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优蹊径:全球速配

2011-06-14 12:36:56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采购、生产在海外实现,国内则专注于渠道与品牌建设,澳优乳业在中国乳业积重难返、市场信任跌至谷底的窘境下,走出了一条由外而内的全球资源配置之路。

  澳优蹊径:全球速配

  这三年,中国的乳品行业从未有过平静,喋血搏杀之后,许多丑陋的行为屡屡挑战着最基本的商业伦理。这个行业再也经不起折腾,被撕碎的市场信任也需要一点点地缝补起来。怎样从商业模式上来修复信任?仅仅有八年历史的澳优,践行了一个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围绕产品的品质诉求,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然后反哺国内市场。

  奶源就是话语权

  2003年,澳优乳业成立。一个产业的后来者,如何在国内外既有品牌的挤压下找到生存之地?

  “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独生子女增多,很多时候甚至是‘三个家庭养一个小孩’,这就决定了在奶粉的选择上更加注重质量而不是价格。”当初,产品进行市场定位时,澳优CEO陈远荣就如此表态。作为创始人之一,陈远荣之前曾在奶粉业浸淫了20多年,看透了行业中的种种:明的、暗的、好的、坏的……他早已明白,一个健康的行业生态该如何打造:做高品质的高端奶粉产品。而高品质的奶粉就需要高品质的原奶来支撑,到哪里去找高品质的奶源?澳优对国内外奶源做了一个调查。

  对奶源而言,气候、饲料、喂养方式这些方面的差距,或是差距不大,或是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得到改善和弥补。但是在监管体制和奶源管理方面,国外奶源明显要高出一筹。

  举个例子,澳洲的乳制品企业多为奶农合作性的组织。奶农在“合作社”的范畴下,对外开展商业合作:奶农供奶,“合作社”对外拓展商业利益,两者共生共荣,一损俱损。

  同时,澳优也发现,国内奶牛养殖仍以散养为主,百头以上养殖规模比例仅为23.1%。散乱、“野生”造成的品质不可控是最大的隐忧,这种无序状况短期内也无法得到彻底改变。

  最终,澳优选择了国外奶源,产品的价格也自然比国内品牌高很多,个别婴幼儿奶粉产品甚至比美赞臣、雅培等外资巨头还要高出40%。“乳业不像工业产品那样可以拼命压缩成本,把上游的价格拼命压低,压得太低一定就会出问题。”这也解释了澳优的价格问题。澳优并不追求高价,只是优质必须要高价方能支撑。

  人们看待澳优的眼光从未停止挑剔,或是指责澳优的价格贵,或是对澳优的产品产生误会……但澳优管理层曾在公开场合中说到:“我们向来喜欢挑剔的消费者。”实际上,潮落的时候才能看清是谁在裸泳。

  

vsdbjkxla

 

  澳大利亚塔图拉乳业全景

  330个牧场,每年450万公升鲜奶——澳大利亚百年乳企塔图拉,是澳优的第一个奶源合作企业。借助塔图拉的奶源与生产线,澳优的原奶采购、奶粉生产全部在海外实现,然后再返销回中国。自身致力于渠道、品牌建设,生产交给国外乳企,这是一种典型的轻资产模式。

  

bfnjcisa

 

  澳大利亚塔图拉牧场

  但是,澳优与塔图拉的合作仍存在“国际风险”。澳洲奶源基地天然牧草的供应会随季节变化有所起伏,进而导致原奶的供应量也会有季节周期性变化。尤其是2009年以后,澳优的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它需要有一个更大的奶源基地。更何况,海外产业链更需要稳定的合作,单一区域的政治、汇率、区域检疫政策也都是潜在的风险。

  必须分散风险!季节与澳洲相反的西欧成了澳优的目标。2010年6月中旬,澳优与法国乳品商诺蒂柏欧签订意向书,双方成立合营企业澳优爱达力。合营公司的产品由诺蒂柏欧制造生产,实施双品牌的市场推广和国际化的销售策略。

  更大的野心是,澳优还计划收购诺蒂柏欧10%的股权。但是,10%的股权也不可能掌握主导地位,澳优还要急切寻找一个自己能掌控的奶源。

  嫁接荷兰技术

  2009年10月8日,澳优乳业登陆香港联交所,募资12亿港元。澳优预留了30%的资金用来收购上游奶源、乳企。再加上公司充裕的现金流,澳优已经做好了准备。

  为了寻找合适的收购对象,澳优的董事长颜卫彬和团队飞遍了欧、美、澳洲。最终锁定了荷兰乳企海普诺凯集团。海普诺凯创建于1897年,是荷兰婴幼儿乳业鼻祖,其有机奶粉、全羊配方奶粉的技术世界领先,同时它也是多家国际著名奶粉品牌的代工厂。

  

pocdsbji

 

