁的道路上运动,以免发生危险;运动量宜由小到大,使机体各组织器官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在开始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免肌肉、韧带拉伤;运动换气,应该采用鼻呼吸或鼻吸口呼的方式,避免冷空气对人体呼吸道的直接刺激;不要在冬雾里及烟雾缭绕的庭院或胡同内锻炼;坚持冬跑的人,要注意路面的情况,防止被积雪坚冰滑倒、摔伤。

本文为太平洋亲子网编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