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的刮痧疗法

2021-09-15 18:35:21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女性如果不加以注意,经常会出现带下疾病,带下疾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带异常,这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刮痧疗法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方法,很多较小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刮痧疗法来得到治疗,那么,带下的刮痧疗法是什么呢?

带下的刮痧疗法

  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又称“下白物”、“流秽物”。相当于西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产后带下病是产后女性朋友容易发生的妇科疾病。

  一、脾胃虚弱

  (一)症状

  以阴道分泌物色白或淡黄,量多如涕而无臭,绵绵不断,纳少身困肢倦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带脉、次髎、中极、脾俞、三阴交、气海。

  (2)定位 带脉: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次髎: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

  中极: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4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3)刮拭顺序 先刮背腰部脾俞至次髂,再刮胁部带脉,腹部气海至中极,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

  (4)刮拭方法 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腰部脾俞至次谬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再刮带脉穴,由腹中线开始,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刮至腋中线,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刮拭。再刮腹部气海至中极穴,由上至下,用刮板边缘刮,30次,出痧为度。最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30次,出痧为度。

  二、湿毒内蕴

  (一)症状

  以阴道分泌物量多,色黄或兼色绿,质黏稠或似豆渣,或似泡沫,气臭秽,阴户灼热瘙痒,伴小腹掣痛,乳胁胀痛,头痛口苦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带脉、次髎,中极、阴陵泉。

  (2)定位 带脉: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次髎:左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

  中极:抑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4寸。

  阴陵泉:内侧,当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

  (3)刮拭顺序 现刮背腰部次髎,再刮胁部带脉,然后刮腹部中极,最后刮下肢内侧阴陵泉。

  (4)刮拭方法 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腰部次髂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出痧为度。再刮带脉穴,由腹中线开始,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刮至腋中线,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刮拭,再刮腹部中极穴,由上至下,用刮板边缘刮,30次,出痧为度。最后刮下肢内侧阴陵泉,30次,不宜重刮,出痧为度。

产后带下病的原因

  外湿指外感之湿邪逢经期、产后乘虚内侵胞宫,以致任脉损伤,带脉失约,引起带下病。内湿的产生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譬如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下注任带;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水湿内停;素体阴虚,感受湿热之邪,伤及任带等。  总之,“夫带下俱是湿症”《傅青主女科》,脾肾功能失常是发病的内在条件,任脉损伤、带脉失约是带下过多的基本病机。临床常见分型有脾虚湿困、肾阳虚、阴虚挟湿、湿热下注、湿毒蕴结五种。

  产后带下病发病原因,从西医的角度解释说,这是由阴道炎、子宫颈炎、骨盆腔发炎、子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体腺癌、阴道异物等诱发产生的妇科疾病,致病原因还是以子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为多见。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产后带下病主要由于湿邪影响任、带二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因所形成。湿邪有内外之别,外湿指外感温邪;内湿,多因脾虚失运,肾虚失固所致。

  1、湿热:湿热(毒)因摄生不洁,或久居阴湿之地,或因手术损伤,以致湿热、病菌入侵带脉,发为带下。亦有肝经湿热下注,或因热毒蕴腐,损伤血络,导致带下赤白。

  2、脾虚: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牌运失健,湿浊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为带下病。

  3、肾虚:素体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封藏失职,亦有肾阴偏虚,相火偏旺,灼伤血络,任带失因而带下赤白者。

相关推荐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