  荷兰海普诺凯乳业集团旗下子公司之一

  只是,这样一个114岁的行业“大腕”,会将自己卖给一个成立仅仅8年的企业吗?实际上,在签约仪式上,海普诺凯执行董事Ben Busser(本·布塞)也笑称出让控股权“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双方的接触早在一年之前就已开始。当时,海普诺凯也想在中国市场有所图谋,正在与七八家中国企业接触。本·布塞直言不讳地说:“我们来是寻找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一种简单地被收购,目的是分享中国市场的高成长。”之于相对狭小的荷兰市场,中国市场实在是太诱人。

  澳优恰恰在中国拥有品牌与渠道优势。2006年,澳优率先进入母婴专卖店渠道,2008年又发展了网络销售和电视购物渠道,这些渠道都是澳优厚积薄发的成果。加之澳优与海外乳企合作已久,也具备了国内外产业链的嫁接整合优势。

  事实上,高端的定位、既有的渠道,以及适当的规模实力,是打动荷兰人的主要因素。

  借助澳优的品牌、渠道,海普诺凯在奶源和研发、制造方面的整体实力将会在中国市场得到充分释放;而且,比起国内强势霸道的巨头,拥有“精品”价值观的轻资产公司澳优更适合海普凯诺,这也正是后者能够让出控股权的主要因素。

  当然,规模中等却有领先的研发实力的海普诺凯,同样满足了澳优的胃口。海普诺凯的羊奶生产技术世界一流,澳优有计划通过合作,占领国内羊奶粉的市场制高点;海普诺凯的牧场、奶源、研发、工艺、质量体系等技术经验,亦将会全部嫁接到澳优。至此,澳优退可以保证奶源与品质,进也可以借助海普诺凯的渠道、技术,向全球市场、羊奶市场迈进,可谓收放自如。

  

wgrt

    荷兰海普诺凯奶粉车间

  那么,来看下澳优寻找到的奶源基地质量如何。

  首先,荷兰采用天然牧场喂养,平均每头奶牛年单产最高可达10吨,高出国内平均单产一倍,而且原奶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48%,是世界公认的佳品;其次,原奶的新鲜度,在荷兰,从工厂的运输车去牧场拉回冷藏储奶罐,到鲜奶喷粉灌装成成品奶粉,只需要2~3天,仅此一点,国内的奶源基地大多都无法实现;再看,在工艺与质量、土地耕作、饲料搭配、挤奶技术、奶粉生产等原奶生产链各环节上,海普诺凯执行的都是更高的欧盟品控标准。

  有了奶源的保证,澳优开始更专注于渠道。在香港,澳优乳业将与海普诺凯成立子公司负责亚洲销售业务,并将专门下设海普诺凯营养品(中国)公司负责中国市场的运营与销售。

  全球配置资源

  并购海普诺凯之后,澳优的商业模式也清晰起来。从上游奶源到研发生产,再到国内渠道拓展。有人将澳优模式概括为全产业链模式,这没错,但是澳优模式不是“全产业链”四个字就能完全概括的。围绕产品的诉求,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然后服务于国内市场,这才是澳优“全产业链”最明显的特征。

  澳优所有的奶源全部来自海外牧场,不是为了制造海外概念,而是为“高品质”做一个承诺。一个刚刚成立的新企业,如何能够对国内这么多的奶源地进行控制?“我们认为不能做所有的事情,所以需要一个让我们省心的海外奶源。”颜卫彬此言道出了澳优轻资产运营的核心所在。

  产品配方的研发是与奶源同样重要的模式重心。澳优与海外企业的合作重点是联合开发并引进产品与工艺,澳优拥有所有产品配方技术的专利。一个行业的后来者要想在强手如林中崛起,与更强者联合更富可操作性。

  至于产业链中游的生产环节,澳优仍然信赖海外大企业的生产工艺与品控水平。澳优目前的产品线中,所有产品100%纯正进口,其中原装进口奶粉占到60%左右的比例,国外进口中国分装占到40%。收购海普诺凯之后,更为苛刻的欧盟品质管控标准引入了澳优的产品生产线。

  优质的营销渠道,则是澳优能够在海外合作挺起腰杆的底气之一。奶源、生产的问题交付给国外资源之后,澳优自然有更多精力可以放在渠道维护上。直营的商贸公司与各地的经销商搭配合作,市场推广、渠道维护、物流配送的职能灵活调整。

  一般的全产业链模式,围绕已有的核心资源,进行上下游的产业配置,过程中注重考核绩效成本、市场容量。比如,啤酒企业,如果拥有优势品牌资源,那么就全国各地收购啤酒企业,扩大产能,然后围绕收购企业展开销售半径。但是,澳优的产业链配置注重的是产品诉求导向。

  注重社会资源的利用,则是澳优的另一个主张。“在澳优的成长过程中,借力塔图拉、营养研究机构、培养优势渠道资源……我们都是让更专业的人来帮我们做专业的事情。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什么都要抓的话,效果适得其反。”在贪大求全的急躁商业环境中,颜卫彬的这番话值得中国企业做一番思考。譬如奶源,澳优是合作、收购而不是自建,这为澳优节省了不少精力。

  或许,全球内配置资源,运输、汇率、原料价格这些成本需要消化转移,但对澳优来说,品质面前,这些并不重要。而从颜卫彬的言语中,似乎澳优的国际并购脚步还没有停止。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